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278

分节阅读 27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种师中笑得须皆动:“不错那一战,老夫率精骑贯穿敌阵直接导致夏军溃败否则,以你老子的脾气。才不会鸟我哈哈”

这男人,又尤其是军人,说起自己从前为国效力时的风光,都是意犹未尽。因为他们把这当成至高的荣耀可徐卫却担心他的身体,再者。天气这么冷,种太尉又重病在身。怎么房里连个火盆都没有想必是物资紧缺所至。

当下,便吩咐那随侍在旁的老仆道:“我带来了一些炭,你去烧个火炉是”

老仆显然非常高兴,小跑着出了房去,不多时便端着火炉进来,整个房间顿时一片暖和。种师中不再坚持。合衣躺在床上,背靠着枕头与徐卫说话。他先是详细询问了作战经过,当听到金人得到宋军器械制作方法,动用大批攻城利器前来进攻时,怒得大骂张深说亏得这厮当初还在种家麾下效过力,竟是如此鲜廉寡耻之辈这等背国求荣的叛徒,天必收他

听到王禀以跳楼遏制金军鹅车,他又非常自豪,夸赞说,王禀确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对于守城战术的研究非常深,可以倚办大事

听徐卫说用火器克制金军时,他又表示怀疑,哪有火器这么大的威力你说的那还是火器么分明就是炸雷嘛

徐卫陪他聊了许久,老太尉一直保持着高昂的兴致。徐九甚至觉的。对方连脸色都有些好转。

“对了,徐九,粘罕就算攻城不下。他完全可以继续围而不攻。长安城里,军民数十万,总有坐吃山空的一天。他又何必急于撤退”种师中突然问道,到底是沙场老将,什么都瞒不过他。

“据晚辈估计,或许是泾原徐经略出兵袭击延安,粘罕这才撤的兵。”徐卫猜测道。虽然现在情况不明,但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种师中听罢,点了点头:“确有可能。”停顿一阵之后,他摇头叹息“西军与党项人以有青唐诸羌厮杀上百年,论战力,大宋屈一指。只可惜,悍兵易骄,诸路大帅互不统属,无论李宣抚还是何少保。都无法镇住群雄,统一指挥。否则,岂容女真人撒野忘了问你,你现在正式的差遣是什么”

“权永兴军路经略安抚司公事。”徐卫回答道。

种师中思索片复,沉声道:“金军虽然暂退,但陕西局势的旧险恶。有了廊延这个立足点,金人随时都可以挥师关中。

长安地处平原,野战于我不利。你的处境仍旧被动。之前,我曾建议李宣抚,让你执掌秦凤帅印。秦凤路辖秦陇诸州,领凤翔一府,自古为强兵之地,且地势险阻,民风刻悍。老夫曾任秦凤帅,不夸张地说,秦凤拥有当世最好的兵源秦陇之士,有汉风唐韵,重义轻生数百年来不曾稍减除正军之外,其他不论番兵、强壮、弓箭社、忠义巡社,都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可惜,自老夫率军勤王,援汴京,救太原,秦凤兵战死异乡无数。现任秦凤帅赵点,有名无实。不足以成事。老夫是希望有生之年,借着在秦凤的些许名望,扶你上马送一程。无奈,李宣抚最终仍旧决定坚守长安。”

“太尉为军中元老,西军诸将都盼望太尉重新出山,主持大局。晚非算得老几”徐卫答道。

种师中闻言苦笑:“似老夫这般芶延残喘,还有几日活头能不能撑过这个严冬,尚是未知之数。我征战一生,杀人如麻,早看轻了生死。只是可恨,未能履行先兄遗愿。逐北夷出国境”

语至此处,老太尉情绪有些激动:“徐九,我种家自青涧筑城时起。几代戍守西陲。可传至眼下。竟无后继之人。你父亲早年追随先父征战,曾得先父亲解铠甲相赠。论起来,徐家和种家渊源极深,先兄辞世之际,有书信予我,赞你有胆略,性忠勇子昂,老夫将两万部曲交付予你,便是希望你能继续我等未竞之事。老夫大去之期不远,临死得你亲来探”足可瞑目。这段时日,你是唯一一个跨进我府门之人乒

徐卫不是个会轻易感动的人小可此时,他心里却五味杂陈。当初第一次见到种师道,对方那种蒋谆教导,殷殷期盼,就让他很受鼓舞。去世之前写来的那封信,他随身携带,时常拜读,可谓获益良多。

而今,种师中非但在定戎战役期间驰援徐家兄弟,更在进入长安之后,将自己的部队交给他指挥。甚至还想着把他扶上秦凤帅位送一程。这番悄义,叫他如何应对

徐卫婉辞了种师中的留饭,他不忍心看到一个纵横疆场一生的名将卧病在床的样子。从种府出来,他心里堵得慌,什么兴致都没有。漫无目的地走了一阵,便决定回家去。

谁知没走多远,便撞上杜飞虎带着兵马前来。一问,说是李宣抚紧急相召。这倒怪了,宴会不是在晚上么这么急找我作甚当下,便调转马头。直奔宣抚司而去。

一到那里,徐卫就碰到了转运司的张彬。后者还打趣地问道:“怎么徐大帅等不及要喝庆功酒了”

徐卫兴致不高,只是笑了笑。两人齐头并进,往衙内而去。网绕过照壁,就现前头万俟自正走着,张彬正待打个招呼,身后又响起了一个声音:“徐知府张判”。回头看去,却是京兆府的司录官。

徐卫突然觉得事情不对头,李宣抚紧急召我,已属特殊。自己是帅司长官,没重大军情。这么急找我作甚而现在。他连漕司、宪司、京兆府的官员都召来了,这么的阵仗,所为何事若是有军情,自己没理由不知道吧

旁边的同僚谈论着什么,他完全没在意,就这么走进了宣抚司的大堂。一进去,赫然现,济济一堂啊。宣抚司、提刑司、转运司、提举常平司、京兆府,再加上自己这个经略安抚司,全齐了

明显,这些人都不知道李宣抚紧急相召的目的,正窃窃私语,互相谈论。一见他进来,许多官员都围上前去。有人问道:“徐经略,怎么回事是不是女真人又回头了”

徐卫摇摇头,并没有说话。这让陕西的各部官员更加疑惑,宣抚相公这么急,几乎把所有司职的官员都召来了,除了军情之外,还能有其他什么事提前摆宴这也不像啊,哪有在公堂之上设宴的再说,酒菜呢

“宣相来了。”正七嘴八舌议论时,有人小声说道。

嘈杂之声立止,李纲从堂下转出,跟他一起出来的,还有个年在四十左右的官员。从他穿着的绿色官服来看,这人的品级并不高,但可以确定,他并不是陕西诸司的人。徐卫知道,此人怕就是早前入城的东京留守司派员。

李纲和这人都是满面肃容,到达大堂之后,李纲自坐上,那人却立于案旁,垂不语。抬起头,环视现场所有官员一圈。李纲嘴唇一动,却没说出话来。他甚至没有让众官就座。很久一段时间,整个堂上都处于一种压抑的气氛中,所有官员都是满头雾水,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良久,李纲站起身来,他双手撑着案桌上面,象是有些吃力。徐卫现他神情有异,似乎心不在焉。正疑惑时,又见他落座回去声说了一句什么。那立在公案旁的官员点了点头。随即往前一步,拱手行了个礼:“诸位大人,下官受东京留守司之命,充任宣谕使。”

宣谕使也是宋朝名目繁多的“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