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明末皇帝分身 > 分节阅读 77

分节阅读 7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郑芝豹拱手道:“与国师爷以及诸位顾问党人共创事业。实乃我幸。”

众人皆是笑道:“等着郑将军建功立业,将来大家喝酒庆贺呢”

拥有十五万人口的葛沽镇作为天津的工商业中心、制造业基地,并且还是天津最重要的军事重镇。

此时的葛沽镇的地位,早就超越了天津卫城。每个月超过数十万两的原材料,被运输到葛沽镇,而葛沽镇很会将那些原材料加工成价值百万的商品,销售到国内外各地。

农具、兵器、布匹、陶瓷、铁器、木器、首饰、药品

葛沽的产出,已经逐步的超乎了整个天津人的想象。当然,这还不是葛沽的极限,葛沽的工业生产能力ri新月异,每个月都有着明显的发展。

而葛沽除了经济上繁荣之外,民生、教育、人文等等各方面,也显得与其他城市有着巨大的不同。

比如,葛沽镇的适应儿童,无论男女皆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不愿意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家庭,父母甚至会被拘役、罚款。因为强有力的措施,造成了葛沽新一代,人均受教育程度,已经达到了20世纪初的水平。在普及教育上,葛沽领先世界300年。

而葛沽的各种服务业,服务的对象也不是勋贵、商人、士大夫,而是底层的人士。底层人士的文化层次不高,以至于酒楼茶馆的说书先生,以及戏院中的戏子,为了生意着想,文艺创作也越发的倾向于“下里巴人”,而不再“阳chun白雪”。

还有葛沽镇每天上下班时间,街上热闹哄哄的人流,更汇聚成为了奇观。别的城市,哪怕是běijg,也往往是无序、慵懒的。

而葛沽镇早上、中午、下午、傍晚,这四个时间节点,繁忙的上下班、上学散学的人流,总是那么的规律。以至于整个城市,就如同一座严密的机器一般,准时准点的运作。

这便是工业化时代、城市化时代的气象

出了葛沽镇,城外已经集中了30多辆马车在等候。这些马车,皆是皇家新军军用,车内装备了火箭、虎蹲炮等等火器。而且车厢也是经过特殊的设计,一旦野外遇敌,马车的车厢便可以排列成为坚固的车厢阵地,就地组织御敌。

这种车厢阵,倒不是肖图白发明的。

孙承宗、卢象升等等名将,皆是上书要大力去搞车厢阵,提出野战中用车厢阵克制鞑子骑兵。避免火器部队,因为近战不利,而遭遇败局。

不过,特制的车厢,此外运输用的马匹,也都是天文数字,3000名士兵布置车厢阵,耗费的资金足以养活三万大军。因此,这种烧钱的战术,一直未获得普及。

皇家新军却是一只从来不怕烧钱的军队,只要确实有效的提高战斗力,都可以在军队中迅速获得推广、应用。比如皇家新军亲兵连,此时便装备了60辆马车,用以检验车厢阵的实战xg能。

肖图白、郑芝豹等人,亲兵连的护送下,一行人缓缓去了天津卫大直沽。

大直沽码头上,此时停泊了大量的30多艘四百料级战船。绝大多数的战船,皆是郑家的武装商船。

郑家的武装商船,也多是400料至600料之间,每一艘仅仅装载了五六门火炮,多的也不过十门火炮。所以,这只能说是与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商船抗衡。如果真的遇到欧洲英国、西班牙的主力舰队,则根本不是对手。

要知道,此时的欧洲海上强国西班牙、英国、荷兰的本土,列装的战列舰一条船上便是装载五六十门火炮。甚至,有的战列舰上能够装载百门火炮。

当然了,郑家的船队与此事欧洲的主力舰队有差距,不过这样一只舰队放眼东北亚,绝对是第一拉风的舰队。

这30多艘座战船,也是郑家四分之一的主力。虽然郑家号称有千艘战舰,不过实质上连沙船、唬船之类的快艇也算上了。郑家真正拥有实战能力的大船,不过有百多艘。

此役,郑家可谓是下了血本,赌一把前程、官运

“莽二啊,此役成功我许你兄长福建总兵的诺言,便可兑现。当然,这一次任务比较艰巨的,要分轻重缓急。第一,向东江镇运输粮草、军器,提高东江镇的实力,这是首要任务。第二,将东江镇一些老弱,转移到天津。小小的皮岛上,聚集了18万人,实在太多了。而且,皮岛上的可战之兵不过一万,剩下的老弱妇孺,反倒是累赘。第三,借机削弱鞑子的旅顺水师的实力。击沉鞑子一艘船,东江镇的安危便增强一分”肖图白在码头上,对着郑芝豹显得郑重的叮嘱道,“第一和第二点,是必须要做的。最后重创旅顺水师,则是视情况而定”

郑芝豹颇为自傲道:“国师大人放心,郑家陆战不行,但是海战二十年,可未曾遇到过对手。”

作为水上霸主世家,郑家人对于鞑子旅顺的尚可喜水师,也是抱有轻蔑态度的。

事实上,旅顺水师的前身,是东江镇叛变过去的水师。

而当年东江镇水师,主要的广东、福建等地调过去的水师。而当年郑家还在做海盗的时候,福建、广东水师便拿郑家没有办法。

而郑家成为了大明海上长城的今ri,更是用赫赫战绩,让其成为了亚洲第一海上霸权势力。

过去郑家不对付尚可喜,这是因为毫无必要。尚可喜向来与东江镇作对,却从未与郑家产生过利益冲突。

眼下,郑家从国师这边讨了差事对付尚可喜,自然是不会让尚可喜水师好过。

郑芝豹心中默默想到,定要将此次任务做的漂亮些。郑家以前在南方剿匪,朝廷也不重视、不关注,表演给瞎子看了。

但是,能击败旅顺水师,不但国师爷会很高兴,朝廷想必也会空前重视吧

第一三六章送别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国师爷,回去吧莽二此行,如不能完成所托,提头来见”郑芝豹目光中露出了一丝坚毅。

郑家人流淌着冒险的jg神。原本郑家在福建泉州,是衣食无忧的官吏世家。然而,郑芝龙却是突发奇想,去澳门舅父黄程处学经商,去ri本学剑术,结识盘踞ri本的华侨海盗,成为大海盗李旦的义子,又与台湾海盗颜思齐拜把子。颜思齐死后,郑芝龙纵横四海之后,又是率先接受了崇祯皇帝的招安。步步冒险、步步领先,这成就了郑家的海上霸业。

郑芝豹自幼原是作为读书种子培养,然而在家乡参加科举,也不过是获得了童生功名。入南京国子监,数年苦读,也无所成就。而走军功升官,其兄长郑芝龙隐隐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大山。

但是,郑家的冒险血液,使得郑芝豹敢于抓住机遇

眼下郑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