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84

分节阅读 8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十一月三十。再过一天即将跨入腊月,若是平时。举国上下都该喜气洋洋。准备欢度新春佳节。可这两年是国家多事之秋,狼烟四起,战火燎原,安逸太平的日子算走到头了。北京大名府治下魏县,李固渡。

此处多年以来都是渡河要处,尤其在冬季水少的时节尤易。徐原前临一线指挥后。征集数万民夫,沿岸修筑临时土墙。初时,土墙易塌,有百姓建议。趁夜泼水于土上,借天寒地冻之机,水结冰,墙可成。徐原从其言,果然凑效。

此时,大雪已下了好几日,地上积雪漫过小腿。壁垒上守卫的士卒冻得几乎连武器都拿不住了,从河北逃过来的百姓也是苦不堪言。即便如此。数万民夫仍旧随时听候徐原调遣,哪怕是饿着肚子。

雪地里,铠早不离身的徐原正领着几名部将视察河防。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积雪中。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升起,直入心中。

“经略相公。当心”部将见徐原一个趔趄,赶紧扶住。

把推他开。徐原四周一望,语气低沉,口中呼出团团白气道:“你去看看百姓。这雪还没有停止的迹象,百姓离乡背井,忍饥挨饿,想也难过”

部将领命而去。徐原吸了吸冻得通红的鼻头,搓着几乎僵硬的双手往河边而去。路上,从来都士气高昂的士卒此时也只能颤抖着叫上一声“经略相公徐原高声鼓励,许诺重赏,行至壁垒时,守将出迎。此人约莫四十,个头在四周士卒的比照下较为短小,长相也是平平无奇,甚至带着几分憨相,见了徐原,毕恭毕敬。不过,作为河边守将,他每战必身先士卒,光是死在他手里的金军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姓张,名俊。原来不过是西北的一名乡兵弓箭手。政和年间参加进攻党项、叭,始授承信郎。成为武估退位之前。徐卫领兵剿知乏孙,他也正在京东平叛。去年金军南侵,他力战有功,升武功大夫。种师中姚平仲救太原,他隶属于姚部,姚平仲被伏击大败,张俊率数百人突围出逃,一直逃到滑州,改隶徐原。

“辛苦。”徐原见他也冻得够呛,慰问道。

张俊只有一句“职责所在”便没了下文。两人同往河边,立于巨石所砌渡口之上,遥望对岸金营。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极其耐寒。这种气候正对他们有利。一段时间打下来,金军顽强的作风。高的战技给徐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非宋军以逸待劳,并凭借弓弩火箭的优势拒敌,结果如何,还真难预料。可对岸渡口之下,越积越多的船只让徐原心里隐隐有股不详之感。

金军已经七天没有任何举动,他们一定在想尽办法征集民船。自己之所以能率部坚守这么多天,其中有个原因便是在于金军缺船,若是对方能够征集上千船只,排开强渡,宋军纵然兵力再多,装备再精,也难免顾此失彼啊。再加上今年气候实在反常,

正陷入深思之中,忽听身旁张俊叫道:“经略相公”

徐原听他语气惊恐,顺着他手指方向看去。河面上,漂来了不少呈团状块状的东西,晶莹剔透,煞是好看。可在带兵战将看来,这东西委实比十殿阎君还让人恐惧,这叫“流凌”也就是因为天气寒冷,河流局部结冰,冰块与河水一起流动。而流凌,往往是封河的前兆徐原脸色煞白,苍天要是在这个时候黄河冰封。岂不是襄助女真么到时,这横在女真人面前的天堑便成了坦途两河之地已经完全失控,大批土地沦入秋夷之手,北方百姓纷纷南逃,国家沦丧至此,难道老天还不甘心非要置我家国于死地不可

张俊亦惊,侧见经略相公双目呆滞,连声呼唤。徐原惊醒,突然吼道:“去找附近百姓问话,一定问明倍前十年李固渡河段可有封河历史”

张俊领命而去,徐原一声长叹,望着河中流凌出神。若金军渡河。以自己的兵力绝难抵挡。女真、只要一踏上黄河南岸,滑州亦危。到时候,东京怎么办难道让我家九弟的乡兵去拒敌么

突然身后一声“啪吠”闷响,徐原心头一惊,回看去,却见一名士卒倒在雪地之中,壁垒上,同袍们正大声呼喊。看来,他是从墙上坠下。快步奔过去,伸手欲扶,却感觉士卒四肢已僵,他是被活活冻死在墙上的,,

几名士卒从墙内奔出,有人焦急地大呼军医小有人想把同袍背起。没有什么情义,能比在同一个锅里吃饭。同一个帐里睡觉,同一个战场效死的军中袍泽来得深厚。徐原官至经略副使,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对于生死,他见得多了,也看得淡了。可此时,仍旧不免揪心之痛。国难当头,祸不单行呐,”

“经略相公,把壁垒上的弟兄们撤下去吧。

这已经是今天冻死的第六个。卑职代弟兄们求你了”一都头堂堂七尺之躯,竟哭得满面泪光,扑通一声跪在雪地中,泣不成声。颓然起身,徐集立在原处半晌无语。忽地攥紧腰间刀柄,大步往回而去尽人事,安天命,若天要灭我家国,自己只能与之共存亡身为武臣。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是本分可弟兄们”不多时,军令传下,壁垒士卒可暂避风雪,退下墙来。

东京,陈留县。

的益于大哥在前线的顽强抵抗,徐卫有相对充足的时间会同部下商议防守事务,甚至根据不同情况,精确到防区每一个县。朝廷看来是把老本都掏出来了,大批精良的器械装备到军中,尤其是威力较大的强弓硬弩和箭矢得到大量补充。

徐卫率军进驻陈留,不仅得到了蒋知县的欢迎,陈留士伸也相当拥戴。当然,除了徐卫坚守黄河浮桥五昼夜的名气外,多少有些三叔徐绍的光环在加持。陈留本地一家大户,腾出一所大宅子,供徐卫设府。并拍胸脯保证小徐官人不必担心钱粮的问题,都在小人身上。这让徐卫不禁感叹,都说宋代经济空前繁荣,看来此话不假。我光是陈留便驻有精兵一万余人,你敢保证军需那得多大家当一些富商也有意提供场所让士卒避寒,徐卫起初以军法明令。不得扰民为由加以拒绝。可后来天降大雪,住在军帐里实在难以忍受,遂接受了陈留父老的好意。

徐卫铠甲铿锵作响,抖掉积雪后,亲兵服侍着脱将下来,徐卫见他满手冻疮,血脓并流,关切道:“不必随侍,去找军医看看。”

这亲兵不过十六七岁,徐家庄人。困踏实机警,为徐卫所看重。此时听指挥使关心,裂嘴一笑:“年年如此,习惯了,多谢指挥使。”说完,又外出端来火盘取暖。

徐卫其实冻得也很难受,恨不得把那火盆当成美女抱在怀里。可看了一阵

“这,这是为何”亲兵不解地问道。

“我部数万弟兄。谁人不是娘生爹养可是个个都有火烤”徐卫问道。

亲兵更加疑惑了:“你是大军主将,怎能跟士卒相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