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237

分节阅读 23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黄来福也就将计就计,条约地事,应该早点定下来了。

当晚时,淀方夫人摸上了黄来福的床,两人好一番大战,最后淀方夫人光着身子,娇滴滴地对黄来福撒娇,说赔款的数额能不能少一些,数额太多的话,她们日本国真地千万拿不出来的。

黄来福装作色迷迷的样子,似乎晕头晕脑地答应了,两人进行一番讨价还价,最后赔款大明的军费数额定在了三千万两银子,不能再少了。首批付款一千万两白银,随后二千万白银分二十年清付,加上一些利息。而且日本国还要再花两百万两白银赎回石见银山,再付一百万两白银给朝鲜国。

得到这样的结果,淀方夫人大喜,连忙答应了,赔款从一万万两白银最后降到三千万两白银,丰臣家的人己经心满意足了。

以后这也成了丰臣家与淀方夫人地政绩之一,言道他们夫人只与唐人提督睡一觉,便节省了几千万两白银,堪称日本国的巾帼英雄,是大功臣。

万历二十七年三月初十日,日本国与大明签订万历明日亲善友好条约,条约规定日本国禁造大战舰,并向大明开放通商口岸,割让对马岛,并赔偿大明军费三千万两白银,以白银两百万两赎回石见银山等。

十一日,日本国又与朝鲜国签订了朝日和约,承诺日本国不再侵犯朝鲜国,并赔偿朝鲜国损失一百万两白银等。

而这个条约,日本国自己又称为庆长和睦约条,三月初十日之天,最后还被日本人定为“和平日”加以纪念,为此日本人还在名护屋天守阁地废墟上建了一座天守神社以作为纪念。

这个条约签订后,许多日本人松了口气,唐人终于要走了,自己国家也避免了亡国灭种的命运,特别是那些禽兽一般地高丽人,仗着唐人的势头,到处杀人屠城,抢劫,将日本人在朝鲜所做地事,全部又在日本境内照做了一遍,所过之处都是清洁溜溜的,如蝗虫一般,眼下他们终于可以走了,大家也就安心了。

当然了,这个割地赔款的条约传出后,日本许多地方都是哗然,特别是有许多大名们,指责丰臣家丧权辱国,各地都

汹涌,不过随着小西行长领着一万四千余原日本第二进入日本后。加上黄来福公然声明,在对马岛与名护屋的大明军队,将坚定地站在丰臣家一边,维持日本次序,镇压一切敢于叛乱的乱党,这般暗流,才慢慢消停下来。

而这个时候,丰臣家也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大明的支持了,不得不对黄来福言听计从

很快,日本国首批一千万两的白银赔款便运到黄来福军营中,就算日本国这时候是个白银非常富足的国家,千年来,国库中也积累了好大一批财富,不过绕是如此,这笔赔款一运走,还是让日本举国上下库藏一空。

对于朝日和约,朝鲜国上下自然是欢呼雀跃,虽说他们只得到一百万两白银的赔偿,不过对于朝鲜国来说,这己经是一笔非常大的财富了。

还有黄来福与日本国签订通商条约,并向日本国要来三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消息,很快也在大明京师传得沸沸扬扬,百官们都是张口结舌,三千万两白银啊,这是多少征朝七年来,大明费银近七百万两,眼下不但一口气添补了亏空不说,还大大地赚了一笔,这黄来福也太厉害了吧

很多人心里都起了异样的感觉,原来打仗不但可以不费钱,还可以赚钱的。许多礼部的官员们,原先因黄来福全权主导和谈,都是叫骂黄来福的,眼下都是集体闭嘴了,如果是他们出马,可以向日本国要来多少赔款,能不能有三百两

不过随后地,对这笔钱将来怎么用,大明各部门又是吵破了嘴,眼下大明地财政紧张,这笔钱对各部门来说,可是急时雨啊。

对于这个消息,万历帝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这黄来福真不愧是他的福将,为他搞来了这么多钱。他决定等黄来福回来后,好好地奖励他一番。

至于民间,由于五寨堡新闻报的宣扬,这个消息自然是传得沸沸扬扬,成了京师茶楼酒肆的热门话题,甚至还快速地向外地传扬去。许多人都是龇牙咧嘴,三千万两白银啊,这是多少钱啊怕是一座银山吧。各人热闹地话题中都夹着自豪感,这倭人敢动天朝的属国,赔死他小倭人的。

对于那些购买了东征债券地百姓商人们来说,这是个非常好的消息,这两年来,黄来福己经每年都让渠源锐发放了一次利钱,眼下黄来福大人得到倭人的赔款了,这还本利钱就更没有问题,众人兴高采烈之余,都庆幸当时自己下手快啊。

至于京师以前那些没有购买东征债券的人来说,他们懊恼之余,心下也决定了,下次黄来福大人再发行什么债券地话,自己一定要第一时间抢先买。

而由于条约签订,那些原先向黄来福购买了记名东征债券的商贾们,纷纷来到日本国与朝鲜国考察商事。

万历二十七年四月初二日,应黄来福之请,万历皇帝任命陈为防海御倭总兵官,率大明与朝鲜水陆两军两万余人,驻扎在釜山港与对马岛,以备日本朝鲜之事。

为了更强大当地驻军之力,黄来福命阿智领五寨营将士五百人留守对马岛,每人都装备精悍的燧发火铳。以后每两年,山西军都要形成这种轮换驻岛的规制。

朝事己定,万历帝命征倭总兵黄来福,麻贵,刘,董一元等人班师回朝。

四月十五日,黄来福与总督邢率东征军主力回国,同时还带着日本人的首批赔款。旌旗招展,大军浩浩荡荡由鸭绿江入境,七年之战,万历朝鲜之役,终于圆满结束

五月十二日,大军凯旋回京,来到京师城外时,文武百官在城门口迎接。万历皇帝也是来到午门城楼,接受百官朝贺,慰问东征将士。

三日后,万历皇帝令将朝战中斩首的日军首级于北京城外铸成京观,并以朝鲜事平,以平倭诏告天下

“朕承洪绪,统理兆人,海山陬,皆我赤子,芶非元恶,普欲包荒。属者东夷小丑平秀吉,猥以下隶,敢发难端,窃据商封,役属诸岛。遂兴荐食之志,窥我内附之邦,伊歧对马之间,鲸鲵四起,乐浪玄之境,锋镝交加,君臣亡,人民离散,驰章告急,请兵往援。朕念朝鲜,世称恭顺,适遭困厄,岂宜坐视,若使弱者不扶,谁其怀德,强者逃罚,谁其畏威。况东方为肩臂之藩,则此贼亦门庭之寇,遏沮定乱,在予一人。于是少命偏师,第加薄伐。平壤一战,已骄魂,而贼负固,多端阳顺阴逆,求本伺影,故作乞怜。册使未还,凶威复扇。朕洞知狡状,独断于心。乃发郡国羽林之材,无吝金钱勇爵之赏,必尽服,用澄海波。仰赖天地鸿,宗社阴,神降之罚,贼殒其魁,而王师水陆并驱,正奇互用,爰分四路,并协一心,焚其刍粮,薄其巢穴。外援悉断,内计无之。于是同恶就歼,群酋宵遁,付于烈火,海水,戈甲积于高山,氛浸净扫,虽百年侨居之寇,举一旦荡涤靡遗。鸿雁来归,箕子之提封如故,熊罴振旅,汉家之德威播闻,所获首功,封为京观于戏,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戳。兹用布告天下,昭示四夷,明予非得已之心,识予不敢赦之意。毋越厥志而干显罚,各守分义以享太平。凡我文武内外大小臣工,尚宜洁自爱民,奉公体国,以消萌衅,以导祯祥。钦此”

朝鲜国王李看了诏书,感激涕零,回书道:“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

随后朝鲜国遣使赴北京贡谢,万历帝回赐彩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