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256

分节阅读 25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宣相之言是也,曲端在环庆,召之未必来。徐原又撤回泾原,目下长安周边,只陕华一军。”有赞同退守秦陇的官员帮腔道。

李纲故意不说的话,让他给抖了出来。身为“监司”一员的万俟商立即抓住这个话题飙:“徐原为“权制置副使”本应作为诸军表率。未得正式命令之前,便引军撤退,这不妥吧”

幸好李纲是答应了退守秦陇之策。只是没出具正式命令。如若不然。徐原非得打成“违节”不可。

“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金军都在集结了,怎生御敌这才是重中之重”王庶这句话总算说到了点子上。

众官都把目光投向徐卫,紫金虎。别谦虚了,现在就指望你,说句话吧。

徐卫一一扫过这群诸司官员们。忽地笑道:“金军距此不过三百余里。诸位长官不惧么”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以死报社稷乃我辈职责,何惧之有。万俟自慨然道。这句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徐卫真觉得讽刺,你当我不知道你是什么货色你知道你的跪像在岳王墓前跪了几百年么你知道什么叫“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馁臣”么

“如今只余陕华一军在耀州,而金军十余万众。兵威正隆。种太尉提出退守秦陇,非为自身谋利,而是欲求陕西长存。太尉上阵一生。所提建议自然不差。”

万俟商不屑道:“虽为西陲名将,然如今年老,想必也有不周不全之处,何足为奇退一步进,就算将诸司迁往秦陇以策万全,长安又怎能放弃”

看看这些人的嘴脸一听说金军很快就会打过来,马上松口不反对把各个衙门迁出长安了

徐卫才真的不屑于跟这等人废话,转过身去,对李纲一揖:“宣相。卑职有些紧急之事须向相公禀报。”

李纲会意,吐出口气,沉声道:“且散了吧,容后再议。”

“宣抚相公外头可是成千上万的军民请愿不拿出答复来,如何安定人心”众官一拥而上,七嘴八舌地吼道。

李纲终于怒了“嘭”一巴掌将文案上的器具震得乱颤,大吼道:“那你们来作这个宣抚使,小

宣抚使好差使,可这会儿不是

这一巴掌倒把众官给震住了,面面相觑一阵,便有人挑头出了二堂。万俟商等见状,也悻悻离开。不多时,堂上只剩下李纲徐卫两人。

人一走,李纲好似虚脱一般,重重跌坐在椅上,一手撑着额头,遮住脸,不住叹息:“怎地弄到如此地步”

这转移机构、物资、人员,本该是极其机密之事。结果还没干,就闹得满城风雨了,百姓堵着衙门请愿,怎么收场

徐卫见他似乎又苍老一些,于心不忍。可情况紧急,只能直说道:“宣相,如果要转移撤离,须得尽快施行,迟则生变。

李纲头疼欲裂,不耐道:“子昂啊,你也看到了,这么个局面,怎么撤军民都不答应,诸司官员反时者也不少,唉

问完之后,突然想起什么,抬起头恳切地问道:“子昂,你给本相说句实话,真的就只能放弃了”

徐卫还没作答,他估计是怕不说实话,又补充道:“本们待你如何。你心里当是有数如此紧要关头。你万万不能瞒我”

徐卫嘴唇一张,要回答了。很难想像,堂堂陕西宣抚使能紧张成这模样,又抢了话头:“当然。本相知道你也有难处,连你堂兄徐原都撤了。但,本相想知道,凭你的兵力。我们不说击退粘罕,顶住有可能吗长安城里的粮食,足够你部吃用,咱们跟他耗”

这人心都是肉长的,况且对方又数次有恩于自己,紫金虎一时也觉的不忍心。但很快他就想到,曲端不也是西军将领了,他凭什么就能只图自保,数次违节张深不是脚延大帅么人家还直接投降了金人,我徐卫就那么倒霉,为什么救火的事总让我干呐

李纲见他一时不说话,心头狂跳。抢出案桌来,扯住徐卫问道:“怎么可是有办法你说,你说,只要有办法,你提任何要求都没问题曲端不是数次违节么都统制你来作怎样”

第一卷第三百四十五章东京来人

在着语矛伦次,简直有点不能自抑的富抚相公,徐卫孙智慌地抽回手,转身朝后走去,从靠西面墙那里提起一把茶壶,感觉分量不对。揭开盖一看,半滴水也无。这都乱成什么样了

又提一把,还剩几口水,提过去给李纲倒上,又将茶杯递到他手中。宽慰道:“相公但坐,吃口茶。”

李纲哪有心情吃茶接过茶杯放在桌上,焦急道:“子昂什么时候了你就说,有,还是没有”

徐卫长身而立,右手搭着刀柄。李纲此时才注意到,素来不携带兵刃的紫金虎,腰里居然择了把刀看来,真到了千钧一的时候他将目光上移,落在徐九脸上,急切地等待着答案。他很希望这个陕西六路最年轻的帅臣能再一次逆转局势。当年金军距离东京不过两百里。何等危急可徐九把粮一劫。不也逼得斡离不走投无路么为什么这次就不行了呢不可以再劫他一次么

可徐卫终究还是摇了摇头,,

他却还不死心,上前道:“现在长安周边虽然只剩你一军,但城里有种太尉统率的两万马步,本相还可以从秦凤紧急增调即便不多,总可解燃眉之急”

徐卫捉着刀不说话,李纲急得没奈何,跺脚道:“子昂啊,倒是说句话”

徐卫网要说话,便听得外头喧哗,宣抚司乱成这样,那些诸司官员恐怕还聚在外面,喧哗本不足为奇。但那声音越来越高,其间夹杂着几句含糊不清的话,徐卫听了个大概。好像在说什么“即来,”代表留守”断然”民怨”之类。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那掩上的房门被人大力推开,宣抚判官王庶抢了进来。顾不愕李纲脸上的不悦之色,匆匆上前道:“宣相,东京来员”

徐卫侧过身去,东京来员现在三叔是东京留守,也就是说他派人来了来干什么只见王庶将一封书信呈上,李纲一把抓过,拆开就看。徐卫见他脸上神色阴睛不定,偶尔还抬起头来看看自己”说莫非来人跟自己有关系

李纲看罢那封:“徐太师自东京派员至陕。充陕西抚谕使。”

这大宋官制里,除了形成定制的宰相、枢密使、三衙大帅等以外,还有名目繁杂的,具有临时性的这样“使”那样“使”徐卫至今没弄明白过。但三叔既然派出了什么抚谕使。想必有其道理,且看看是谁。

李纲已经让王庶请这个“陕西抚谕使”进来,徐卫把目光投向门口。不多时,一人昂然而入,他的年纪比徐卫大不了多少,端得是好相貌高眉挺鼻,脸庞削长,目有朗星之光,眉若奋击之剑,身上穿着五品以上官员的朱红色常服,头上戴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