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199

分节阅读 19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良久,李纲想起苏学士所说的。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他是个武臣,性子耿直粗鲁些,我何必与他一般见碘只管商议抗金对策是紧要。这么一想,心里舒坦一些,于是主动道:“大敌当前,你我都是领命于外的大臣,如今大敌当前,应思报效。也需对六路负责。

今日本相前来,是想请教制置少保御敌方略,还望不吝赐教

何灌虽然对李纲不满,但听他这段话说得实在,也确实知道现在大难临头了。思之间三,这才道:“现在陕西两司所能依靠的,只有一个人了。”

李纲面露疑色:“我虽派人往河东。但徐卫至今没有消息,指望他”

行灌摇了摇头:“我说的不是徐九,而是曲端

“曲师尹”李纲更加疑惑。曲端从前是泾源副帅,自己虽提拔他作了个陕华正职,但他一过去就和徐卫,姚平仲等人闹得不愉快。大家心里都清楚,徐胜、徐卫、姚平仲等人都有东京背景,由他们组建起来的陕西第六路,也是朝廷掌控西军的一个尝试。曲端是西军将领。他会完全听从两司节制么

“曲端虽然起于陕西,历年来战功不曾少立。但与西军同僚之间,关系素来不睦。宣相提拔他作陕华路经略安抚使,对他来说,可谓知遇之恩。现在,又抬举他作了我制置司的都统制,他如何不思报答眼下他屯兵富平,麾下可战之兵数万。两司待重于他,必能挡住金军何灌解释道。

李纲一时没有表态,想了一阵,又问道:“何少保认为这个人可靠么他现在虽然就驻军富平,但却丝毫没有北上驰援的意思。”

“这也无妨,曲端屡遭排挤。怀才而不遇。只需许以殊赏,加以拉拢,再命其进兵,必能有所建树。”何灌说道。

“如此一来,会不会反而招致其他帅臣的忌恨”李纲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曲端的资历虽然不算浅。但跟其他几路大帅比起来,总归还有差距。如此拔高他,恐怕会让本就对两司不服气的大帅们更加离心。

“宣相,西军这帮人跋扈已久。不管我们用不用曲端,他们也不会完全听命两司。既然如此,何不借女真入寇之机,用曲端建立起直属于两司的军队”何灌这时才算道出了本意。

李纲虽然没有说话,但确实有些心动。他到任以来。民政方面可以说是得心应手,惟独军事上,每每都有力不从心之感。虽说是历史遗留问题,但国难当头,陕西作为大宋军事重地,如此混乱的指挥,怎能挡住女真这些起于山林的北夷,可不是日薄西山的党项人可比

就在他考虑之际,何灌又道:“虽说主要依靠曲端,但宣抚司不妨下令环庆王似,秦凤赵点,命他们救援京兆

“前些时日,宣抚司命诸路往耀州集结兵马,数环庆秦凤两路最为迁延。让他们增援,恐怕等到长安失陷。也不见他等踪影。”李纲闻言论笑道。

何灌扯了扯被子,笑道:“曲端如今是制置司都统制,总管诸军。可王似赵点的资历都在他之上,这两个帅守当然不愿受他指挥。”

李纲不再说话了,他已经明白何灌的意思。明知王似赵点不会服气曲端,但还是下令让他们引军前来。结果显而易见,王似赵点阳奉阴违,以曲端的脾气,必会对此二人不满。如此一来,他只能更加靠拢两司。

看来,何灌是念念不忘官家给他的差事,总想着掌控西军。自己之所以请求朝廷免去他陕西六路制置使的职务,其一是以他的资历和威望。比不上种师中;其二就是因为他总想着如行控制西军。眼下局势这么复杂,一切应以稳定团结为,所以弹劾他。可是,目前种师中、徐原、徐胜放弃同州,驻扎定戎不肯出战。廊延张深的主力又被金军击溃,缩守于城池之中。陕西六路,已去其三。剩下的三路恐怕也靠不住。徐卫至今也没个消息,依此看来,恐怕还真只能依靠曲端了。

“宣相,当断则断否则,必受其乱只要曲端肯效命,以他的本事和兵力,必能打退金军。到那时,其他大帅们一见,想必也会争相而来。一箭双雕,何乐不为。何灌见李纲迟迟没有反应,沉声劝道。

第一卷第二百七十七章紫金虎来了

这个在原本历史上可称之为西军坟墓的地方,如今又集结起了一支大军。虽然不如历史上“富平之战”时的宋军规模大,但在此时的陕西诸路里,除了陕华的种家军和徐家军以外,没有任何一路的兵力能与之相比。

在李纲的宣抚司行文诸路,命令集结部队后,各路大帅敷敷衍衍,在耀州拼凑了近五万马步军,其实这还只是宣抚司对外的说法,真正的兵力只有三万六千余人。后来又借宣抚司决定招募流民充实军伍之机。征得勇壮两万余名,都给器械,加紧操练。曲端将这只两司救命部队屯驻在富平县和美原县之间。金军陷河中后,他的部将张中乎张中彦兄弟又率军来投,实力迅得到了增强。

这日,从长安城方向来了一支马队,奔到曲端设置的连营范围之内停下。这些人见军帐漫延数里。士卒在军官指挥下加紧操练,号子声响彻四野,心里稍稍安定了些。曲端这个人虽然性格差些,但手底下却是有真本事的。但愿他率领的这支大军,能够保住京兆。

“王大人,曲端的中军大帐还在前头。”有佐官向陕西宣抚判官王庶说道。后者又朝那些正在练的部队望了一眼。这才催动坐骑朝前奔去。

曲端的中军帐戒备森严,全副武装,刀枪生辉的士兵昂挺胸,一动不动。王庶等人还在老远的地方就被要求下马,步行前往中军帐,即便是表明宣抚司官员的身份也不能通融。佐官们多有不满之意,但王庶弹压住。这治军产,是好事,现在长安城的存亡都在曲端身上,走几步路又打甚么要紧

当他止住随从,只身进入中军大帐时。现帐内只有曲端一人。高坐在帅位上,身着戎装,手按刀柄。一双本就往里陷的眼睛扫视着进帐的每一个,人。

“曲都统。”王庶拱手唤道。

曲端看他一眼,抱拳还了个礼。却没有起身:“见过王判官。”

“我奉宣抚相公之命而来,带有两司军令。”王庶又说道。曲端这才起身下帐,步伐未停便问道:“不知两位相公有何钧旨”

王庶从怀里出了李纲和何灌的亲笔命令递上,曲端将手接过,径直走到旁边坐下,又招呼道:“王判请坐。”语毕。展看两位长官的命令看了起来。李纲的命令,无非是说战局恶化,京兆不容有失,要求他的部队务必阻击金军云云。而何灌的书信显然更实际一些。除了提出要求外,还许诺,只要打胜。两司会在职权之内给予最大奖赏。

曲端看毕,将信放在一旁,向王庶问道:“种太尉和徐家兄弟现在何处”

“已退入定戎。”王兼如实回答。

听到这句话,曲端脸上露出冷笑:“想必,此刻两位长官已经看明白。谁是阳奉阴违,只图自保之辈。谁才是忠心国事,弹精竭虑之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