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709

分节阅读 70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而空。

“唉,你们好端端提这事干嘛不提这事,我还以为我年轻着呢,一提,说什么张三都左手抱孙子,右手抱孙女,唉,看来我也老了。”徐卫叹道。

张九月到底爱护自己的男人,笑道:“你哪里老现在人骑马出门,大街上那些fu人还不是伸长了脖子看”

“这你就不知道了,当年看我,确实是因为我长得俊。现在看,是她们听她们的母亲或者婆婆说我当年是美男,所以想求证求证。结果一看,不免失望,但又不甘心,心说是不是没看仔细,所以当我下次出现的时候,她们又看,就这么形成习惯了。我只能说,我是中老年fu女的那啥”徐卫说这话的时候一本正经,就跟他在宣抚处置司召开军事会议一样。

可张九月和祝季兰早已经一手捂嘴,一手捂肚子笑得前仰后合,乐不可支。就咱这男人,他就是不当官,不带兵,就凭这长相,就凭这一张嘴,哪儿不能混口饭吃啊,哪怕茶肆说书也能养家糊口。

正笑时,却见一个袅袅婷婷的身影宛若随风摆柳般飘了进来,徐卫一看到她,那双一瞪能吓退千军万马的虎目,顿时如两汪温柔的池水,充满了慈爱。。

第三卷第八百二十二章

虽然徐良和折彦质矛盾日益加深,两人从最初的貌合神离渐渐发展到公开对立,但诚如徐卫所想,他两个毕竟还都是主战派大臣,尽管互相之间龌龊不断,但在抗金这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有一定的共识。

他两个都提出了今后对金的军事方针,大臣们也为之争论不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继续加强军备。军备怎么来加强无非就是整编、训练、充实粮草军械,广选良将军官这之类。

谈到整编,就不能不提一下现在大宋军队的情况。众所周知,大宋拥有五十万精兵这种说法已经流传好些年了,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情况,详细是怎样,谁也清楚。尤其是西军到底有多少兵力,朝廷一直不知道准确数字。

而且,南方的宋军部队都按照朝廷的指示进行了整编,依次是折家所辖的神武前军、刘家所辖神武左军、赵鼎所辖神武中军、以及韩岳所辖神武后军,只有西军仍以某路经略安抚司所部称之。

折彦质提出,宜命西军改编为神武右军,并派员前往西军中协助整编,并带回军籍本册。其实他的用意非常清楚,那就是要o清西军到底有多少兵力,掂掂徐家军到底几斤几两。徐六当然明白他的意思,却也无法反对,南方诸军都整编了,独留了一个神武右军的番号,其实就是给西军准备的。

当初朝廷之所以要整编全队,就是为了统一号令,让全国的军队都听从朝廷的节制。为此,特意设立了“御营司”,作为全国最高军事统辖机关。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又不是这么一回事。无论是西军,还是南军,都有其自身的历史渊源和派系,统兵官也是各有山头,要整合他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这几支军队分驻各地,一旦打起仗来,哪容中央从容的调动布置

所以,御营司只是一个摆设,后来“御营使”一职干脆长期空缺。折彦质在提出让西军整编的同时,也建议重设御营司,在五支军队的番号前面都加“御前”二字,以示天下之军俱为王师。

对于这个意见,赵谨的态度很暧昧。在他看来,弄也行,不弄也行,无非就是给西军一个正式番号而已。至于御营司,你就是设了又怎地几路宣抚使大多带“便宜行事”权,御营司怎么节制指挥

但是,在朝中赞同此议的大臣却不少。在这些文臣看来,折相此时提出此议,是非常及时的。为什么呢因为天下渐趋太平,估计是没什么大仗要打了,这既然不打仗,当年一些权宜之计就应该拨乱反正。挑明了吧,昔年为了抗金,不得已,扩充武臣的权力,抬高武臣的地位。现在不打仗了,是不是应该一切恢复原样

他们认为,麟王此议,是要准备整顿军队,消除特权,所以大力赞同。但反对者同样很多,他们极力反驳了今后不打仗这个说法,且不说宋与金,宋与辽之间关系微妙,战争的威胁仍然存在,单说河北还在女真人占领之下,这战争就不能说结束

注意,他们反对的,是认为“天下太平”这种说法,并非反对整编军队。而作为次相的徐良,在此事上也不好表态,因为西军领袖是他堂弟。最后这事还是定了下来,因为徐六考虑到,只是改个番号而已,清点兵力而已,并不会影响到徐卫什么。

只是在派谁去川陕传达诏命,协助清点这件事上,两位宰相分歧很大。徐良打算派知谏院孙式前往,孙式就是当初的武康知县,太上皇赵桓昔年在黄潜善等人的谋划下,企图复辟,徐良从葛岭逃脱之后一路向北,进入武康县境,得此人帮助,方才顺利抵达赵鼎的宣抚司。事态平息,徐良高升之后,也提拔于他,自然,他就成了徐良的人。

而折彦质打算派兵部员外郎杨复前往,杨复之前是军器监,在折彦质还作枢密使时关系就很好,麟王拜相,他自然而然地投归麾下。

双方相持不下,徐良都打算让步了,因为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无非就是往兴元府走一遭,传达个命令。九弟在川陕经营多年,你就算是个钦命大臣又能怎样老九还能让你牵着鼻子走

这一天,散朝之后,皇帝把首相次相都召到“勤政堂”,徐良正打算向皇帝提出,就派兵部员外郎杨复前往川陕,却听皇帝道:“近日朝中为派员前往川陕协助整编一事争执不下,两位贤卿所提人选,本来也无不可。只是知谏院孙式xg情耿直,处事难免不够稳妥。这太原郡王是国家干城,倘若派他去,万一言语上有什么冲突和误会,岂不生事”

“这兵部员外郎杨复,之前是军器监,军旅事本也熟悉,但他品秩过低,若使为钦命,亦恐太原王不快。朕思前想后,有个人选,两位卿家听听如何”

折徐二相听了这话,心中狐疑,又不好当面说,便都点头,请皇帝示下。

“翰林学士范同,是政和年间的进士,又曾出使过金国,阅历丰富,处事沉稳有章法,派他去,必能圆满。”皇帝笑道。

范同一听这个名字,首相次相心里雪亮。范同既不是徐良这边的,也没有追随折彦质,但是他在朝的官却当得稳稳当当,而且屡有提升,之前还在太常寺供职,一转眼地都成翰林学士了。

这要得益于他走对了门路。当年,刘延庆还在世时,曾经作过御营使,当时范同在他衙门里作幕僚,因此有旧。后来刘家崛起,他的行情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皇帝莫名其妙地提出这么一个人选,恐非出自圣意,估计是刘皇后吹了枕边风。

徐六突然想起,之前朝中为争论是不是该休改大政方针,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和金国议和,这位范同就曾经力主和议。。

第三卷第八百二十四章也别惹我

第八百二十四章也别惹我

范同暗呼一声不好环庆帅刘光世,是刘家三兄弟之一,当今皇后的亲叔父这裁军怎么能裁到他头上这要是环庆一路裁了,让刘大帅往哪里去又转念一想,天,这事万万跟我不能沾上关系

倘若真要是裁了环庆一路,我回去还有好果子吃么皇后定然迁怒于我我本是凭着刘家的关系才能坐到这位置,可不能自毁前程一念至此,支支唔唔道:“此事,恐要从长计议,急不得。毕竟多年来就是这格局,下官认为,还是请示朝廷的好。整编,就暂时不涉及裁军,大王以为如何”

徐卫拿袖子在帅案上一扫:“这确实是大事,范宣谕代表朝廷,本兵这不是要征求你的意见么”

范同连忙拱起手道:“大王抬爱,只是,下官一介书生,并不知兵。此等大事,非下官所能决定。咱们还是换番号就好,旁的,就暂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