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241

分节阅读 24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至于大同镇巡抚,还有两镇余者各道的兵备们,他们要在黄来福面前怎么样,就随他们去吧,到时他们吃了苦头就知道难受了。

事上,杨巡抚也不觉得自己那些同僚又有多大的骨头,天启年时,百官争拜魏忠贤为干爹,到处为他建立生祀,己经证明了这些文官们所谓的骨气与气节。

黄来福进入内堂,很快他宽衣出来,坐于主位,马久英公公坐于客座之上,众官则是在两旁佥坐。

几个黄来福亲兵手捧总督印,御赐的尚方宝剑与金令箭站在他身旁,还有江大忠,顾大刀,杨小驴等几人按剑侍立在旁。

杨巡抚首先拱手道:“总督大人劳师远征,鞍马劳顿,实在辛苦,下官己命人在鼓楼上备下晚宴,以为大人接风洗尘”

黄来福笑道:“诸位同僚一片心意,足感盛情,本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众人都是陪笑,以刘全利参将笑得最大声。

黄来福又道:“当然,盛宴之前,还需先谈公事”

他脸一正,道:“本督领圣上之命,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余受命以来,日夜思量战兢,惟恐劣德浅,误蒙了皇上的录用这些时间内,忧虑之下,我可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啊。”

众人都是叹息,杨巡抚心下冷笑,同时对黄来福如此受皇帝宠幸重用心下嫉妒,面上却是道:“总督大人尽忠尽职,一片忠义报国之心,下官等钦佩”

拜也拜了,老脸也拉了,杨巡抚己经不介意再次美言奉承黄来福几句了。

众官都是附和,以在场各武将声音响亮,又以刘全利参将声音最大。同时看着杨巡抚这样的文官大员都不得不奉承黄大人,一干武将们是内心暗爽。

黄来福眼睛一扫,对杨方略巡抚道:“杨大人,本督新上任,主管两镇军务钱粮诸事,事务繁多,你在近期之内,将镇内所有军务,兵马、钱粮,仓储,驿递、工程造办,各将战功过错,水利屯田等文册摘录一份,送于本督得知”

他这以上官命令的口吻发出指令政务,杨巡抚内心中极不是味儿,当年黄来福要规划山西镇时,还需要用商议与诱惑的方法来鼓动自己,现在却是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没想到这武人之中,也有直令自己一镇巡抚大员的一天。

表面上,他却得站了起来,向黄来福参拜一礼道:“下官领命,一月之内,文册就会送于大人处”

黄来福满意地点了点头,他说了声:“很好”

他的目光又转向刘兵备处:“刘大人,二十三年时,本督曾提议与杨巡抚和你一起经营规划山西镇之事,首先在宁武道实行,这几年中,宁武道发展得不错,这其中,刘大人可说是功不可没。”

万历二十三年中,黄来福与杨方略及刘堂生规划山西镇建设事宜,当时黄来福计划庞大,包括农业、工业、商业、矿业等多个方面,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样的计划实行,只能先在宁武道开始。

几年下来,宁武道各地大力兴修水利,推广五寨堡的水车种子农具等,当地的屯田,可说是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这几年中,道内的税粮屯粮都征收不错,当地的卫所驻军也基本能自给自足。

而且道内诸多的煤矿,工厂,商铺等也开设起来,征收到了大批的商税。

在山西镇中,现在的宁武道,己是仅次于五寨堡等地的富足之地,这其中的功劳,刘兵备也是占有很大的部分。不管刘兵备当时的出发点是不是为了自己的政绩,不过因为他的建设,使当地富足了起来,他的功劳,也是实实在在的。

正文 第252章 还乡

更新时间:2009124 21:31:07 本章字数:3769

了黄来福的话,刘兵备脸上不由露出得色,宁武道展,兵部与吏部的考察年年优等,不出意外,等杨巡抚高升或是荣退后,他就是下任的山西镇巡抚了。

他强忍得意,站起身逊谢道:“这全靠总督大人当年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卑职不敢居功。”

黄来福笑道:“唉,这是刘兵备你的功劳,山西镇上下都是明了,你不必谦逊。等以后宁武道发展得更好,或许将来整个山西镇都要推行你道成功的经验。”

如果说当年的黄来福只能怂恿杨巡抚与刘兵备在宁武道规划诸事外,现在的他,己经有了规划整个山西镇的权力与能力了。

刘兵备更是高兴,眉欢眼笑地道:“全靠大人栽培”

他心下喜悦,如宁武道的经验推行到全山西镇的话,将来山西镇发展起来后,这其中自然有他的一份劳。况且他经营宁武道这些年来,私下也获得了不计其数的好处,公私两利,自然让他喜逐颜开。

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黄福让他们散去,自己回到后堂休息。

晚上时分,黄福又参加杨巡抚为他举办的晚宴,一直喝得醉醺醺的回去。

黄来福在宁武关停了数日,处理些自己离去后积存的政务。不过现在黄来福己经轻松了许多,当时在京师时,黄来福总督山西大同两镇军务粮饷的消息一传开后有许多文人们前来投奔。

这些文人中。己经不单以前那种不得志地小文人了。甚至一些有名望地文人己经开始投靠做幕僚。虽说黄来福仍是武人身份。但现在在许多人眼中己经开始是个值得投靠下注地对象。

在京师时。经万历皇帝同意。黄来福己决定将总督府设在五寨堡。因此。将原总兵府邸框架搬迁到五寨堡。己成必然。

万历二十七年七月初二日来福带着大军及一干幕僚们。起身往五寨堡而去。

此次随行往五寨堡人数庞大。因为除了原先从来福营及五寨营带出地数千东征将士外有原来驻守在宁武关地来福营两千家丁们也要一同回往。

虽说当时大明对各地方军队地调动控制非常严格。就是哪里要调动几百人马。都需要经由兵部甚至是皇帝地同意。

不过早在京师时。黄来福就与万历皇帝提过此事。即然总督府己经决定设在五寨堡原先地来福营家丁们。自然要随在黄来福身边了。这也是当时地惯例。

眼下宁武镇城的防务有刘全利参将领的宁武营标兵两千人,他们原先是护卫宁武各地的煤矿安全,不过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宁武各地煤矿早己是走上了规道己经不需要专门派军士镇守了。他们己经可以回到镇城内继续防务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