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542

分节阅读 54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殿丞向前说话,直唾我面,汝只管要宣徽使,宣徽使,岂不知包拯为御史乎”

从此事不难看出,宋代重视言官,容忍言官是有传统的。徐良虽然是次相,但受到言官群起而攻,按理,他应该谦逊谨慎,收敛一些。可徐良不这么干,他手里有人事权,首先就把御史中丞给撤了,换了一个叫作周三畏的接任。结果,又遭到言官们的ji烈反弹,他接下来更狠,把几个态度最坚决的正言,司谏,御史,全调离台谏。

他这种作法,叫作控制言路。皇帝一般都不这么干,他却敢,为什么因为正是赵谌的授意。经过此变之后,赵谌认识到,自己还是太过心软,如果早些听宰执们的意见,清理跟太上皇有瓜葛的官员,不就没有后来的事了么

当然,你作宰相,光是换批官员还不行,你上台执政,得有施政纲领。徐六也是雄心勃勃,誓要超越其父。他施政的重心,就放在战备上。至于民政经济什么的,延续从前的政策就行。

那战备怎么搞赵鼎之前,已经nong了个五十万精兵的计划,你跟着学么徐良还真就不怕拾人牙慧,他认为赵鼎之前的计划很好,五十万精兵是一个合理的数目,要继续推行。但光有兵不够,得有能征惯战之将,于是他提出了选将法。之前,武臣的晋升,其实都掌握在军队统帅的手里。他们往上一报,说谁有功,该怎样,朝廷就批准。到底是不是这么回事,朝廷并不知道。选将法,就是要以军功为唯一晋升标准。

兵有了,将有了,接下来就是要精器械,练战力。他因为在陕西任职的缘故,所以对西军很熟悉,他认为西军为所以能在对金作战中屡立战功,与其器械精良,战术灵活是分不开的。以徐卫为代表的西军将帅非常强调武器装备,和战略战术,这是南方宋军所缺乏的。徐良决定,从荆湖宣抚司、江西宣抚司、两浙宣抚司、淮西安抚司中抽调军官,到西军中去观摩交流。

赵谌对他这些举措非常支持,全部照准施行,si底下还对沈择称赞徐良“真宰相也”。

不过,皇帝也不是全部满意,他认为徐良这一揽子计划虽然不错,但缺乏一个主线,一个整体的战略。你只说了要办哪些事,却没指明办这些事是为什么,你未来的规划是怎样

徐良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他知道,朝廷的大战略一提出来,就不能草率更改,要完全杜绝太上皇在位时期的朝令夕改。一旦战略拟定,那么举国上下,就奔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所以,在这一点上,务必要谨慎。战略一错,那就步步皆错了。

正当徐六多方寻求答案时,他堂弟给他帮了大忙。这一天是四月二十六,徐良仍旧和往常一样,早朝之后,在宫里吃了皇粮饭,然后到中书政事堂理理。先去跟首相赵鼎说了一阵话,无非就是交流近日要着重办事哪些事务,而后坐到了自己的办公堂。

这个位置,原来是赵鼎坐的,而赵鼎现在坐的位置,却是朱胜非的。朱胜非被太上皇远窜他乡,本来大臣们以为,朱胜非当年有拥立之功,平息政变以后,他应该就回来了。哪料,皇帝并没有召回朱胜非,而是给了他一个宫观闲职,又赏赐许多财物,有让他养老,但不让他致仕的意思。

赵谌并不是一个薄情寡恩的皇帝,他也记着朱胜非的耿耿忠心。但是,忠心是一码事,能力又是另一码事。这回政变,他对朱胜非比较失望,完全没有一个宰相该有魄力和应变能力,只知道震惊,惶恐,这怎么能执掌政fu还是守着荣华富贵养老吧。

徐六在办公堂坐定以后,看到桌上已经排好了公文,其中有一个本子特意放在案桌中央。他拿起来一看,顿时来了精神,因为这个本子,正是他堂弟徐卫送上来的。

第六百七十三章徐卫功大

第六百七十三章徐卫功大

将堂弟的本子翻开一看,徐良有些吃惊。因为他发现徐九这一本很厚,再拉开来,双手伸平居然都够不着要知道,徐九上本子,那是惜字如金,最多就几百字。当然,武臣差不多都这样,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所以还是有事就说事,能两个字说清楚的,绝不添一笔。而这一本,少说有数千言,怎地老九读书了

“这厮,信也不给我回,倒有心写这般长的奏本。”徐良这样想着,便从头开始看来。徐九本子的开头,还是议论了一下现在的宋金局势,他明确指出,女真人进攻,我朝防守的日子已经成为过去。这从金军退出陕西,以及两次大举进攻襄汉,都无功而返可以看得出来。现在,可以称之为战略相持阶段,我朝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下大力气加强军备,准备反攻北伐。

他这个意见,跟皇帝和朝廷是一致的。而且,以西军总帅的身份说出这一点,更具说服力。徐良提起了精神,继续看下去。

随后,徐卫提到,虽然女真人威风不在,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北夷仍旧拥有强大的实力。要想收复失土,洗雪国耻,不光自己埋头苦干,还需要争取外援。说到此处,他“检讨”了自己结好西夏的策略,认为是自己太过于乐观,所以没有取得实质上的成果。

因为西夏国小,民贫,在大国之间的夹缝中求生存,这就必然养成它反复的性格。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而契丹人则不同,他们跟汉人一样,对女真人的入侵有切肤之痛,更何况,我朝虽然丢失大片领土,但至少保住了南方和西部,且一直在作抗争。而契丹人,则有亡国之殇,其对女真人的怨恨,可谓入骨入髓

所幸,天不绝契丹。耶律大石率部西走,在西域打下万里江山,延续了契丹人的国柞。而大石乃世之枭雄,念念不忘恢复故土,迎还辽帝。几年以来,陕西与契丹之间往来不断,已就抛弃前怨达成一定的共识。

去年五月,辽使再来陕西,他提出宋辽联手,共图西夏的计划。现在已经证实,得到了契丹人的认同。眼下,契丹人又遣来了使者,告知契丹军已经开始进攻西夏,并夺取了河西走廊上的沙、瓜、肃三州,正围攻甘州。而他自己,也已经命令西军,夺取西凉府,阻西凉兵增援。

但是,此等大事,非他所能最终裁夺,所以报请圣上和朝廷正式宣布联辽图夏攻金。在奏本送到行在之时,辽使已经在前往杭州的路上。

这是上天赐给大宋的机会,宋辽联手,必能鼎定天下,一雪前耻“臣有幸,逢此盛事,当披肝沥胆,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徐六hu了很长时间看罢,忍不住一击案桌老九这个本子来得太及时了自己正苦思对策,这就不是现成的么联辽,攻金

想到这里,他不禁有些惭愧。想当初宣和年间,大宋联金攻辽,铸成大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