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女校先生 > 分节阅读 363

分节阅读 36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同意他的说法:“嗯,这次就算再损失几个弟兄也一定要抓住他们,或者一个也行”

“如果只能抓住一个,我们选择谁”

男哲问道。

沉吟一会,壮硕中年人下定决心:“就高桥舜辅吧。高桥静的生活比他规律多了,而且抓他比抓高桥静更有用”

买了生命保险的杜彭卡,全名叫做比利杜彭卡,他的孙子叫霍德华,霍德华杜彭卡。

霍德华今年已经四十八岁,是比利最小的孙子,在澳大利亚是一间超市的中阶人员,薪水不丰厚,但足够养家。

杜彭卡家族非常庞大,现在已经有三十多个成员,生活都算不上富裕,在澳大利亚属于中下阶层。

一个月前比利老爷子度过一百岁生日。在生日宴会过后的第二天,比利老爷子拿出自己珍藏的生命保险保单,在书房拿给三个儿子,旁边坐着的是七个孙子、孙女,至于重孙辈的就没有进书房的资格。

当听完父亲的话,再一次传遍读阅写有英文和日文的生命保险契约,儿孙们都笑了。

他们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当然明白这些战时的东西是最没有信用的。

打个比方,当年德国在占领区卖出多少亿的军票

至少都是数千亿

现在你看那些法国人、奥地利人、捷克人、斯洛伐克人,哪个拿军票去找德国政府兑现的

连一向严谨守约的德国人都如此,更别说精明又小气的日本人。

但是笑过之后,大家也不禁怦然心动。

毕竟这是价值一百亿日圆的财富啊换成澳币也有一亿两千万之多。如果真的能得到,对于整个杜彭卡家族的生活改善有着大大帮助啊

老爷子把东西交给儿孙们后,自己就睡觉去了。他现在对钱一点兴趣都没有,只希望儿孙能过得更好一些,才把这份希望渺茫的生命保险单拿出来;至于能不能成功就要看儿孙们自己的本事。

大家围着桌子从深夜商量到凌晨,一致决定派家族最出色的人员去日本兑现保单。

家族中最为出色的成员就是霍德华。为此他主动请假三个月去办理这件大事。

接下来就是一连串的准备,包括请政府开具证明,让社会保险福利机构也开具证明该有的手续全都办齐,霍德华才坐上飞往日本的飞机。

知道获得这笔保险金的困难度很大,但霍德华不知道居然如此艰苦。

日本生命就不用说了,第一生命和住友生命也都一样,接待他的态度好得不得了,而且张口就对当年战争时日本的生命保险乱开条件道歉,但由于战时的约定并不适合如今,所以他们只能给予杜彭卡家族一百万日圆的补偿,顺便报销在日本的一切费用以及来回机票没有不同,三家日本最大的生命保险都是这种措辞。

霍德华当然不同意,可是无论他怎么恳求、发火、威胁,这些会社精通英语的日本人们又鞠躬又道歉,但丝毫不让步,甚至好几次几个职员贵在他面前,拚命磕头请求他谅解,让不习惯下跪的西方人吓了一跳。

磨了一个星期没有丝毫进步,霍德华有些心灰意冷。连三家最大的生命保险会社都是这副态度,别说其他的生命保险会社了。

但不去全部试一试,霍德华又有些不甘心。

在这种矛盾心态之中,霍德华迎来几个热心的日本人。

据这几个日本人说,他们是一个公益组织的成员,听说了杜彭卡的事情,愿意带他去向几家生命保险会社交涉;不只东京,日本其他县市的生命保险会社都会去试一试、碰一碰运气。

刚开始霍德华还不相信,但到水户、宇都宫、仙台等大都市时,人家都是自己掏腰包住宿,甚至还请他吃日本料理,并且每次交涉时都站在他的立场上说话,把那些生命保险会社的人气得不得了他们的交涉都是都是用英语,霍德华自然听得懂,而且去的都是不同的生命保险会社。

霍德华的心很急,所以一路上马不停蹄;关东地区的五个县,他居然两天就跑完了。

可这种积极态度并没有为他索取生命保险赔付起到什么作用。霍德华得事情大家都听说了,既然几家最大的生命保险会社都不愿意接招,咱们几家小的难道还去接手不是嫌自己钱太多了吗

“杜彭卡先生,再往北方走就是山形、宫城、岩手等县,那里的生命保险会社规模比起近畿地区要小得多,不如直接去北海道,或者往关西的大阪等方向去,那里的生命保险会社规模还算大,应该有点希望。”

晚上在酒店旁的小摊吃拉面时,一个热心的中年人对霍德华道。

霍德华没有像他们那样香喷喷的吃着拉面,他吃的是关东煮。虽然这东西不大好吃,但总比用筷子夹着细小面条吃要更符合他的饮食习惯。

“算了,先不急着赶路,我们休息一下,明天再说。”

霍德华沉吟着,“谢谢你们的帮助,但我需要思索一些事情唉,我来日本是不是本来就是一个错误”

“哪能这样说,是我们这里的生命保险会社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

另一个年轻一点的人道,“这些家伙总是善于推卸责任,钱财对他们来说远比信用更重要。”

霍德华闻言哈哈一笑:“小兄弟,不是这样的。如同前几天三大生命保险的人所说,遇到这种事情,就算是德国也不可能承认,日本不承认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一个中年人愣道:“那么杜彭卡先生,您是准备放弃了”

霍德华摇摇头,随口道:“我不想放弃,但不放弃又能怎么样呢我还是回去好了,等以后再说这几天真是谢谢你们几个,刚开始我还误会你们,以为你们别有用心明天让我请你们去东京的西餐厅吃饭,当作谢意吧”

第一个中年人一愣,旋即言不由衷地道:“您放弃了那不如去三大生命保险会社领取慰问金和开支费用”

霍德华摇头拒绝道:“不行,我领取这部分钱就证明我已经同意他们的处理方式我不能拿一分钱只有这样,我们杜彭卡家族的子孙们才能有机会获得本来属于我们的保险赔偿金。”

三人心里都很不解霍德华的行为,他们认为这件事情无论何时何地、如果没有特别原因,日本的生命保险会社都不会给予赔偿。与其把希望放在飘渺的未来,还不如拿着六、七百万日圆回家,如此也算一笔小财了。

看到他们迷茫和不理解的神情,霍德华没有多加解释。在他看来,钱的多少不是问题,问题是他一旦退让了,爷爷的期望就会落空,这是他不愿意看见的。

何况日本人把名字安得多么好听

慰问金

明显就是推卸责任,连保险赔偿金的名字都不敢用。

日本发生的一切,霍德华随时都和家里人联系,家人的意思和他差不多,总共六、七百万元的日圆换算下来不过七万多澳币,用不着为了这点钱妥协。

“太过分了真是太过分了”

年轻人忽然放下手中的拉面碗,呆呆地自言自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