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520

分节阅读 520(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到了六月,徐卫收到一封很特别的信。之所以说它特别,是因为写这封信的人,就是张九月的姨父,太保何灌。徐卫虽然和何灌有旧,而且论起来也亲戚,但平时基本没怎么联系。现在何灌亲自写信来”确实让紫金虎有些意外。

但当他看到了信之后,就不觉得奇怪了。何灌在信中称,最近皇帝下了诏,要开大都督府,拟命汾阳郡王折彦质”都督江西、淮西、荆湖诸路兵马。然后,他本人,已经以年老体衰,精力不逮不由,向朝廷提出了致仕退休。

在宋代官制中,有“大都督府”,这么一个机构,但实际设置极为罕见。它的主官,也不叫“大都督”而叫“都督某某地诸路兵马”。必以宰执重臣充任,在战时作为方面统帅,主导一方局势。

折郡王虽然名震天下,但真要论起来,何灌的资历比他深厚得多。现在,让折郡王都督诸路兵马,也就是等于说,让何灌听从折彦质的直接节制。这肯定为何太保所不容”于是一气之下自请致仕,也就不难理解了。

何灌在信中还声称,皇帝此举,应该是为反攻作准备。但他担心,现在就举兵北伐”时机可能还不成熟。折彦质为重利所you,贸然举兵,恐怕要招致失败。他写这封信给徐卫”就是希望他关注中原地区,万一发生不测,西军也好迅速反应。

徐卫在上奏行在,报告西军夺回麟府路,占据洪龙二州,以及跟萧合达取得联系这些事情时,就考虑过这个问题。他认为”金军被迫北撤,确实是一个机会。如果折家军和何太何通力协作,应该大有可为。

但现在何灌自请致仕,他统率的神武后军的将士们会是什么反应”还不得而知。众所周知,神武后军由原东京留守司残余部队厂如韩世忠岳飞所部,以及张家兄弟的部队,再加上何蓟统管的常捷军组成。

无论韩岳,还是二张,整编时部队都不多,何蓟的常捷军占大头。经过这么些年的经营,相信何灌对神武后军的影响力不容忽视。他撂挑子走人,麾下将领们必然不满,此时折彦质又来接手指挥,能齐心协力么

看来小赵官家已经不是“锐意进取”可以形容的了,他简直是雄心壮志而且把宝都押在了折郡王身上折仲古这回若胜,那不用说,朝野声望将到达顶峰,而且一手控制江西、淮西、荆湖诸路兵权,简直是兵马元帅的级别。

对于这一点,徐卫乐见其成。诚然,他和折彦质两个,都是如今大宋武臣里头声望最高,实力最雄厚。折郡王因为起点高,再加上是文阶,还受封了郡王爵位,隐隐盖过徐卫一头。但紫金虎并不在意这个,他希望折彦质能够成就盖世伟业。抛开个人交情不说,有折彦质在前头,他的光芒肯定就会被掩盖几分,而这正是他所希望的。

以前刚起兵的时候,就盼望打大仗,打胜仗,把名号闯出来,把官阶升上去。到了现在,徐卫盼望的,就是别人少注意他,又尤其是杭州方面。

六月上旬,徐卫给儿子徐虎办了满月酒。凡是故旧同僚,麾下将佐,都云集府上,席开一百二十多桌,除了陕西几位大帅因公不能到以外,其他的该来的都来了,不该来的也来了。但万俟离虽然收到了徐卫的邀请,却以身体不适为由,没有出席。而且,人不到就算了,礼也没到。这让徐卫手下的人很不高兴,太尉请你,那是抬举,不相干的人想来还没机会呢

这天徐卫高兴,喝得大醉,等他醒过来,已经是第二天上午。

“现在什么时辰”,徐卫从床上坐起,按着脑袋问道。

“太尉,此刻已经日上三竿。”侍女小声答道。

“哦,睡了这么久,酒还真误事。”,徐卫自言自语道。

“婢子这就去将饭菜热一热。”侍女又道。

徐卫嗯了一声,点点头,随后下了床,自己倒杯茶喝下去,感觉那胸膛里面火辣辣的,娘的,别喝成胃穿孔了吧胡àn吃了几口粥,穿戴整齐出了房,感觉脚步都还有些飘,马肯定是骑不成了,遂让车夫驾了车,把他送到宣抚处置司。

刚进去,就让张庆给截住了:“太尉,两件事,一好一坏,你要先听哪一件”

徐卫拍了拍脑袋,闭着眼睛道:“先听坏的。”

“坏的,就是萧合达派人送来消息说是夏军已经基本平定有兴庆府周边的民变,任得敬在静州也将àn民弹压下去,可能用不了多久,党项人就会集中力量,来解决他。”,张庆道。

徐卫听罢因为脑袋还i糊,一时也想不清楚。遂和张三两个到了办公堂里,让人泡了一杯浓茶来,喝下去半杯,这才清醒一些。

“他说过他自己的情况么”,徐卫问道。

“他现在地盘反正就是那五个州,人马也有几万,具体多少不知道。

但主力都摆在夏州,保护石银二州钱粮之地。”,张庆道。

“来就来吧夏军集中力量解决萧合达,正好疏忽了西面,不论是我军攻西凉府,还是辽军打河西走廊,都要便利得多。”,徐卫轻描淡写道。

张庆看了看他,试探责问道:“太尉真的认为,大石为响应你的建议,出兵攻夏”,“为什么不”,徐卫反问道。

“萧朵鲁不不是说了么党项人和契丹人关系不错让他们出兵反目,起”张庆轻笑道。

徐卫摇了摇头:“听马扩说,大石昔日抗金时,就善于因势而变。在辽帝耶律延禧被金军追得逃得不知去向后,他和辽国宰相又拥立一位新君。据此可以看出此人并非因循守旧之辈。否则,他又如何能在西域重新立国像这种人,不说见利忘义吧反正不会错过如此难得的机会。说穿了,契丹人和党项人之间,就是一层面子问题。大石完全有很多借口可以出兵。”

张庆听了,倒也没有异议,徐卫想起他先前的话,问道:“还有一桩好事呢”,“哦,对了官家派了内侍入川,携带着封赏你的诏书和御赐给你的财货。人己经到成都了用不了几天就到。”张庆回答道。

徐卫笑一声:“这是好事”,四天以后,果然就有内侍来到了兴元府直接到徐卫的府上宣诏。起初,徐卫以为自己已经是正二品的太尉,最高军阶,再上升,也就是一些加官,荣誉头衔之类,估计是“开司仪同三司”,。

所以,沐浴焚香之后,便往正厅之中拜受诏书,张九月因为是命妇,也换上了仪服,与丈夫一同前往。

在徐府厅上,几名内侍已经站在主位,居中一个手里捧着天子亲笔诏书,等着宣读。徐卫和正妻出来,先和几名内侍见了礼,而后郑重其事地在厅中〗央行大礼,准备接诏。

那内侍年纪不甚大,至多也就是三十左右,待徐卫夫妇跪拜之后,徐徐展开天子诏,用尖刻的声音宣读道:“制曰,枢密副使、川陕宣抚处置副使、陕西制置使徐卫,材气不群,忠勇自奋,策足功名之会,腾声关陇之间。比者统率西师,收复全陕,建大功于朝廷。今复麟府,夺洪龙,扬我朝声威于西贼之地。朕尝言,助中兴之业者,舍卿其谁特遣内侍入川,晋卿为天水郡王,望卿恭勉乃事,图报异恩,钦此。”,那内侍宣读完诏书后,又徐徐合上,双手捧到徐卫面前,笑道:“大王,接诏吧。”

徐卫此时什么心情先是吃惊他完全没有想到,小赵官家这么大方,一道诏书送来,直接就晋升郡王了自己接下这道诏书后,就是在世的人中,除赵氏宗族以外,两个异姓郡王之一

此后,便是狐疑。因为按道理说,没有从枢密副使,直接晋升到郡王爵位的。一般来说,应该先拔擢到枢密使,然后封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