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无限万象通明录 > 分节阅读 292

分节阅读 2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维护飞机,手熟了之后又将拿苏联的飞机练手了。

实际上常乾坤的航校也迅速成长配合了孙瑜,在林元帅发动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的时候,东北野战军中已经出现了一个新的兵种,ri本零式飞机涂着八一和五角星的涂装在空中掩护地面部队并对kt的空军进行拦截。tg居然有空军了,这个消息迅速的传播开来以至于成为kt指责苏军向tg军移交物资的证据。当林元帅有了一个稳定的后方之后,常乾坤的航校和孙瑜的飞机设计局和飞机制造修理厂便一起搬到了哈尔滨。一开始就对空军的组建关怀备至,对孙瑜的工作大力支持的陈安平自然成为了目光长远并且能力卓著的领导。林元帅给zhong yng打了报告,推荐刘上将同志为空军司令,陈安平同志将继续负责军事训练和后勤保障的工作,担任短期中高级将领战术培训班的教育长。

第8章 孙瑜的压力

实际上,对于维修ri本破烂飞机孙瑜感到非常不爽,但是也没有办法,苏联人根本不将米格17,甚至他们都不将米格15交给中方的人研究。小说阅读网首发所以练手的时候,孙瑜只能够带着人在ri本人的飞机上动手脚。所幸的是关东军的飞机虽然比较落后,但是质量都还不错,远远不是那些后期丧失了大量熟练工人而制造出来的次货所能够比的。已经进入了音速时代的苏联人早就对这些破烂货sè不屑一顾了,虽然米格15还未突破音速,或者说它突破音速的时候容易发生故障,而同时米高扬正在改进的米格17还停留在纸面上,但是苏联人就是根深蒂固地看不起ri本人的飞机,这一次如果不是中国的外交努力的话,这一批ri本飞机的最终归宿就是钢铁炉和废品回收站。

不过ri本人的技术路子是一条死路,这一点孙瑜早就和自己的学生们强调了,虽然大家越是研究ri本人的飞机,就越是为ri本人的技巧所折服,但是在未来的世界里,只有苏联和美国两个方向。无论是出于技术发展省力的角度还是从资源配置的角度,都没有必要坚持ri本人的那条死路。不过在中国人总体采用俄国人的思路的时候,ri本人的经验可以作为借鉴就是了。

实际上有这么一大批人什么事情都不干就折腾飞机,也很招人闲言闲语就是了,毕竟此时到处都缺人,特别是这种有着动手能力的理工知识分子,跟随在孙瑜身边的大多数是高校毕业,都起码有高中以上的学力水平,经过了孙瑜的培训之后,解决实际问题顶呱呱。但是偏偏把jg力都投在了飞机上。这就好像在学习屠龙之技一样。要知道像何济世这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分到大连建新工业公司当副总经理了,由此可见tg对于自己内部的高级技术人员重视到了何种地步。

虽然上面有陈安平顶着,但是架不住大家眼红啊特别是这批人里面有很多是山东解放区调过去的,如果罗元帅和陈参谋长还在山东也就罢了,偏偏他们已经离开山东了,这下子山东方面就有人讲怪话了,无非是东北方面多吃多占,有这么多技术人员偏偏要全部投到飞机这个无底洞一样的项目上去,虽然搞出来若干架ri本的飞机,但是这个投入产出比不高。建新公司尤其眼红,恨不得将这些技术人员全部大劫去生产牵制炮弹,一这帮人现在的实力,说不定琢磨一下连坦克都可以搞出来。何济世甚至亲自来找孙瑜谈话,意思无非是现在的飞机方面能够保有现在的规模,从苏联人那里淘一点ri本人的烂货就足够了,眼下主要是生产大炮、炮弹等主要作战物资,既然你这边人这样多,不如拨一点到建新公司改进一下生产流程云云,这也是更大的贡献。

虽然何济世对孙瑜来说如雷贯耳,但是此时此刻还只是一个大学毕业生的何济世还远没有ri后挥洒自如的气场,那种青涩的味道,虽然在据理剧争,但是并没有能够说动孙瑜,因为此时此刻的孙瑜比他看得更高更远,解放战争到了这一步,既然林元帅已经在东北站稳了脚跟,那么解放战争就已经进入到了正常的轨道,接下来的只有转进的份了,既然如此,接下来所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解放台湾和朝鲜战争了,在这两场战争中,如果陈安平同志希望能够一次xg解决我们国家的领土问题的话,不依靠空军是不可能的。所以他的提前布局可能不仅仅是给自己刷功绩,从另一方面讲,在这个最好的时候完成祖国统一的大业也是无数人的梦想。所以按照陈安平给孙瑜所说的计划,到了50年初,要有足够的歼五能够掩护渡过台湾海峡的船,最好能够赶在美国人的航空母舰进入台湾海峡之前。

所以,现在何济世在孙瑜的面前越是着眼于当前的工作,孙瑜就越是觉得荒谬。这位ri后成为最高领导人的同志在一开始被普遍看作是临时维持局面的人物,谁也没有预料到他在他的任期很好地稳定了中国的局势,并且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他在任的时候,大家对zhèng fu的信心降到了谷底,大家都生活在美国人的y影之下,似乎看不到改变的可能。终于到了有一天,积累起来的量变汇聚成为了质变显现了出来,中国人这才愕然地发现自己从来都在世界舞台的zhong yng从未离开过。

看着对自己的“顽固”感到“忧愤”的何济世,孙瑜几乎想要对他说那句经典的“toosie,sostisnave”的话了,但是想到自己的恶趣味面对何济世的认真,孙瑜终于还是忍住了这种不厚道的想法。

“何济世同志,我认为你的想法虽然看到了眼前,看到了一部分的未来,但是看得还不够远,不够宽和不够广。”孙瑜终于还是站起身来,开始讲述自己的理由,“我们不用太担心kt,他们的失败将是显而易见的了,只是时间的早晚罢了,我们要想到的是我们之后的工作,我们之后的工作将面对的不是kt这种废材政权,而是直面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和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不是要提高自己简单方面的能力,更多的炮和枪在层面上还远远不够,我们要看到,中国人民要以后不遭受更多的苦难,仅仅简单的枪炮是完全不够的。”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能够有飞机”何济世同志赌气地问道,“最先进的飞机。”

“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孙瑜笑眯眯地说道,“你是大学生,知道现代工业体系是怎么一回事,以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需要上千万的大学生,需要上千万的工程师,需要上亿的工人,现在看起来似乎我所带着的工程师没还有对这一场解放战争做出任何贡献”

“不,”何济世打断了孙瑜的话,有些激动地说道,“孙瑜同志,你们是有贡献的,你们帮助我军组建了空军,这个功劳是很大的。”他站起来激动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我并不是否定你们的贡献,也不是就此看轻了你们的工作,”他有些焦躁,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我们建新公司也很需要你们的帮助,现在空军已经走上了正轨了,你们不能够把时间都浪费掉,”他挥舞着手臂,满是激情地说道,“现在已经没有更多的飞机了,我都知道,苏联人不会再把他们缴获的ri本飞机移交给你们了,你们现在与其在图纸上设计还不能够建造的飞机,不如把jg力放一点到我们的枪炮上来,孙瑜同志,我是知道你的,之前你在哈尔滨搞电力,搞兵工厂,你是专家,难道你现在就只搞飞机,对其他东西不屑一顾了吗你手下还有那么多的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他们既然连飞机都能够修得好,那么帮助我们改进一下生产流程和技术也不是很难的事情吧为什么你要拒绝呢”

看着何济世那张年轻稚嫩的脸,孙瑜感到有一种不知道从何说起的感觉,他叹了一口气,正要再讲讲什么,就在这个时候,房间里面的电话响了起来。

孙瑜有些愕然,走过去接起了电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