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宋阀 > 分节阅读 76

分节阅读 76(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契丹已为女真所灭,此事出自金国之手,不容置疑。但金国距东京何止千里如今东京城内,便只金使韩昉而已他以入宋议和为幌子,一面麻痹我方,一面派遣爪牙四处活动,刺探我军防务。其用意,昭然若揭”徐卫合理的分析,坚定的语气,使愕心存犹豫的赵桓大为光火

“狡诈小人联待之如上宾,他却在背地里干如此勾当”赵桓的愤怒。不止走出于对金国两面三刀的怨恨,更多的,恐怕是因为自感受到了愚弄。韩昉使宋,与之接触的大宋朝臣都对他印象颇佳。赵桓亲自接见以后,也认为此人儒雅识礼。谈吐不凡,哪知,,

盛怒之下,他恨不能将韩昉五马分尸。但这种念头只能在脑子里打转而已,他明白,若是斩杀金使,必然激怒女真人。深深呼出一口气,赵桓陷入沉默之中。一面佯装议和,一面探我军情,看来,女真人铁了心要开战。眼下已到九月,金人若要进兵,恐怕为时不远矣。

念至此,不禁打了个寒战不行,当立即召集执宰商议对策冈要召人传诏,脑子里立亥浮现了各执己见的大臣们互相争吵,面红耳赤的场景,不觉有些头疼。片玄之后,目光落在徐卫脸上,心中一动,试探着问道:“子昂可有应对之策”

虽然皇帝亲自垂询,但样子还得做做,徐卫遂答道:“臣不过是七品武职,不敢妄言。”

“带兵之人,哪来书生酸腐之气说”赵桓竟像有些生气,沉声

道。

阵沉吟后,徐卫奏道:“既如此,臣斗胆言之。当务之急。莫过于扣留金使,封锁消息,加强防务,严阵以待。”

赵桓思量着徐卫这十六个字。确系可行之拜只是太过笼统,于是问道:“扣留金使,自不待言。但这加强防务,京师之兵已尽数前往两河布防,该从何处着手”

徐卫胸有成竹,不慌不忙道:“回陛下,至少要保证两处周全。一是太原,只要太原不倒,但能牵制金军一路。二是东京,女真人依仗骑兵优势,往往绕过要塞,长途奔袭。上次南侵,金军受阻于黄河之北。此番卷十重来,必不再走旧路。东京兵力空虚,不得不防”

赵桓听罢,颇感意外。徐卫年方弱冠,却有如此见地。不管其意见正确与否,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来说,已是难能可贵,怪不得李纲一直称赞他,说是可造之材,不错,的确不错。

从皇宫出来,赵桓虽然连番夸奖小但自己的话他听进去多少,徐卫也不敢肯定。暗叹一声,做官可真不是件轻松的差事。思绪繁杂,凭由战马前行,不知过了多久,突然省悟,抬头一看,这是何处眼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正欲找人问路,便听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

“徐官人。”

寻声望去,布衣布裙,不施粉黛的张九月就立在不远处。那张清秀的脸上,仍旧挂满了笑容。一双明亮的眸子,像是不含任何杂质,那么地清澈。每每看到张九月的笑容,徐卫就在想,她有那么多值得伤心的事情,却总是在笑,这该有多么乐观的精神才能办到

“九月,你在这里作甚”徐卫催马过去,笑着问道。一时间,方才种种的忧虑,种种的不快都一扫而空,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嫣然一笑,张九月晃了晃手里提着的篮子:“重阳登高,我来买些东西作准备。徐官人这是

苦笑一声,徐卫据实相告:“我迷路了。”

张九月闻言一愣,随即笑出声来:“徐官人在京为官,还能迷了路怕是思索得入了神,不知不觉走到此间吧”

徐卫点头,又听张九月道:“这里是鸿驴寺,徐官人若是要出城,便从这条街出去一直往右。若要回府,便从”语至此处,突然收声,脸上笑容也不那么自然了。可徐卫好像没有注意到,呆坐在马背上,怔怔出神。鸿驴寺,不就是接待外宾的地方么那金使韩昉,应该就在此处。

“坏了”徐卫好似突然被蛇咬了一口,差点没从马背上射起来。也不及跟张九月打声招呼。调转马头,狠抽几鞭,狂奔而去

张九月望着他急匆匆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怎地像个孩子一般,一惊一诈的

第一卷第一百二十九章秘密抓捕

第一百二十九章秘密抓捕

以玉十月一直站着,直到徐卫背影凡不可亚,才提了焦甲瓦甘捌开哪知没行几步,又听到后头蹄声急促,回视之,怎地又回来了

“九月,你可会骑马”马未停下,徐卫疾声问道。

张九月见他脸上有焦急之色,回答得非常干脆:“会”

徐卫一听,翻身下马,将缰绳递到她手中,又从身边摸出一样东西递在她面前:“你骑我战马去牟驻网,传我军令,命都头李贯带得力之人十数立即进城。”

张九月看徐卫手中那物。却是一件铜制朱记。上玄“大名靖绥乡勇营指挥使”字样。接过朱记收好,也不问原因,扔了篮子,几个大步奔过去,翻身跨上战马,动作之娴熟,就连徐卫这等天天骑马之人也自叹弗如。一提缰绳,那黄膘马竟长嘶一声,人立而起真叫一个英次飒爽

正当催马前行,徐卫突然一把拉住她手:“切记不可走漏半点风。

看着对方搭在自己腕间的手,九月心里一阵惊慌,片刻之后,郑重点头。也不多话,扬鞭一挥,急驰而去。你当徐卫为何火烧眉毛一般,只因适才九月提及这里是鸿驴寺所在,也就是接待外宾的机构。徐卫突然想到,韩昉的爪牙已被自己全数诛杀,现在他虽然还不知情,但等到今天晚上,见随扈未归,必然起疑。

极有可能连夜出逃。偏偏这个时代的人保密观念不强,韩昉爪牙能四处活动,说明朝廷并未限制其行动,甚至没有派人监视。最要命的是,东京是这个时代屈一指的大都市,贸易极其繁荣,因此东京城门开得极早,却闭得极晚。也为韩昉出逃带来便利。此人一旦走脱。带来的后果将是灾难性的。自己虽然提醒了赵桓,但等他决定,再安排下来之后,韩昉怕早已不在东京。因此,不管怎样,先派人监视鸿驴寺下属馆驿再说。

看看天色,估计已到百时,再有一个时辰,天色便暗。希望九月这一去,把事情办得顺利才好。忽又想到,自己并未见过那韩昉,更不用说李贯等人,哪怕是他在面并经过你也认不出来,这可如何是好

禁宫,垂拱殿。

赵桓在召见了徐卫之后。心里一时拿不定主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