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无限万象通明录 > 分节阅读 351

分节阅读 35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烈地自我表现着。

陈安平对于这个感受最深。

他曾经抱着过于轻易的幻想,以为出生在后面,对于历史清楚的自己在这个世界可以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结果现实给了他最严酷的教训,以普通人的身份经历了几次残酷的考验之中,他就打消掉了一开始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他自己也成为一个小山头之后,他就不得不面临严重的山头争夺战了。

这不仅仅是tg特有,如果仔细体会历史的话,可以看出来中国人的政权都是这样过来的。就如眼下,太祖并不如同历史课本上所写的那样具有绝对的权威和绝对的意志。如果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的扩张是最残酷的斗争,如果是国家控制资本的社会,对于国家统治权力的争夺就是最残酷的斗争。

每一次政治运动,每一次会议,都是一场残酷的斗争。所谓的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奋进的大会这种口号有时候只是为了掩饰会议的残酷,伴随着当权者相互之间权力和扩张和收缩。

这种残酷的斗争形式还没有取得一个默认的温和的潜规则底线,陈安平甚至觉得自己那位还活着住在秦城宾馆中的兄长的命运还算是不错了。

水楼期间干出那样荒唐离谱的大小诸侯们的动机是什么呢

权力的获得、分配和继承是和生产、分配、再生产同样重要的社会关系。

1957年的运动可以这样理解,那些在旧社会作为jg英身份可以成为统治者的人在新社会对于自己被排斥在权力机构之外感到不满,在太祖敏锐地意识到党内官僚主义开始滋生,贪污开始出现,希望借助外部 zhu监督的力量进行党风整顿的时候,这些人借机表达了自己不满和裸的夺取权力的yu望。就如同ri后孙瑜和陈安平所看到的,当大资产阶级充分成长起来之后,他们就直接或者用代理人向权力控制资本的体制发泄不满了。

1957年以后,党内的竞争越发地激烈起来,孙瑜在听陈安平讲诉的时候简直不敢相信,老革命同志们之间不是充满了浓浓的基情吗他们不都是忍辱负重,相忍为国的人吗结果在权力面前,也表现得和普通官僚无异吗

孙瑜的体会远远不够深刻,当初他所参与的政治斗争还远远不到残酷的地步,至少他自己不这么认为。陈安平同志的哥哥很大程度是算是咎由自取,虽然孙瑜对于政治有一个理xg的认识,但是直观和感xg的体会远远不足,当曾经的印象被彻底颠覆的时候,他难免有些不适应。

不过伴随着孙瑜的到来陈安平似乎做出了某种决定。

一直以来,陈安平都觉得自己似乎有些分裂,他怀着某种他自认为高尚的目的到了这个世界,蓦然发现自己很有可能不成功的时候,开始琢磨自己是不是应该为1978年之后的生活设计一条新道路了,孙瑜的出现似乎让他下定了某种决心我不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才到这里来的吗怎么能够半途而废呢

孙瑜所要说的话在事先是和陈安平沟通过的,陈安平甚至通过五号同志和李德胜同志提前见过面。

不过安排这样一次会议,时间很短,没有更多更有效的沟通了。在陈安平看来,这似乎是主席给胡服同志又一次机会了。

孙瑜继续讲述他所见识到的问题。

他的讲述已经很清楚了,中国ri后是什么路线,会面临着什么问题,tg党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他没有讲明tg的最高领导的变迁。

开始因为中国ri后似乎走的是自己的路线的胡服同志在孙瑜讲出了大量社会的黑暗面之后面sè变得难看起来。虽然孙瑜肯定了经济如何如何发展,取得了什么什么成绩。但是孙瑜所讲的东西激起了两方面不同的注意点,甚至他们还发现了对方会注意什么。

孙瑜不说话了,586时代中国会怎么样尚且未知。

在场的每个人都沉寂了下来,气氛越发凝重。

“绝对不能走那样的道路。”主席同志斩钉截铁地说道。

有人不屑地撇了撇嘴。

“我觉得这个人是一个骗子”有人指着孙瑜说道,有些跳脚,“这是严重的政治事件”他的目光扫过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是有人jg心策划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陷害自己的同志。”

没有回应。

于是这个人又坐下来抽烟,“要核实他的身份”孙瑜被指了一下。

“已经做过这件事情了。”五号同志说道,“没有查出来问题。”

“如果不清理我们党内的资产阶级当权派分子的话,”有人说道,“我们的国家最终会变成杨文同志所说的那样。”

“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好。”有人说道。

“别的不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这种事怎么回事我们tg什么时候变成封建皇朝了”

“你给我说说,瓜分国有资产这是怎么回事”

更多的争论声在房间里面回荡起来。

第11章 过客

孙瑜其实无意参与到陈安平同志想参与的这件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思想革命运动中去,这个被主席同志认为是自己人生中最伟大的两个功绩之一的运动直到孙瑜离开他的世界之前都尚且不能够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这不是因为历史学家们的相互倾轧,而是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次运动还在深刻地影响着这个时代的历史发展,错误的经验在更加错误的现实之前显现出了正确、正面和积极的意义,当翻开那些记录的陈旧的口号将其和若干年后的现实相对照惊愕地发现了历史实际上并未进步,告别革命的呼声成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笑话。

当高歌猛进的经济遭遇了马克思大预言书所预言的必然的经济周期的时候,特别是还是这样严重的一次周期的时候,以往那些被迅猛发展的经济带来的红利已经不能掩饰住矛盾的时候,又一次站队的时刻开始了,对比之前的社会主义和修正主义的选择,ri后的选择似乎有些过于多了,但是还是隐约显示出来两种最大的可能xg最左的和最右的姑且不论历史按照惯xg发展,但是往往曲折又绕回了前路。

1966年,政治上的混乱的展现在经济政策上,所以说经济学是最具有政治立场的学问。历史曲折的发展让人的立场不得不动摇起来。要将这种思路讲清楚其实非常困难,国家的统治者不得不在经历了足够多的失败和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之后再回头看才能够明白政策的意义,不仅仅是他,被统治者也一样,不过那个时候统治者已经三鞠躬下台了。

在1966年的时候,政治局里面有好几位同志都抱着某种市场主义的jg神,当某位同志上台主持工作之后,推行的zi you市场主义的政策贸然地将土地这种生产要素也推入到了市场中去。

到了2013年就可以看出,土地问题是一个多么重大的问题,又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财富。围绕着这个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产生了多少生与死,罪与罚,正义与丑恶

孙瑜不是专家,不过很显然,如果贸贸然将农村的居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而另一方面,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又没有跟上的话,会产生多少丧失掉了生产要素而吃不上饭的人呢据说tg的经济增长率保持8是为了稳定就业。如果tg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下来你只需要看看埃及和叙利亚的局势就知道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