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庸医 > 分节阅读 9

分节阅读 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三星以上的,你知道那要多少钱啊”

王晓斌笑着没说话,郑爽瞥了陈云一眼,把事情给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王晓斌照常去学校给学生上课。

走到讲台上时,脑子突然冒出一个念头,挥手大声喊道:“同志们好”

底下学生一听乐了,连忙异口同声地答道:“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紧接着是一阵爆笑。

王晓斌举手示意大家安静,然后缓声道:“对,为人民服务这话说得好,咱们当医生的,救死扶伤是天职,今天咱们就为人民服务去如何”

底下的学生愣了片刻,然后齐声叫好。

半个小时后,忠恒医科大学东门门口就摆开了一溜桌子,一副从学生外联部借来的横幅挂了起来:免费义诊。

王晓斌坐在最后一排,大声吩咐道:“同学们,你们负责搭脉开方子,我把最后一关,负责判断和修正大家的错误。”

时下社会,打着免费义诊旗号不是卖仪器就是高价卖药,压根没什么便宜事。可这支义诊队伍与众不同,因为桌子上没有任何仪器,每个人面前也不过只有一支笔和一叠开处方用医签纸。虽然没有人穿白大褂,可由于义诊点就设在忠恒医科大学门口,过来询问的人也就越来越多,过了会就排起了长队,最终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晓斌身把最后一关,半点儿也不敢马虎。虽然说来接受义诊的人不一定照方抓药,可如果有一个人抓药了给抓错了药,恐怕那个人会有生命危险,问题就大了。

中午,王晓斌和学生也就是一块面包和一瓶矿泉水应付了事,一直到下午四点才收了义诊点。粗略估算了一下,就这一天他一共更改了两百来次处方。

王晓斌望着学生纷纷搬桌子,自己收起了横幅,扯着嗓子大喊道:“同学们,明天咱们继续”

过了不久,众人回到了教室。王晓斌站在讲台上说道:“同学们,今天大伙辛苦了。不过我还忍不住要批评大家几句,中医的搭脉仅仅是判断病情的方法之一,大家能学以致用很好,可为什么不把其它的方法结合一切用呢毕竟学的不光只是搭脉啊,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大基本点,脉象有很多是雷同,这时就需要另外三种方法进行辅助确诊了。对了,明天早上七点,大家准时集合,不要迟到,老规矩,这次义诊持续一个星期。”

说完后,挥手示意下课。

接下来的两天,众多市民得知忠恒医科大学的学生以义诊方式进行实习,纷纷涌到学校东门口,害得原本站岗的学校保安不得不跑到义诊点帮忙维持治安。

“喂,这学校门口出什么事了”马校长正准备坐专车出去参加会议,一到东门口就给堵住了,隔着玻璃扯着嗓子大声问着保安道。

“马校长,是中医分院的王副院长带着他的学生给群众免费义诊。”马校长的秘书和司机连声答道。他们昨天就知道了这消息,只是马校长曾经叮嘱过,王副院长在学校拥有完全的自主权,他想干什么就什么,只要不损害学校利益怎么都成,也就没跟马校长说。不过马校长显然没有想到王晓斌会弄出这么大动静,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有人围攻学校呢

马校长一听着急了,连忙朝身边的秘书命令道:“去,快把王副院长给我叫来”

在学校门口摆义诊点倒不是坏事,可让一群才刚进了大学门坎的黄毛小子给人看病,万一整错了啥,可是谁也负责不起的。

过了会儿,秘书好不容易挤出人山人海,跑到车子前汇报道:“校长,王副院长说他实在没有时间。说要您有什么事情就给他挂个电话或者亲自去一趟。”

其实,王晓斌的意思是让马校长去看下他们的劳动成果,可这话到了秘书嘴里,怎么就完全变了味呢真是耐人寻味啊。

这年头,有权的人你不给他送礼没关系,他也不会生气;你不请他吃喝也没关系,谁知道你安什么心啊。可你不把他放在眼里就不行啊,这不是摆明不给面子吗钱财事小,面子事大啊。一个有权的人最气的就是下头人不把他当回事,最生气的莫过于管不住自己的手下。这下子,马校长当即开了车门,气冲冲地找王晓斌算总帐去了。

不过马校长总算好歹见识了义诊的伟大。忠恒医科大学东门本来够大的,并排停上几十辆车都压根没问题。现在可壮观了,就和商场免费抽奖一般,真个是人山人海啊。一眼瞄过去,全是黑压压的人脑袋。

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在秘书和司机的双重开道下,马校长马踏连营杀了进去。坐在最边上的学生眼尖,一眼看到马校长,连忙站起来问好:“马校长好”

其余正在给人看病的学生一听,连忙也机灵地喊道:“马校长好”

马校长望着终于出现在视线中的王晓斌,发现他压根没瞧他,心里头气不打一处,怒火滔天。可还没等他走到王晓斌跟前,几个人把他给拦住了。

第十七章 慈善晚宴

“哎呀,您老是马校长啊可把您给盼到了,我们这是专门来感谢你们的我爸平时身体不太好,昨天那个王老师给开了个方子。别说,还真神啊,我爸自己跑去药店配了药,回家一喝,晚上睡得比以前那晚上都塌实啊马校长啊,这是我送给你们学校的锦旗,感谢你们啊,这义诊可真是为咱老百姓着想啊,落了实在。”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上前递过一面锦旗说道。锦旗摊开,上书:义诊治病,公德无限。

小伙子会说话啊,一席话把马校长说得心里暖洋洋的,有点飘飘然,好像一切功劳都是他的。正琢磨着怎么回答时,一个戴眼镜,脖子上挂个相机,胸前别着个记者证的年轻人拿着一个小巧的麦克风递到了马校长面前问道:“马校长啊您安排的这个义诊好啊,效果显著啊。我是省报记者,您能给我们谈谈当初您是怎么想到在学校门口搞义诊的吗”

马校长不愧是见过大场面的人,在无数锦旗的包围下,开始侃侃而谈起来:“关于义诊,其实每个医科大学都应该做的。学医的本身,就是要把救死扶伤视为自己的责任”

一番长篇大论下来,无非是说当初学校领导班子作出决定,然后委派王副院长带着学生义诊先看下效果,如果好啊,还要多设几个义诊点呢。话说得是有理有据,漂亮得很,忙着义诊的学生和王晓斌不折穿,有谁知道他满嘴假话呢

不一会工夫,人民群众纷纷为马校长歌功颂德。在他们心中,马校长已经是新时代的“李时珍”,社会的典范。

望着群众群情激昂,马校长知道该做些什么了,心想这头都由他起了,那后头自然不能丢了人,连声大声吩咐道:“那个,张秘书啊,你去后勤部多搬些椅子,多准备点太阳伞。我瞧这太阳也够毒的,可别把人给晒昏了,把好事给办成了坏事。”

转眼半小时过去了。免费义诊点已经焕然一新。凭空多出了不少五颜六色的沙滩伞,横幅也换成更长更大,上面的字也有“免费义诊”变成了“忠恒医科大学中医分院免费义诊第一分点”。一群学生背后更是多出了一个饮水机,有几个装满了水还没开封的矿泉水桶就立在饮水机旁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