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无限万象通明录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委员会副秘书长和侍从室一处副主任的路晨星。

晨星丈夫保持着挺拔的坐姿,脸色沉毅,全无伤感和悲痛之色。

“晨星丈夫对于日后的前景有何看法啊”委员长心中惴惴,但是表面上还是装出沉着冷静的样子问道。

“实际上武汉会战是一件好事,日本人把自己目前能够直接动员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此战之后,他们大概也没有更多的力量再举行这样规模和层次的会战了,也就是说”晨星说道,“战略即将进入相持阶段。”

委员长脸色黑了一下,战略相持阶段是太祖的战略思想。

“但是,值此特殊的时刻,可以说是最黑暗的时刻,我所担心的是有人会迫不及待地跳出来希望自己自身代替委员长阁下坚持抗战的思想自以为表达某种他们自以为是的意志。”

“嗯这话是什么意思”委员长立即警觉起来。

“我听说党内和谈的风气似乎很浓厚,而且倡导这种风气的人似乎想要绕开委员长阁下您的许可,还是他们觉得自己可以代表政府了”

“啪”委员长的巴掌拍在了航空座椅的扶手上。

“你从哪里得来的情报。”

“如果他们不是公开如此,我也不能得出这样的判断。”晨星说道。

“好好。”委员长连说两个好字,然后再也不说话了,陷入了沉思之中。周围的人都用一种惊讶的眼神打量着这位几乎不是隐射就是在直说汪兆铭的家伙。

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在此之前,10月12日,广州沦陷,日军沿着粤汉铁路北上,中国的国际联系通道被切断。至此,武汉的战略地位已经完全丧失。委员长已经做好了放弃武汉的准备,只是可惜之前“保卫大武汉”的调子唱得太高,到了现在委员长有些羞刀难如鞘的感觉。

tg的周副主席在新华日报上面发表评论说,“中国抗战是长期的,不是短期的,持久战的方针是确定的。日本强盗既不可能一下子把我们赶到“堪察加”,逼上昆仑山;我们也不可能很快地转弱为强,反守为攻,将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因此,中日战争的形势,正如太祖同志所说:须经过持久战的三个阶段,才能争取最后胜利。抗战既是长期的,我们决不能畏惧困难,但必须认识困难,承认困难,才能克服困难”

委员长看到舆论在帮他洗地,这才松了一口气。撤离武汉的,命令已经下达,这一次撤退吸取了上海和南京撤退的教训,部队机关和老百姓分步分批撤离。冈村宁次抓紧了kt撤离的时机,鼓动已经疲惫不堪的第六师团继续进击,穷追猛打。已经决心撤退毫无斗志的中国军队于是纷纷溃败,立免自己陷入日军的合围之中被消灭。冈村宁次为了和第二军的东久弥宫埝彦王中将争夺占领武汉的荣誉,放弃了和中国军队的纠缠,于是大量的中国军队才免于全军覆灭的危险。

日军占领了武汉之后,第二军司令部解散,第二军所统帅的第3、第13、第16师团转归到冈村的名下,其余部队回归华北。

武汉的失陷被认为是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阶段的标志,武汉会战日军几乎使用了自己当时能够动员的全部力量,所以在占领了武汉之后,他们就会逐渐认识到自己所具备的力量不足以让自己控制住自己的占领区。虽然此后,日军一系列的进攻表明他们还占有战争的主动权。

陈诚上将在把武汉的防务移交给罗卓英之后就立马回到了自己的第九战区,很显然,在武汉会战之后,日军的下一个目标一定会是南昌,第九战区面临着严重的压力。112师被军事委员会正式调入第九战区的序列,听从薛岳的指挥。南昌掩护着沟通第九战区和第三战区的浙赣铁路,作为中方集结兵力的重要基地,同时还拥有飞机场,必然成为日军重点进攻的目标。

近卫文磨在武汉被占领之后于11月3日发出了第二次对华声明,有感于武汉会战对于日军力量使用的极限,近卫内阁改变对kt政府军事打击为主的策略为政治打击为主,军事打击为辅。努力勾引kt内部的投降派,之后于12月22日第三次发表声明,提出著名的“亲善友好,共同防共,经济合作”的三原则。汪精卫于12月29日在越南河内发电响应近卫三原则。

委员长接到了汪精卫投敌的报告之后居然显得很是平静,只是对着路晨星说道,“居然被你说中了。”

日,这还要说吗大家早就知道这家伙会走上这条路,你翻翻看他这两个月来的发言不就知道了吗晨星在心里面鄙视凡人,但是表面上还装出一副淡定的样子来。

委员长叫来了戴笠,要他布置刺杀汪精卫。关于这个命令,路晨星不得不叹息起来,杀汪精卫有什么用处呢不是还有周佛海还陈公博吗且刺杀这种手段作为合法的政府实在是不应该频频使用在政治上,用在军事上倒是无可厚非就是了。

路晨星要给委员长的建议主要是军事上的,当前主要关注是第九战区罗卓英、薛岳所指挥防务的南昌。武汉会战之后,双方都在舔着自己的伤口,随时准备下一次开展了,只不过主动权始终在日本人手中就是了。

第33章参谋长1

第33章参谋长1,到网址

第34章 参谋长2

第二支队在粟司令员的指挥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小型的战斗,继续锻炼第二支队的游击作战能力。例如奇袭官陡门,官陡门位于安徽芜湖附近,驻有伪军200余人,据点四周河沟纵横,距离飞机场3公里,距离铁路仅公里,南面4公里和北面5公里均有日伪军的据点呼应。两条可供进攻官陡门的路都要经过深不可徒步涉过的河流。一旦官陡门遇袭,西、南、北三面的据点的增援部队都可以在半个小时赶到。

结果陈安平看到了一场战斗的最经典的布置,出发之前谁都不知道如何做,三团在深夜悄悄地移动着,通过了敌人的哨点,于凌晨发动攻击,8分钟结束了战斗,20分钟内打扫完了战场,带着缴获和俘虏安全撤离。从头到尾,似乎就好像三团走到了正确的位置上,直接开火,敌人根本没有防备,纷纷倒下战斗就结束了。

“这种程度的战斗,几乎就是用于激怒敌方的。”陈安平这样和孙瑜说道,“我是日军的话我也要疯掉了,虽然晚上没有人站岗,同时这些家伙都没有应该有的遇袭时表现出来的素质,但是这种战斗的谋划根本就是欺负对方a比较低啊”

“这不是战术流吗”。孙瑜反问道,“孙子兵法说,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游击不就是这样,让对方找不到自己,这是善守者,自己每次打敌人都打在点子上,这是善守者。”

“看来你进步不小啊”陈安平惊讶地感叹道。

“这段时间学习的比较多。”孙瑜谦虚地说道,“随军教导队我经常去听课就是了。”

当然,新四军最成功的地方,就是他们对于情报工作的认识。粟司令员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里面的每一支部队,对于日军和kt军队的调动,他始终关注,在作战之前,他会调集所有的情报,准确地弄清楚自己的军队所处于什么养的环境之中,对于自己所要达成的作战的目标,他始终能够思考所要面临的各种情况。在孙瑜看来,这种程度几乎是人脑的职能和性格能够到达的极限了,如果有电子脑的辅助的话,也许自己也能够达到同样的程度。陈安平同志的心思不在这上面,自从项副军长来视察过队伍之后,他把全部的心血转而用在了培养教导队的干部的身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