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重生桃源柳乡 > 分节阅读 181

分节阅读 18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巴着眼睛,眼里有泪花,“可大家都要饿死了呀。”

秦大福点点头,道:“要真是那样,咱们就一起饿死,谁要是不嫌弃,就吃了咱们吧。”

秦扬一下子搂着他的脖子,喊道:“爹,你真好。”滚烫的眼泪流进秦大福的衣领内,秦大福哭笑不得,“快别胡思乱想了,现在风调雨顺着呢,咱们家的条件可是越来越好了。”

大人盼种田,小孩盼过年,过年对小孩子来说,尤其快,转眼就要上学了,秦显还好,秦扬就有点恋家各种不想去。他悄悄地对秀瑶道:“姐姐,你说我病了,是不是得歇歇两天”

秀瑶笑道:“我看你是想挨揍的病,正月里大鱼大肉吃得你,去让先生调理调理就好了。”

秦扬叹了口气,“哎,果然是最毒妇人心,整天想着怎么折腾我。”说着,倒背着手,迈着四方步,晃晃悠悠地就出去了,把秀瑶弄得一愣一愣的,追出去,啪的给了他一巴掌,“你个熊孩子,找揍”

“姐姐,淑女,淑女”

家里有事,时间就挤得满满当当的,事情一桩桩的排着队过去,风一样快。

转眼出了正月十五,秦家就抓紧盖场里那三间房子,想到时候秦业成亲可以住进去。

二月里秀芹出嫁,因为是老秦家嫁第一个孙女,倒是也很隆重。尤其是柳氏,第一个女儿出嫁,她又紧张又欢喜,又期盼又心酸,幸亏有娘家人和本家的媳妇们帮着准备,虽然忙却也不乱。再加上她早就想好了,不许二婶三婶插手,只让她们跟着吃吃喝喝就行,生怕被使坏出一点差错。

不过虽然准备的妥妥当当的,每一样都柳氏亲自过目,可到最后还是出了一点小插曲。

跟着压轿子的小娃娃因为从来没吃那么好的饭菜,上了轿子又说要拉巴巴,规矩是上了轿子就要一口气到家,没出娘家地界是不能下来的,否则就不吉利。

后来没有办法,跟轿子的婶子笑呵呵地说吉利话,哄着小娃娃用马桶解了手。

“小娃娃用过了,肯定会给咱们带来一个大胖小子。”

第一胎生儿子,对于新嫁的媳妇来说,就没有什么压力,也能得公婆欢心。

原本柳氏忙得几天不曾怎么合眼,看着闺女上花轿又难过得要流泪,这下子被小娃娃逗得又笑了。

大家都说着吉利话,就看着花轿被抬起来,晃晃悠悠的随着吹吹打打地队伍远去了。

出了娘家地界,就可以改乘马车,那样要快一些,花轿毕竟就是个仪式,等到了婆家村外再换上花轿即可。

“娘,大姐姐的公公婆婆对她满意,姐夫也是个体贴温柔的人儿,那俩嫂子也都很和气的。俺姐姐去了,肯定不会吃亏的,你放心好了。”

热闹了一天,贺喜的亲朋好友们都走了,柳氏觉得心里有点空荡,丫头们也是想大姐,秀瑶按耐着心里的伤感如是安慰柳氏。

出嫁是喜庆事,若是伤感,多半会觉得不那么好,可亲人嫁出去,一起生活那么多年,心里的酸楚是少不了的。

柳氏笑起来,“行了,咱们还得好好收拾一下,还有九日回门呢。”

婆家远,就是九日回门也行,不必非要三日。

秀芹回门,柳氏少不得又得细细地问问在婆家如何,叮嘱一下做媳妇的规矩,如何与妯娌相处等等。

像二婶三婶那样的妯娌,这四外八村的也是少见的,秀芹那两个妯娌,虽然也有点小心眼,却也识大局好面子,相处融洽,柳氏倒是也不担心的。

等姐姐婚事过后,秦显、秦扬就去读书,家里忙活春种,抓猪崽、秧地瓜等。

这次春种,秀瑶和爹娘商量,让人帮忙秧地瓜。她提供地瓜苗,让他们秧在地里,秋天霜降的时候让他们将好地瓜送来她付钱买。按照一文两斤收,一亩地产量在三四千,保底也有二两的收入。而他们如果种麦子,只怕最多也就是七百文左右。

这样的话她们就不用自己秧太多地瓜,毕竟自己和老爷家力量有限,可要做粉条的话需要的地瓜数量却多,必须要有其他农户帮忙才行。

这种事爹娘都看她的,既然她说行就行。

秀瑶找了几户人家,不过除了三爷爷、二嬷嬷、老秦头、秦二贵、秦德才等几个,另外一些人不同意种,他们怕秀瑶说话不算话,也怕她亏了拿不出钱。毕竟乡里乡亲的,人家也不好意思逼债,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种。在他们心里,觉得这是秀瑶在跟他们借钱,借地用。而且,那地瓜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听说有人吃了还肚子疼,又不是人人能吃的。

秀瑶就和几家签了文契,暂时一家种三亩地,多了她也不想要,等收益好了,再让他们决定种多少。

刚忙完春耕春种,接着就是四月农闲,秦业成亲的日子。

四月初四,宜嫁娶,秦业身穿大红袍,迎娶许二妮。许大嫂是傍晚时候到的,柳氏请了不少人,本家的婶子做全福老人,还有不少前来观礼的,站满了三间新房前面的院子还没有院墙。

三间正房高高大大的,窗户是大框架的一马三箭窗,上面糊着红红的大喜字,屋里面宽敞透亮,糊着雪白的墙纸,显得亮堂堂的,一点都不昏暗。

而房门也不像以前那样,进屋就得低头,如今房门也建得宽敞的,人进屋不必再害怕撞到头。东西两座灶台,砌得平平整整,不再是纯土坯,而是用青砖,灰泥抹缝,显得干净大方。

崭新的铁锅,崭新的锅盖,墙壁上顶着木楔子,挂着崭新的铲子、笊篱、箅子、炊帚、筷子架等等。堂屋正中是一座翘头大案,上面放着花瓶,里面插着鸡毛掸子,还有一盆牡丹花,一座摇钱树。在前面是一张八仙桌,两把椅子,两只小杌子。

大案东边就是崭新的饭橱,榆木制作的,树木自然的纹理在漆面下更加光泽柔润。碗柜饭橱上都有纱屉,依稀可见里面餐具的光芒。

家里到处都贴着喜字,让人一看便觉得喜气洋洋的,也跟着心情愉快起来。

东间炕上铺着崭新的高粱蔑炕席,炕尾处一只四门炕柜,上面七八床棉被几乎到屋顶。让人惊讶的是屋顶竟然吊了承尘,也就是虚棚,是看不见屋笆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