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250

分节阅读 25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眼着的一切,一路到堡城前,魏允贞都是一直抚摸着自己的长须,只是皱眉沉思着。只有他旁边的林道霁是眼中的嫉妒之意越来越浓。

大同镇的这行一路而来,也引起了五寨堡当地军民的注目,不过他们己不如以往那些时日的好奇与围观,这些天内,各地来到五寨堡内拜见总督大人的文官武将们越来越多,众人己是见怪不怪了。

更何况居移气,养移体,从:督府城的喜悦中回复过来后,五寨堡当地的居民们,己经颇有大城的气魄与风范,己经不会再动不动就大惊小怪了。

车马到了五堡城的西门前,眼前的堡城高大雄伟长七里的城墙尽是青砖与水泥,气势己不输于大同镇城与山西镇城,特别是那种富足与生机,却是二者所没有的。

就是在城外,也有大片绵的房屋与店铺厂房,看不出十年前这里只是个鸟不拉屎的穷苦小堡年来,五寨堡变化太大了。

不过许多地方地松懈不同寨堡城门与各门地守卫是非常森严地。军民路引与官员地堪合盘算细致。甚至怀是塞外及不明来历地奸细时。警察们便会立刻将他们逮捕。

各门。没有身份证明者都不得入城民与乞丐也不例外。不过五寨堡设有专门地收容机构。这些流民们一到五寨堡会被收容。检查过他们地身体与身份情况。对他们进行细菌清洗。便会对他们进行就业安排。妥善安置。

这种森严也体现在余者:方。在城头一面面地大明军旗与黄字大旗。猎猎声响。一门门地大将军炮黑压压地炮口指外城外。上面行走地是顶盔披甲地五寨堡军将们。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城下地一举一动。

这些旗帜中夹杂着许多地雄狮旗。这是五寨营地标志。在黄来福地嫡系各营中来福营军旗是麦穗加马推收购机。五寨营是雄狮。镇虏营是猛虎。宁武营则是猎豹。

现五寨堡城地守卫。内有来福营三千雄军。此外还有一部分地五寨营将士。余者地五寨营军士们。则是分散于五寨堡外各地地紧要关卡中守卫。

看着这种严谨地守卫。由不得大同镇来地文官武将们赞叹。不过各门中虽然守卫森严。却没有大明各地中普遍设有地城门税。方便了商民地进出。黄来福地这点措施。也获得了普遍地赞誉。

此时在城门口迎接大同镇一行的是五寨堡宣传部的马文才,他领着一干吏员,傲立当中,颇有意气风发的感觉。黄来福任总督,设立总督府后,他原来的部下,自然也是顺其自然地升赏。

眼下黄来福的幕府中,这些时间经过调整后,己经大致形成军政、屯牧,民政、财政、教育五大部。黄来福监管军政,顾世宝负责屯牧,何朝勋负责民政,周文栋负责财政,孙贵负责文卫教育,各部又下设各司局。

在军政中,黄来福又设立组织部,作战参谋部,武器装备部,情报部,新军训练部,后勤保障部,军纪军法部,各部有专人负责,各司其职。

经过调整,各方的职权更为明确,地盘权力也大大扩展,怎么不让各人喜逐颜开

当然了,这些人都算是黄来福的幕僚,并不是大明实职实权的官员,除了军政外,那些民政等实际管理的范围大多只能在五寨堡内。

毕竟黄来福还不敢私改官制,而且这些部下们基本上没有功名在身,也可能给他们明确什么官位,只能算在自己的幕府之中。如果外人要明确称呼他们,他们只能算是吏。

或许以后总督府运转,黄来福可以借各样的机会将他们的权力延伸到两镇许多地方去。不过算实则的,两镇的巡抚兵备等人才可以名正言顺地管理各地民务。而且黄来福也不要指望这些幕僚们将来会有实则的官位,毕竟在大明做官还是不容易的。

出来级别只是从六品,大多只能在翰林院修撰,二甲只有做从七品的小官,至于比进士更低一级的举人想要当官,更就难得多了。

而黄来福部下武人居多,那些文人们,大多只是秀才的级别,能力在此,想要他们将来中举或是成为进士,那是非常困难的。不过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这些人虽然算是黄来福的幕僚们,不过他们还是非常有实权的,将来也会越来越有影响力。

马文才的宣传部眼下是归于何朝勋管理,不过在黄来福划分职权的时候,马文才也知道,随着黄来福总督府的设立,影响力向两镇延伸,自己将来的格局肯定不会在一个小小的五寨堡内。将来两镇的改变,肯定是离不开自己的作为的。

前景光明,一切都是朝气蓬勃,怎么不让他意气风发

“欢迎魏大人一行,魏大人车马劳顿苦了辛苦了。”

城门不远处己摆下了鼓乐彩绷,欢迎的人群浩大,魏允贞等人车马停了下来后,马文才率领一干僚属热情相迎,鼓乐也是吹打起来。

各方人物来五寨堡拜见:督大人,身为属下的马文才等人自然不能失了总督大人的脸色且也可以借这个时机好好展现一下五寨堡的风彩。因此这些天内负责迎送安排宾客的马文才忙个不停,力求做个尽善尽美。

“有劳相迎”

魏允贞看着文才很是感慨虽然马文才做腔拿调,搞出的场面很大,不过他的官威,他的风采气质一看也只是小吏的级别,特别是满身的武夫粗野味有一点官员儒雅的举止味道。

他当然不知道马文才前只是个五寨堡荣休百户,世代只知道舞刀弄枪眼下能做到这一步,己经很不错了。

一股:城迎接宾客的官员都是主官身旁的主要人物,看马文才如此,推而广之,看来那新任总督大人的手下才质都很一般啊,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能将这五寨堡搞得如此风声水起。

他当知道黄来福做事靠的不是一两个人才是那种完善的制度。这是魏允贞等人不明白的。

他身后的林道霁等人也:然是看出来了,各人都是感慨黄来福走了狗运啊,以一武夫身份后能做到总督两镇军务粮饷的高位。

马文才将魏允贞等浩大的一行人都迎进堡内,一路吹打入堡内一个叫安定馆的驿馆内休息,等候黄来福的召见议事。这安定馆倒是非常气派,乃是几年前修建,专门用于那些到访的各地官员休息。此时馆内早己住满了山西镇先来的文官武将们。

在进入堡内时,魏允贞也是不由感慨,堡内地方广大,商铺繁华,特别是大东街上,各色的米铺店铺不绝。街旁房屋大多翻新,一条条的街道笔直宽阁,都是那种非常整洁的水泥街道,而且街上干净幽雅,两旁绿树成荫。

在街旁还经常可以看到水渠流动,里面的水流清澈。水渠旁,有着众多供人休息的地方,可以看到许多在这里休闲的堡内居民们,这些原先的军户们,现在大多是衣饰整齐,神情悠闲。

街上几乎看不到衣着破烂,面有菜色的人,与许多边镇的军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想不到,这里原先只是晋西北一个穷苦破败的千户军堡。

魏允贞不得不承认黄来福的才能之处,如果换成他,十年之中,将原本一个贫苦之极的军堡变成这个样子,他是决定做不到的。

不过这也增加了他对黄来福的复杂心理之处,他认为黄来福行的一切都不是正道,偏偏是黄来福行的这一套,让当地大大改变了模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