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重生桃源柳乡 > 分节阅读 85

分节阅读 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出嫁了,这织布机要带去吗我看孙家好像挺富裕的样子,应该不会让你没日没夜地织布了吧。”

柳絮笑道:“怎么,你要这织布机”

秀瑶嘿嘿笑道:“你看啊,你和芸姐姐出嫁了,那家里就没有女孩子,大妗子二妗子不织布,大嫂子自己有织布机,这台织布机我可以帮你保管。”

柳絮嗔道:“你倒是打的好算盘,你娘会织布,正好你们家就有新衣裳穿了是吧。回头再说吧,你想要什么我给你织也是一样的。”

秀瑶觉得有点不对劲,不过只以为是小姨对旧物的不舍,也没多想,她自己也是这样,用惯的东西也不舍得放手。

想了想,她又掏出柳条炭笔和一张纸,然后开始把她从齐风送的布头里理解到的信息讲给小姨听。主要是城里流行什么花纹的棉布,单色的就主要是讲究织布时候的花纹也就是提花,另外还有各种印花布,秀瑶都看过还是传统的那些扎染、夹缬、防染等几种工艺,另外就是色织布,先染好了丝线,染好织成布。

秀瑶研究了几种简单又流行的花样,详细地告诉小姨怎么个织法,分成几片缯,如何织。她不过是一说,柳絮就懂了。

柳絮问道:“这样的布,拿去县里换钱要比普通的贵吧。”

秀瑶笑道:“小姨,当然啦,贵好多呢。我们可以拿彩色的直接织布,也可以织了布再去染,这种就是靠织布时候的花纹来吸引顾客的。”

目前她们也只能织一些简单的几何以及小变化的缎纹纹样,而织不出太复杂的缎纹,不过这也足够。毕竟棉布和丝绸特性不同,表现形式就会有所差异,大家的侧重也会不同。

秀瑶也发现小姨和她的不同了,她是为了赚钱,脱贫,而小姨却是为了兴趣,证明她自己的价值,这可是生活在两个档次的人的不同追求啊。

还是自己这个穿越人士更俗一点。哈哈。

两人正说着,秀容推门进来,笑道:“小姨,你又给秀瑶什么好东西,有我的没有”

柳絮笑道:“我这里能有什么好东西。”

秀容眼珠子骨碌碌地看着,“小姨,你给秀瑶做的那衣服,那么好看。”她想要,可她不能直接管小姨要,小姨的脾气和别人不同,她喜欢给就给,不想给别人要她反而更不给。

柳絮笑道:“织布机上这匹,好了就给你们做衣裳,这次秀瑶没份儿。”

秀容乐了,“小姨真好,”又对秀瑶道:“瑶瑶你都有了,别眼馋哈,回头我的穿不上了还得给你穿。”

秀瑶嗯了一声,“姥爷回来没”

秀容才想起来,“啊,姥爷回来了,我来跟你说呢。”

秀瑶立刻大叫着跑出去,“姥爷,姥爷”

她出了西里间去东间,看见老柳头就扑过去,“姥爷,你也不去看我们。”

老柳头笑嗨嗨地摸摸她的头,他怎么不想去看呢,自己闺女,还有外孙子孙女,尤其瑶瑶这丫头,他都惦记着呢,可秦家刚分家,他不能去必须不能去。

若是一分家,他就去给闺女家送东西,少不得让闺女被婆婆和妯娌们闲话,说自己以前不舍的送,一分家了就给闺女家送。虽然从前也送过粮食什么的,可毕竟只是吃的,而且除了最近那次一下子送了一石,之前都没那么多,也就是一些普通吃食。这次要是去闺女家,不送就算了,要送他也忍不住。让他和老婆子一想,什么都得送,因为一分家,闺女家什么都没,据说连吃饭的家什儿都不齐活儿,还是本家大娘家送的。

老柳头那天晚上和老婆子盘算,吃饭的碗柜得送吧,桌子椅子送一套吧之前陪送的八仙桌分家婆婆没给她,被子得送两床吧,小独轮车得送辆,篓子秦大福自己会编,大小缸、大小盆得送几个,鸡得送几只,最好小猪也送窝,再想想,农活的家什儿最好也送,什么耙地的耙,耕地的犁,川地的耘锄,播种的耧车,最还还有拉粮食的地排车,要是牲口也最好配上,场里打场的那些家什儿,什么碌碡、磙子

这么一想,简直没有头儿,老柳头觉得索性还是不送了吧,以闺女那脾气,她也不能要,尤其是这个时候,她那性子肯定会拒绝,粮食都不会到娘家来要的。

所以他也就按耐下那份激动,忍着不去,等着孩子们过来,果不其然,他们就来了。

地瓜有秀瑶的一半,老柳头觉得这是名正言顺的,应该给他们,女儿也不会拒绝的。

“我这不是忙嘛,那个水轮子可要做好了呢。”

秀瑶一听怔了一下,过了一瞬才明白姥爷说什么,她激动地跳起来,“姥爷,真的那么快”

老柳头得意道:“那是,你三姥爷这几个月没日没夜地给咱做呢,他地里的活儿我都让你大舅给顶了,要不能那么快”

秀瑶激动得拉着他,“快,姥爷,带我去看看。”

老柳头嗨嗨笑道:“不只是这个,我还做了另外一样家什儿,你肯定喜欢。”说着就领着秀瑶出去。

李氏见状忙喊道:“哪里去啊,就要吃饭了,吃餶餷呢。”

老柳头应道:“就回来了。”

李氏无奈地摇头,对陈氏道:“这爷孙俩儿。”

陈氏笑道:“娘,我都觉得瑶瑶这孩子亲,就跟咱家的似的。”正说着,看秀容和柳絮出来,她又道:“咱们姑家的孩子,可都跟姥娘家亲呢,秀容你说是不是。”

秀容本来听大妗子说秀瑶,心里还有点失落,见她又问自己,知道是怕自己尴尬,笑道:“是呢,我倒是觉得我姥娘才是嬷嬷呢。”说着又上前帮忙。

那边秀瑶跟着姥爷去了三姥爷家,一进小东院就看见院子里立着大大小小好几个木轮子,另外还有一些柱子、板子等等,还有好些她叫不上名字来的东西。

她扑上去挨个摸摸看看,狂喜道:“姥爷,三姥爷,我知道了,这是水车”

俩老头儿哈哈大笑,“猜对了,我们两家合做了这架水车,要是干旱的年头就用来浇地。”

山东十年九旱,这水车可是能派上大用场的,杨柳村面向大清河,水源丰富,即使雨水不及时,只要能合理灌溉也绝对不会耽误种庄稼。要是有水车,那就更方便了,不用再用水桶提戽斗舀的,也不用再花钱去买任家水渠的水。

任家地多,为了灌溉挖了不少小水渠,及时不怎么干旱,只要需要水,他们就可以开渠放水,浇灌土地。别人家如果要用,却要付钱,价格还不便宜,好多人家只要不是旱得无法,基本不会花那个钱,自己家担水也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