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536

分节阅读 53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对面十来骑都不应声,只看到互相议论着什么,片刻之后,才有人喊道:“折宣抚不在江西,却带着兵马来行朝井甚莫非要造反么”

“放你娘的屁我们宣抚相公是奉诏勤王你等休要再装快叫你们长官出来迟个一时半儿,折宣抚就把你们当叛军处理”一个小小的指挥使,敢说这话。

那伙马军也不知是被这句震住了还是怎地,竟都调转马头回去。这指挥使一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便驻原马地等着。不一阵,只见对方部队停下,竟开始布阵。有数十骑霍奔离了大队,迎上前来。

众骑拱卫之中,一战将喊话道:“折宣抚坐镇地方,不得诏命引军至行在,便是yu行不轨”

那指挥使根本不搭理对方的话,自顾言道:“我奉宣抚相公钧旨,前来知会你等我军奉诏勤王,师出有名,你等撤阵听命,那便好说如若不然“”

“两军对阵,从来没有听说靠口舌能分出输赢的”对方抛出了这样一句话。

这指挥使一听,没再废话,调转马头就走。回去报告宣抚相公,折彦质闻言大怒又听对方只有数千兵马,当即就下令,大军压上去

那头,殿前司四千余人马从临平镇出来,正有模有样的列阵,准备迎敌。忽听步伐整齐,器甲碰撞的声音传来,官兵们抬头看去,只见折家人马如cháo而来真个漫山遍野,声势骇人尤其军中一杆大旗,上书“奉诏勤王”

殿前司的部队得有多少年没打过仗了一看到这架势,士卒们心里先就怕了几分。再一想,这可是折郡王军,这几年光跟金军厮杀了,咱,“

折家军以及淮西李显忠部,也开始布阵,准备拼杀。折彦质立于中军,遥望前方军队,冷笑道:“这种队伍,看城门还行。”

旁边折彦文也笑道:“可惜老六没来,如若不然,让他引八百崭骑,足以击溃。”他口中的老六,就是折彦野折六。

“八百打这些撮鸟,五百骑足够了。”折彦适亦笑。徐六在旁边听着,也不ch话。只是心里盘算着,能不战而胜,那是最好不过。但,折仲古已经派了一回使者,以他的作派,估计也不可能再派一次。思之再三,他主动道:“折宣抚,我观对方阵容散漫,士无斗志,再加上兵力远逊于勤王军,当可不战而胜。要不,我再去劝劝”

“徐参政想必已经被挂上名了,你就不怕”折彦质问道。

第六百六十六章人心向背

徐六觉得他这话有轻视之意,笑了笑,催动战马奔离大阵,直朝对方过去。他到底是参知政事,折彦质一见,吩咐道:“派人跟着他,他要有个闪失,徐九那里我见了面也不好说话。”

折彦文回头喝了一声,便有数十骑尾随而去。徐六奔至场中,殿前司驻军也派了人出来。那人刚奔出不多远,看到徐良,仔细辨认之后,居然掉头就回。一直奔入阵中,大声禀报道:“都指挥,来人是徐参政”

“你没认错”军中主将是一名殿前司捧日军都指挥使,听到这话,吃了一惊。

“绝不会认错,他分管军务,曾经检阅过殿前司部队,卑职识得他”那军官肯定道。

徐良已经被罢免“参知政事”差遣,朝廷明令岭南安置,他怎么出现在这里又怎会跟折彦质搅在一起

以这捧日军都指挥使的身份地位,自然无法参与机要。不过,这一个月以来,行在谣言四起。百姓们都在议论,说是太上皇复辟。徐参政是官家倚重的大臣,他领着兵马来到此地,又竖起“奉诏勤王”的大旗,这里头到底是怎么回事

可这些事情,不是他一个小小的都指挥使能够想得通,管得着的。徐良既来,必有话说,也罢,且听听他有何说法。想到此处,这都指挥使再次打马出阵,迎向徐良。

双方仅隔着几步距离停下,折家的士兵想把徐六围在中间保护,却被徐良制止,立于众人之前,朗声道:“你等认得我么”

那都指挥使点点头。

“那就好,废话我不多说。朝中逆臣胁迫太上皇,发动政变。我奉天子诏命,征得江西宣抚司,两淮安抚司部队前来勤王。你等若能明大义,当调转矛头,共襄义举。否则,立即撤去。”徐六肃sè道。

一席话,说得对方满头水雾。逆臣胁迫太上皇这怎么回事

“我等殿前司部队,负有拱卫行在之重任,责无旁贷。”那都指挥使说道。

徐六闻言,自身旁取出写有赵谌御笔亲诏的黄袍,一抖开,示于众人道:“这是当日在葛岭,官家危急之时,御笔亲书的勤王诏。信与不信,在你们,但我提醒一句,你们自忖是折宣抚的对手么”

这句却是大实话,莫说兵力悬殊,殿前司的部队一直跟着皇帝跑,多少年了没打过仗,跟百战余生折家军相比,何异于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都指挥使有些犹豫,打吧,必败无疑,不打,又违背了节制,这却如何是好

徐六见他动摇,步步进bi道:“今折宣抚率两司八万精兵而来,士卒何罪之有,白白送死”江中见赵点时,他说带了五万兵来,现在又称八万,可见自古以来行军作战,对外宣称的兵力十有都是虚的。

“兹事体大,请容商议。”那都指挥使终于松口道。

徐良将黄袍一收:“可以,但我有耐性,折宣抚未必有,好自为之吧。”语毕,不再多说,引卫兵回阵。

这头,捧日军都指挥使也打马回阵,迅速召集军官商议对策。他将徐六的话原封不动传达给军官们,而后道:“徐良手持黄袍一领,上面写有听良号令,如朕亲临的字样,自称是官家御笔亲书,如之奈何”

一众军官皆沉默不语,这些多都是粗鄙军汉出身,一些人连字都不认识,哪里懂得什么朝政大事只知道双方兵力实力都悬殊,打起来只有一个结果。

“徐良之言,且不论真假,但今天这场仗,九死一生”有人道。

“都指挥,有句话我不知当说不当说。”此时,一名副统领军官压低声音道。

几人都将目光转向他,都指挥使问道:“却有何妨”

“我妻弟在内殿直供职,本月十一,他随圣驾往葛岭,给道君作法事。据他说,十三日那天,王殿帅带着兵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