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299

分节阅读 29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姚平仲如言坐下后道:“既在军中,阶级分明是理所当然。况且,大帅在兄弟危险之的施以援手,这份情义,平仲记下了。”

“谈不上什么援手,说句不见外的话,你我都是官家派到陕西来的,身负重任,理当团结照应。况且,“小太尉,的名号又不是吹出来的,本帅相信,你早早晚晚必将执掌一路。”徐卫宽慰道。

姚平仲倒也不客气,叹了口气道:“这几年走浅水,无可奈何。徐经略,不是平仲夸口,若遇机缘,似曲端等辈,我还不放在眼里。”

徐卫频频点头:“那是那是。说起机会,现在就有一个。”

姚平仲听了这话,略微吃惊,赶紧追问道:“哦,请大帅明示。”

徐卫作思索状,半晌之后,趋身向前,低声道:“现在徐宣抚主持陕西军政。他是我的关系,你知道。”

“不错,徐宣抚乃大帅季父,人所共知。”姚平仲点头道。

“前些日子,本帅在秦州,徐宣抚曾说过。令尊夫人被重新起用,如今在御营司勾当。这说明朝廷对你们姚氏一门还是信任的。眼下,徐宣抚正在考虑你的安置问题。”徐卫说道。

姚平仲在陕州时,就通过家了其父姚古被起用的消息。朝中有人好作官,他心里也清楚,自己怕是要挪挪位置了,只是没料到这么快。沉默片刻后,拱手道:“多承宣抚相公提携。”

“宣相的意思,想让你官复原职,仍知环州,兼任兵马都锋辖。当然,这只是宣相与本帅闲谈陕西局势时,随口说的,具体如何执行,还不得而知。若果真如此,你意下如何”

姚平仲听罢,一声冷哼:“曲端无故陷害于我,此仇如何不报若得宣相提携,平仲愿去环庆”

徐卫看他一眼,又道:“本帅听说,熙河一路,十余年间年年易帅,只有令尊大人连任三载,有这事么”

提起这个,姚平仲掩饰不住自豪:“那还有假在熙河,姚家老小与党项人血战多年现在熙河一路的大小将佐,多为家父旧部。”

第一卷第四百零四章环庆事变

那你可想过明熙河”徐卫问道。

姚平仲闻言,先是一怔,而后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回熙河当然好,大帅也知道,熙宁五年时之所以设置此路,专为取党顶。河淫之地先后纳入大宋,吐蕃青唐诸羌也陆续来附,情况很是复杂。因此十六年易十三帅,我父连任三载,按例,姚氏不应该再执掌熙河帅印。”

徐卫认真听着,频频点头。姚平仲说罢,想起了什么,忽地问道:“大帅,可是宣抚司有什么安排”

“那倒不清楚。只是西军的情况特殊,再加上朝廷对陕西的倚重日盛一日,官家为什么派你我到陕西来,其目的相信你心里也清楚。你若在熙河一路,较之他人更为便利,因此本帅随口问一句。”徐卫笑道。

姚平仲显得有些躁动,半截铁塔般的身子在椅上不住地挪动。几番欲言又止。姚家是陇西大族,从前与种家,号称“三种二姚”也算是西军中数一数二的将门。自宣和末年金人南侵时起,陕西几个元老将门中,种家两兄弟一个死一个病,后继无人。姚家也因为姚古和姚平仲两父子先后或罢或贬,不复往日辉煌。至于其他几个,那就提都不用提了。反倒是徐氏一门逐渐崛起。这让姚希晏很吃味,尽管对于徐卫,在一定程度上他还是认同的。可比如说曲端这种人,他从前算得老几,凭什么也能执掌一路帅印

现在徐九提起这档子事,恐怕不是空穴来风。他叔父徐绍如今主持陕西军政,而且是“宣抚处置大使”这人事任免和军队调动,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再加上老父现在在行在也被重新起用,上头对自己的安排恐怕是有考虑的。搞不好今天徐九找自己谈话,就是探探口风也未可知。

想到这里,心头颇为欢喜,他一抱拳道:“不管如何,相信上司自有安排。”

“这是当然。”徐卫点头道。“希晏兄被关中豪杰推为小太尉”盛名之下必然不虚。此次本帅决意与金人一决高下,干系极大。还有诸多地方。需要仰仗。望希宴兄勉力而为,若能立得殊勋,还怕没有起用之日”

听了这话。姚平仲便知道徐九今日召他来的目的了。他是希望自己能立战功,以便日后起用时也好说话。到底是紫金虎,这份大气,让人佩服。从前自己与他不大不小有些过节,可人家这事干得爽利,无愧丈夫之名。难怪他威震关陕。姚某承你的情了

“大帅放心,卑职必舍身奋战以求全功”姚平仲起身,慷慨激昂地吼道。

至此,一连数日,徐卫大军扎在同华边界上,只待战鼓擂响。可等到七月初十,金军除了小规模试探性踏入同州境外,一直不见举动。这大兵团作战,双方主将尤其当心,谁也不敢轻举妄动。初时。徐卫也是这般,可等了这么几天,总是小股骑兵来来往往,不能不让人想到,金军是不是玩什么花样

七月十一,金军突然后撤,而且是撤出了华州。这一下,倒让宋军诸将摸不着头脑。对方气势汹汹而来,僵持了这么多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