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592

分节阅读 59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转运相公。”张浚含笑答道。

徐卫连连摇头:“不必不必,我正好有些事要跟你谈,里面坐”

“真不是我说,这四川的天气,不是谁都能习惯的,太热了。”徐卫叹道。

徐卫一副认输的模样,忽然想起一事,笑道:“赵转运,我前些日子在兴元府可没少听到指责你的言论。”

“不过,今天我倒是听到了一句实在话。一个酒肆的店主,说赵转运是个好官。我问怎么个好法,他也说不上具体的来,只一句,你亲自到他店里去过。”徐卫笑道。

“赵转运谦虚了,单凭这一点,用你作四川都转运使,徐某还是有眼光的。”徐卫这句话等于是肯定了赵开的成绩,其实一直以来,他对这个人都是很欣赏,甚至于推崇的。

按照惯例,徐卫是川陕行政长官,他到成都来视察公务,本地的官员理应出城迎接。这个没有也就算了,但等到今天,作为地方长官,成都知府都不露面,这就不合礼数了。

“我晓得。”徐卫轻笑道。“没关系,不来就算了,他又不是脸上长朵花我非见他不可。这次来四川,要的就是视察你推行几项新法的成效;其次,我也想看看自大战以后,四川的情况如何。这几年陕西的重建虽然进展顺利,但诸多方面仍旧要依靠四川的力量。我作为行政长官,也该来走走了。”

“成都我本打算呆两天,见见官员和地方上的士绅各界。不过看来暂时没有这个必要,我明天就启程到边界地区视察,茶马事务关乎防务军备,马虎不得。”徐卫道。

“嗯,本来也是打算到永康军的。对了,酒法施行已经是成功了,茶法盐法如何”徐卫问道。

徐卫最喜欢听这个,赞道:“有你在四川管家,我放心得很。不信你问德远,我时常都在说,赵开理财,我底气就足。”

最终,他还是鼓起勇气道:“大王,有一句话,下官已经不得不说了。”

“昔日,下官受命于艰难之时。前线要打仗,打仗就要钱,而陕西的情况在那里摆着,没奈何,四川只能挑起这个责任。蜀中为抗战出了多少力,作了多少牺牲,下官不说大王也知道。就算这几年,没有当初收复全陕那样的大规模战事,但西军一直在不停地作战,这份开支也一直是四川财政在负担。与此同时,陕西的重建,四川也不遗余力地在支持。”

“是,下官,下官遵命。”赵开还是显得有些紧张。“下官想说的是,蜀之民力已尽,分毫不可加。这几年,下官把能想的法子都想过了,能变的法都变过了,才能勉强支撑局面。财政收入绝大部分消耗在了军队,其他方面,不管是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哪怕是修桥铺路,下官都是能挡则挡,不能挡就拖,实在”

“我难点没有关系,反正已经被骂习惯了,无所谓。但四川各界也跟着难一时权宜还可以,昔日金人时刻威胁川陕,我们别无选择。但现在,女真人被驱逐过黄河,党项人也是日薄西山,川陕局势大定,两地之民无不盼望时局太平,安居乐业。但西军仍旧在不停地作战,不停地烧钱”

赵开一俯:“请大王见谅。”

一阵沉默之后,徐卫叹了一声,起立道:“其实,我何尝不知道你的难处我晓得你的意思,你认为现在时局太平,而川陕一直执行的战时财政那一套,高压之下,百姓有些喘不过气来,是么”

“是。”赵开如实答道。

徐卫点点头:“我相信你的话。确实,四川为抗战牺牲很大,不光负担财政,还要输送物资劳力,甚至于协助陕西重建。这么些年下来,换成谁都会有意见。但我也要四川知道,蜀地之所以能够免受劫难,是因为有陕西在前面挡着。女真人打陕西,无非就是为了夺取四川,迂回奔向江南。说到牺牲,陕西更大。四川出的钱粮,陕西拼的是性命”

“这一点,下官感同身受,感同身受。”赵开承认道。

“当然,我不是说你的话不对。现在我不能跟你承诺什么,等回去以后,宣抚处置司会讨论你的意见。”徐卫道。

“谢大王。”赵开道。

徐卫顿了顿,换了一副笑脸问道:“你前些时候上奏朝廷,不是真想撂挑子吧”

“下官受朝廷信任,大王倚重,本不该如此。但说实话,这个时期执掌漕司,确实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使。如果有得选”赵开没有说完。

徐卫鼓励道:“没关系,你怎么想的,就怎么说。”

“如果有得选择,下官愿得一府州,守牧一方。”赵开恳切道。

徐卫听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问道:“你这是在向我要官”

“下官决没有这个意思。”赵开变色道。

“哈哈,赵转运真是实诚君子。”徐卫大笑。当下,又谈了一阵,赵开告辞离去。

他走之后,张浚道:“他也着实不容易,想尽办法开源,又不能加在百姓头上,真是勉力维持,苦苦周全。纵使如此,还讨不到好,四川官员颇多不谅解。”

“他是我的挡箭牌,在替我背黑锅。”徐卫由衷道。“德远,你怎么看”

“大王指的是”张浚问道。

“赵开的差遣。”徐卫道。

“下官相信,那是他的肺腑之言。转运使虽然位尊权重,但这种情势下,作四川转运使确实是个得罪人的勾当。他想求一府州长官,情理之中。”张浚倒是很理解。

徐卫点点头:“嗯,他作得够多了。我们不能一直欺负老实人呐,你想想看,四川哪里合适”

四川方面的事务,张浚是最清楚的,想了想,摇头道:“四川各府各州,还真没有合适的。纵使有缺,也都是些穷乡僻壤,要么就是边关之地,难道把他放到这些地方去”

徐卫重新坐下来,忽然想到一个地方:“河南府怎么样”

“河南府自光复以后,目前仍在休养生息,但那可不是个轻松的差使。”张浚道。

第七百三十四章西夏完了

第七百三十四章西夏完了

“总强似他在四川作众矢之的来得好。”徐卫道。“他年岁既高,身体也不好,洛阳条件虽然不算好,但总归要比四川来得清静吧”

张浚想想,承认道:“这倒也是。”

“再者,以他现在的品秩,如果能作西京留守兼知河南府,过几年致仕级别也高,退休之后待遇也好些。”徐卫道出其中原委。

张浚听在耳里,感叹道:“大王想得比下官周到。”

“唉,他为川陕出了许多的力,受了许多的委屈,我能为他作的,也就是这一点点了。”徐卫苦笑道。“我就不跟他谈了,你找个机会跟他通通气,让他自己向朝廷上个本子,我再替他争取一下。”

“是,找个机会我跟他好好谈谈。”张浚应下。语至此处,他看向徐卫,试探着问道“大王,四川财赋你一向全权委给赵开,他如果走了,恐怕一时半会找不出来合适的继任者。莫非大王是想”

徐卫一时无言,良久才道:“这不是我能决定的,看杭州吧。”

次日,徐卫张浚二人便离开了成都,往永康军视察,之后又马不停蹄地跑了几个地方,该问民生,考察官吏,倾听各界声音,于五月下旬返回兴元府。经此一行,徐卫了解到四川的部分真实情况,也感觉到蜀人所承受的压力和不满。当然,对四川官员的抵触情绪,也有所察觉。因此,他一回到兴元府,马上下发命令,将兴元知府和成都知府对调。把那个一直避而不见的成都知府,调到了他的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