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538

分节阅读 53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良实不知。”徐六可笑不出来。

折彦质闻言大笑,边笑边摇头道:“徐参政何以如此轻视折某你以为,区区一纸诏命,就能动摇折某勤王之心太上皇虽然复我旧爵,又委我诸路宣抚大权,但是非曲直,自有公道在,折某岂能为小利所you,而屈大节”

“没错,太上皇对我有知遇之恩。当年我与小种经略相公入朝勤王,兵不过数千,官不过低品。正是太上皇栽培,方有今日。不止是我,你弟徐九,若非太上皇提携,如今能作得西军总帅但旧恩归旧恩,太上皇既已退位,朝政就该他过问。天子锐意进取,有中兴之象,并无失德之处,如何就该被夺位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折某绝不含糊”

徐良听在耳里,心头放下大石,也觉得自己的揣测有些无礼,遂执礼道:“倒是徐良多心了。”

“哈哈,也怪不得你,徐参政身负天子重托,自该小心谨慎。”折彦质打着哈哈。

他表面上的话,虽然并不假,但未免太过冠冕堂皇。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本人的倾向,是主战,他甚至是主战派的旗手之一。太上皇赵桓在位后期,就已经明显倾向于主和,这不是私人恩怨,这是两条路线的矛盾

赵谌登基,蛰伏数年之后,渐渐显露其志向。矢志恢复故土,对金强硬,这正符合如折彦质,徐卫等军队统帅的意愿。再加上,赵谌对折彦质也是拉拢、信任、重用。甚至封他为郡王,让他担任北伐的“总指挥”。

折彦质非常清楚,就算他现在倒向太上皇赵桓,复汾阳郡王爵,作了江西、江东、湖北、湖南四路宣抚大使,那又怎么样自己主张对金强硬,用武力驱逐北夷,收复故土。太上皇能这么作么如果他一意对金求和,自己就算拥着兵,有什么用带着数十万马步军每天过家家玩泥巴如果反对太上皇这个路线,时过境迁以后,早晚就给撸下来。

综合这些原因,有什么理由反戈

“那么接下来,宣抚相公打算怎么作”徐良拱手问道,此时,他已经顾不得“听良号令,如朕亲临”了,因为他发现,他根本不可能指挥得动折彦质。

折彦质想了想:“就依徐参政之言,先投书城中,阐明我等立场,先声夺人吧。我父不能回城了,恐有风险”说到这里,他才想起,徐良的家小可都在城中

“嗯,这个我亲自捉刀起草。好,时候也不早了,宣抚相公早些歇息,徐某这就去拟定檄文,明天却投往城中”徐良道。

“好,不送。”折彦质拱手道。等徐良走后,他再次拿起了那道太上皇赵桓亲笔所写的诏命,看了几眼,哼笑一声,随手扔在了桌上。

这一头,徐良回到自己帐中,挑亮灯火,磨好墨汁,仔细斟酌之后,奋笔疾书。先就将十月十三日发生在葛岭的事情公诸于众,而后表明自己奉天子诏命,征召勤王之师来援,名正言顺,于法于理皆有依据。而后,将矛头对准以黄潜善为首的“逆臣”,指责他们“胁迫”太上皇,复辟夺位。号召有志之士,无论官民,皆群起而击之

写完之后,审阅一遍,署上名:江西宣抚大使折彦质,参知政事徐良。

第六百六十八章闹剧收场

第六百六十八章闹剧收场

徐良亲笔写下的檄文现在就摆在赵桓的案桌上,之所以称它为“檄文”,是因为这篇文章虽说是对于折可求出城传诏的答复,但它却将矛头对准了以黄潜善为首的大臣,指责这些逆臣胁迫太上皇发动政变,罪不可恕。赵桓当然明白徐良和折彦质的用意,他们不将矛头对准自己,一是不想让赵氏颜面扫地,进而引起人心hunàn;二是也为自己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来拉拢人心。

“徐绍这个儿子,还真是颇有其父风范。”赵桓面无表情地说道。

黄潜善跪在他案桌前三步远的地方,双手撑在地上,额头挨着地面,已经保持这个姿势很久。赵桓语毕,抬起眼皮看他一眼,无力道:“起来吧,别跪着了。”

“臣本着一腔忠义,与朝中有志一同之人,拥立陛下复位。今内外汹汹,皆指臣为jin逆,万望陛下救臣”黄潜善哀声道。折彦质拒绝了引you,态度鲜明地支持“太子”,这等于宣告黄潜善等人的末日到了。

城中的兵力是绝对打不过勤王之师的,所以动武不行;他们拥立太上皇复辟,既得不到赵谌的承认,也没有大部分朝臣的认同,更无法取得外头军队统帅的支持,所以讲理也说不过去。文的武的都不成,那还有什么办法

黄潜善预感到,他完蛋了。

应该说,他出来挑头迎太上皇复辟,si心肯定是有的。虽然受朱胜非举荐,回朝任参知政事,但他每天都过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只顾埋头办事,不敢多说一句。这种日子,他实在是深恶痛绝。至于公义,倒也不是没有,他本人政治立场并不坚定,早期倾向主战,但那不是为了恢复故土,还都东京,而是为了保持现状。女真人一再进攻,灭宋之心不死,他怎么能不主战

但是现在,力量此消彼长,是个人都能看出来,大金国没有能力灭亡大宋了。所以,他认为,战争应该结束了,守着南方富庶之地,兼有川陕从旁牵制,这样也tg好。而赵谌这个皇帝有着年轻人的通病,一腔热血随时都在沸腾,早想着要作中兴之君,要恢复江山,要洗雪国耻,这跟他的主张大相径庭。而处在原来的位置,他是绝对不敢说出口的。

趁赵谌到葛岭迎道君遗体发动政变这个主意,其实最先就是由他提出来的。赵桓一伙人当时还琢磨夺来道君丧礼的主持权,借赵谌近期犯的一连串错误,来发动复辟之事。

可惜,前后二十来天,这场戏好像就要落幕了。黄潜善怎么也想不到,那些平时指责官家最起劲的官员,竟然也是这回反对太上皇复辟最坚定的人。直到现在,他才相信,原来人心不止思定,更渴望雪耻,渴望荣耀。

首相当了没半个月,转瞬就要成过眼烟云。功名利禄在此时已经不打紧了,他现在担心的是,性命。徐良,这个中书政事堂里的同僚很抬举他,直接将他“认定”为此次事变的主谋,这个说得简单点,就是谋逆,尽管本朝有“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之人”的祖训,可从来都要排除一条,那就是谋逆。

一旦勤王之师进城,他很有可能是头一个出来替赵桓背黑锅的,难逃一死。

“事到如今,还能有什么办法”赵桓叹道。“太子不松口,大臣不承认,徐良折彦质又引着兵马相bi,真到了”绝境两个字,他没有说出来。

黄潜善以头磕地,哀声道:“陛下救臣一救”

话音方落,王宗濋匆匆闯进堂来,气急败坏地说道:“陛下,城外传来消息,限今日之内开城,否则明天上午就起兵来攻。臣亲自上城头,只见城外兵将已在置办器械”

赵桓脸sè铁青,黄潜善几乎瘫软怎么办难道真就这么完了片刻之后,罗汝楫王次翁等大臣也匆匆赶来,一踏进堂里就察觉到了氛围不对,“君臣”相对,默然无语。祸事还不止于此,很快,就又有内shi来报,言数十名大臣,以及已经致仕退休的许翰、徐处仁、王庶等人聚集在皇宫宣德门之前请愿,要求迎赵谌复位。

“事已至此,如之奈何”赵桓嘶声问道。

还能怎样现在有第二条路可走么众臣虽知没有余地了,可谁也不敢把话挑明。赵桓见状,长叹一声,无奈道:“去永安宫,请太子谌。”

话刚说完,黄潜善和王次翁异口同声:“臣马上去”说罢,两人对视一眼,黄潜善拔tui就走,王次翁也不甘落后,让人齿冷的是,片刻之间,跟出去的大臣竟有六名之多到最后,堂里只剩下王宗濋和罗汝楫两人陪着赵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