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159

分节阅读 15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还有的人心存侥幸,偷偷打开门想浑水摸鱼。刚露出半个脑袋,就听

看着那张一丝不芶的脸,还有那把看一眼都能割破眼皮的利刃,忍不住吞了口唾沫:“上,上茅房。”

这徐知军的部下倒也通情达理,把身子一让:“我陪你去。”

就这么折腾了将近两个时辰,九份文书才算全部交齐。等回到雅座,先前还意气风的客商们就跟赶了几百路似的,个个耷拉着脑袋。

张庆将九份文书平摊在桌面上,每一张都有各掌柜的私印,作不得假。而后,他逐份逐项地审核价格。记录下每一处炭井的“中标者”下面九位商人都目不转睛地盯着他,迫切地期盼最后结果的出炉。当然毫无悬念,最大的两个炭井。都由胡茂昌中标,而且,他的价格只比第二名高出千贯不到,而他。又是最后一个上交文书的。

这事一敲定之后,凡是承包到炭井的商人便开始雇佣炭工,这事还的求徐卫。解县百姓是逃散一空。现在那里的劳动力都是归徐卫节制的乡兵,他不点头,你找谁干活去胡茂昌倒挺积极,自己承包的炭井还没有开工,就已经从京兆方面调来了大批泥瓦匠,徐卫又从乡兵中提了些身强体壮的帮忙,开始修建营房。此事在军中传开之后,上到军官。下到士卒,个个欢喜。

转眼间到了十月,陕西方面开始派人到各府、州、军、县考核官员政绩。到了定成军以后。官员们现原华阴县境内,户口恢复很快,农桑水利逐渐起色,走商贩货也日渐兴旺。

而原解州境内,虽说受战乱破坏较大,但因为徐卫组织了乡兵屯垦。又将炭井复产,预计两年之内会有较大恢复。因此给出了个中上的评价。

而整个。陕西方面,得益于李纲在民政方面的努力,粮食丰收,赋税充实,对夏县作战。又取得几次较大规模的胜利。赵桓亲点的大臣巡视陕西之后,回到东京上报说。官家用李纲宣抚陕西,实乃英明之举。赵桓一听,本来就是有意将李纲下放到陕西,现在就更没有调他回京,重掌大权的打算了。皇帝还特意问起了徐卫和姚平仲等年轻将领的成绩,当听到徐卫兵务民政都处理得不错,姚平仲在陕州练了精兵万余人,都是步伍整肃,杀气腾腾后,大为欣喜。专门就此事对枢密使徐绍说,他日复河东,联必使此二人为先锋。

可刚。欢喜没几天,就从北方传来一个惊天的消息。说是女真人现在借助高世由,李植二人以及大批投降官员,已经掌控了两河大部分地区。有意在这两人里挑选一个,建国号称帝。消息一传出来,真假姑且不论,就已经让大宋君臣心急如焚,而且不论主战主和。

丢失城池土地,折损兵马粮草。他们可以不计较,不在意。可一旦有人借越称帝,那就是挑战皇权,这是历朝历代最不能容忍的。大宋朝自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了大位以来,世世代代最怕被自己人占了江山。现在,如果大宋的叛臣被立为皇帝,而且在大宋的故土上开国,这让赵家颜面何在因此,赵桓一面急遣使臣入金关切此事,一面下令给陕西宣抚使李纲,让他挑选精兵强将。如果时局有变,即挥军入河东。无论如何,绝不能让大宋故有领土之上,又冒出一个,朝廷来。

在徐卫看来,女真人这招并不新鲜。历史上,在攻破了东京,灭亡了北宋的当年,他们就立了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可是张邦昌久为宋臣,自然知道这事是绝计干不得地,因此仅仅做了一个月皇帝就请来了当年宋哲宗的皇后孟氏,由她垂帘听政,后来又正式把皇位还给了南逃的赵构。女真人恼羞成怒,两年多以后,又用大宋叛臣刘豫建立了伪齐,与南宋对抗。

不过,朝廷这回如此焦急地要用兵。却让他有些意外。但转念一想。也不奇怪。历史上,赵构是一路南逃到杭州,自顾且不暇,哪还管的了伪朝伪军而赵桓则不然,因为自己在那儿大扇蝴蝶翅膀,他免于与其父赵估同被掳往北方的命运。而东京也免遭沦陷,西军又几乎没受多少损失。所以,他还有这个底气,气急败坏之下,愤然要用兵了。

十一月初,徐卫接到命令,让他以河东义军总管的身份向河东南部各府州义军布动员令,准备配合官军作战。十一月中旬,又接军令。他和徐胜、姚平仲三将,各率精锐到修州集结。但却不是他们去打仗的,李纲在命令中说得很清楚。“耀兵于河东,以慑不臣”说白了,就是去装装样子,搞搞演习,吓吓女真人及其愧儡。不要乱搞,我盯着你呢因为有了这个指示,三大将谁也没当真,拢共一万人不到跑到绎州,号称五万,并宣扬说要直捣太原。”

第一卷第二百三十六章议升官

别说,他们几个带兵往绎州集结,真就让河东李椎“荆人敌一般。平阳府北部的李军全部收缩兵力,退回了威胜军,固守城池备战。而山东的徐彰也命侄子,东平府兵马都总管徐洪,济南府都总管关胜二将,引兵往北京大名府集结。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关胜,就是水浒传中梁山马军五虎将坐第一把交椅的大刀关胜之原型,为山东骁将,别悍异常。徐彰统兵山东以来,备受重用。

高世由是文臣出身,反倒比武臣出身的李植胆大。立即增兵前线,摆出一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架势。两队虎视眈眈,剑拔弩张,准备一决高下。与此同时,大宋派出的使节星夜嫌程赶往金国境内,却一路频遭骚扰,截留,最后音讯全无。东京方面苦等消息,在第一批使节启程后不久,又派出龙图阁侍制,假礼部尚书洪皓为使,改走河东。他先到修州,见了姚平仲徐卫等将,直接言明“此去恐无复还之日,诸君努力。”

果不其然,洪皓一行经过李植掌控地区,李军慑于姚平仲等南军大将在边境集结部队,没敢动他们。可刚到代州即被扣留,所带器物皆为金兵抢夺一空,洪皓本人更是被押解前往云中,见到了粘罕。粘罕丝毫不理会他对于是否有意立伪帝的质问,逼迫他到李植麾下去作官,许以转运使等要职。洪皓严辞拒绝说:“臣万里衔命,决不偷生鼠狗间”

粘罕大怒,命卫士“执剑夹承”作盛胁。洪皓浑然不惧,厉声道:“姚徐诸将已厉兵边陲,国相岂能安坐乎”

粘罕气得连帅案都踢作两段。狂吼道:“早晚必执紫金虎”遂命将宋使推出帐下斩,随行官员大多骇得面无人色,独洪皓高声抗辩。全无惧色。时韩昉滞留粘罕军中,备询南朝军政大事,见洪皓如此行为,赞道“真忠臣也”并向粘罕求情,才免了一死,被扣押下来。

使臣接连失去音讯,让东京朝廷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接连下令给陕西的李纲,山音的刘豫,要求他们密切关注河东李值,河北高世由,有任何风吹草动,务必银牌快马报往东京。

靖康四只岁末,金国以南朝屯兵边陲,行挑衅之举为由,下令高世由李植遣军年之。高世由对于此事十分积极,命其子高麒,侄高平统,兵七万余,经运河东渡,重入大名府。高世由较之李植,虽然不熟军务,但河北一地,在两次金军南侵中,投降的宋军将领士兵是最多的。

女真人决定利用高世由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