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192

分节阅读 192(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王禀率四将迎了上去,还没开口呢,就听徐卫问道:“金军退了。语毕,拍了拍手,又吩咐匠人去察看那爆炸之处。

本来装了一肚子的话,王禀这会儿却不知从何说起,苦笑一声,指举问道:“敢问徐招讨这是作甚。

“闷得慌,跟匠人们弄火药耍子徐卫笑道。

众将面面相觑,咱们在城头上如履薄冰,招讨相公却跟没事人一般怪了,你就这么相信我们就不怕金军攻进城来

“你就不怕城池有灿”王禀再道。

徐卫哈哈一笑:“正臣兄是守城行家,希晏兄出身将门,张俏英为泾原勇将,我这三全部下也都非泛泛之辈。平阳四壁交给你们,我放心得很。再说了,该作的准备早就完成,我何苦作那倚门而望的妇人姿态。

此话一出,王禀叹了口气:“能的招讨相公如此信任,也不枉王某往平阳走一遭。”

自他任招讨司都统制以来,对虎捷乡军号令之严明,练之有素深为佩服。想这徐卫不过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能有如此手段,确实了得更让他钦佩的是,此人有大将之风。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自己客居于此,他便委以招讨司都统制之职,而且没有加以任何掣肘。听说杨彦张庆等人都是他的儿时玩伴,一同从大名府起兵,情如兄弟。自己本还担心,这些人依仗与徐卫的关系不服指挥。

可事实证明,那是杞人忧天。

紫金虎,名不虚传。

“招讨相公,今日一战,大挫金军锐气但经此一役,女真人可能会现正面进攻断断无法成功。卑职担心,对方会走旁门张俊此时说道。

王禀看他一眼,点头以示赞许,接着话头道:“俏英所言不虚。接下来,就得防着金军剑走偏锋。”

一直没有说话的马扩这会儿插了一句:“委宿眼见平阳一时之间难以攻取,有没有可能留军困守。自率大军疾驰南下”

这问题到问得现场一时沉默。道理上说,应该有这个可能。当初粘罕就是这么干的。不过,从妾宿大军进抵平阳,至今日为止,不过十几二十天,他不会这么快就放弃吧

“有可能,但暂时不会徐卫朗声道。“平阳不比当初的太原。我军兵精粮足,况且昭德府还有吴氏兄弟。妾宿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扔下河东不管不顾。他还不至于藐视我军到如此程度。”

“哼藐视委宿也就这点手段。他号称二十几万人马,若是野战。我或许怵他几分。但这依托城池。嘿嘿杨彦这恐怕是头一次大战下来非但没受一处创伤,而且身上连滴血也见不着。显然,他是尝到了守城战的甜点。看着一片一片金军倒在他麾下将士的弓箭和袍弹下,那感觉,就一个字形容,好比肚子吃得滚圆,然后去茅房拉了个痛快

见他言,王禀立即替他邀功道:“徐招讨,今日敌军以新器械攻羊马墙,形势一度危急。正是杨统制想出了破解之策,今日战功,他当叙第一”

杨彦是个不会谦虚的家伙,听王都统夸奖,也昂挺胸地欣然接受。就在此时,姚平仲却哼道:“他那西城羊马墙炭可危,若非我派杨再兴紧急增援,金军能这么快撤退”若是往常,杨彦听到这话早跟他干上了,我管你甚么小太尉大太尉可今天却不,先,确实是姚平仲派人增援。其次,杨再兴那厮委实厉害六把刀啊他是咋想的

“有功必赏,有罪必诛,诸位不必相争,本官自当命有司叙功。”徐卫说道。

又说一阵,他体谅将佐们辛苦。便命下去歇息用饭。众将一走早等候在旁边的几名匠人过来,行了个礼,其中一人道:“招讨相公。这新配之药与旧方相比,并无明显区别。”

徐卫一愣,这怎么可能便领了工匠们匆匆过去,至那试爆之处一看。好像是跟霹雳炮爆炸之威区别不大遂问道:“你加焰硝的分量没有。

“都按相公吩咐,把焰硝加到四十五两。”工匠回答道。

徐卫又看片刻,回头道:“你们不会又加了清油、桐油、淀粉吧”

“没有只焰硝、硫磺、竹茹三种旁的一两没有小人敢以项上人头”工匠显然急了。

徐卫摆摆手,制止了他的话。没道理啊,分量没加够还是那竹茹有问题

第一卷第二百七十章确系牛人

入宋隆兴示年年末。皇帝赵桓率宗室、大臣、嫔妃数千蜘览四京留守张叔夜父子率领的洛阳军以及何蓟统率的常捷军数万人保护下,向南退守。一出东京城。这支庞大的队伍就直奔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在此仅停留两日,因担心金东路军追击,又马不停蹄地往南走。赵桓此行的目的地,便是镇江府。

当初,决定退守南方时,执宰们提出了几个备选地点。其一为江陵府,其二为镇江府,其三为杭州。赵桓最终选择了镇江,究其缘由。镇江府背山面江,形势雄险。又为东南重镇。当初赵估逃离东京。盘踞于东南,就曾在此停留。只因江淮地区“沃野千里,郡县千百。中都百需,悉取给焉”是当时大宋经济最达,财力最雄厚的地方。而且,当初促成赵结还朝,深得赵桓信任的宋焕正担任着江、淮、荆、淅等路制置运使。因此皇帝再三斟酌,最终选择了镇江府作为“行在”

就在赵桓紧急奔往镇江的同时,金东路军在完颜兀术的率领下高歌猛进。十一月末,为了追击退往东京的徐洪岳飞,金国四太子亲率数千精骑马不停蹄。河北招讨使张所在得知皇帝已经退往南方的情况下。也率军紧急驰援东京。

十二月初,弗世忠所部与金军遭遇。大战于封丘。因事突然,仓促应战,宋军失利,不得已退往东京城北郊。而金军先头部队,也惟恐孤军深入遭到合围,不敢再往前推进。但即便这样,东京也为之震动。赵桓南撤时,非但带走了大批财物,官员,还带走了张叔夜何蓟的部队。留给徐绍的。只有三万余人的杂牌军。

百姓一旦听闻金人迫近京师,街市坊间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所幸。留守东京的是枢密使徐绍,文也来得,武也了得。官家出京的当天。他就奉诏成立了留守司,召集官员商议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