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234

分节阅读 23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大明投降,时间就定在初五日那天。

不管宗义智怎么想,明军的兵船,都会在那天登陆对马岛的大浦港。如果宗义氏投降,黄来福会留他们全族老小的性命,否则一但武力登陆,定让宗义氏全族上下灰飞烟灭。

对马岛使者宗义项根本没有分说的机会,最后只好满头大汗,带着黄来福的最后通牒令匆匆忙忙地回去了。

万历二十七年正月初五日,明朝首拨一百余艘战舰登陆对马岛,对马岛家督宗义智领全族上下在码头上跪下地投降,明朝大军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对马岛这个重要据点。

正月初九日。明朝大军登陆日本名护屋成功。此行护送战舰有三百余艘。有联军陆兵两万余人。其中有大明副将邓子龙。领江浙步兵五千人。他们对付日军经验丰富。便由他们作头批登陆日本人选。此外还有朝将朴仁老。率领朝鲜陆兵一万余人。

名护屋虽由日本国经营多年。以作为进攻朝鲜地据点。眼下守城地也是加藤清正。有军队几千人。不过都是军无战心。只不到一日被便攻破。加藤清正狼狈而逃。此次攻城地主力是朝鲜军。明军只是在后押阵。似乎要将这些年地怨恨发泄出来。这些朝鲜兵一反在国内地懦弱。变得奋勇无比。丝毫不计伤亡。

他们攻下名护屋后。更是屠城数日。城内尸积如山。就算周边数万地日本人。不分男女老幼。也是尽数被他们杀死。他们疯狂地杀戮。连邓子龙都阻挡不了。邓子龙私下回黄来福汇报。朝军之疯狂。手段之残暴。令人震惊。

名护屋城破及被屠城地消息传开。整个日本震惊。各人都是道:“唐人及高丽人报复来了”

此后几天内。一直到正月十五。登陆地明朝大军己有五万人之多。而且后继地明朝大军仍是源源不断而来。十七日。明军几千人在温泉津登陆。轻取了石见国地鸟取城。控制了石见银山。该地地大名毛利氏丝毫没有反抗之力。

十九日。大明战舰出现在离京都不远地丹后城海边。耀武扬威。并炮轰丹后城池。日本举国震惊。

而对明朝大军咄咄逼人的态势,日本上下乱成一锅粥,五长老袖手无策,淀方夫人更是带着年幼无知的丰臣秀赖整天嚎哭,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二十一日,对马岛外海上,前后左右都是密密麻麻护卫的战舰,黄来福站在一艘大福船上对外极望,海天一色,墨黑色的海水一浪一浪的涌动,离前面不远地,是对马岛屿那南北狭长的身影。

身旁是提督的仪仗旗帜,一干魁梧的亲卫家丁们站得笔直,来朝鲜快两年,就算山西军是旱鸭子,也不会如以前那样站在船上就晕船。就是黄来福坐船,现在也镇定了许多。

眼下天气仍是寒冷刺骨,海风吹动了黄来福身后的披风大氅,猎猎作响,他静静的不动,只是沉思,眼下攻伐日本进程顺利,日本上下,也似乎是吓破了胆,现在己经到了谈判的时候了。见好就收,拿钱就走,再逼迫下去,激起日本国上下同仇敌忾,反而不好。

很快地,船队靠上了对马岛的大浦港,不说岛上的大明军队列队欢迎提督大人,就是对马岛家督宗义智,早己领着全族上下,还有岛内所有的居民,全部在码头两旁相迎。

这对马岛在日本、朝鲜之间的朝鲜海峡内,共由五个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约七百多平方公里,主要城镇是严原和鸡知,居民多为渔民,以前又多为倭寇的盘据之地。

不过眼下的,这里早己成为了明朝大军的驻扎之地,军营密密麻麻,旗海无边无际。这岛够大,够宽,容纳几万大军是没有问题,而且大浦港也是良港,从大明与朝鲜运输物质到这里也非常方便,而且这里景色宜人,草场众多,还可以养马。黄来福己经决定了,以后就将这里占为大明的国土,长驻舰队,威赫日本与朝鲜两地。

水兵总兵陈磷,早己领军在岛上驻扎,此时跟在黄来福身旁地,有麻贵,董一元,刘,朝鲜都元帅权栗等人,还有小西行长也是跟在黄来福身旁。见黄来福下了船来,陈连忙抱拳迎了上来。

还有原岛主宗义智,也是扑上来颤声用汉语叩头道:“小人对马岛家督宗义智,见过上国提督大人”

这久与朝鲜与大明贸易,这明国语言,对他自然没有问题,他身后一干宗义氏族人,也是在跟在后面叩头不己。

黄来福看了看他,这宗义智倒很年轻,也就是二十几岁样子,当下他道:“宗义君起来吧,你能弃暗投明,为天朝效劳,我不会忘了你的好处的”

宗义智松了口气,这黄来福这句话,那他就放心了,对马岛是保不住了,不过他宗义氏经营对马多年,也积累了不少财富,有这些钱财,以后过个富家翁的生活是没问题的。

他爬了起来,偷看了黄来福一眼,心

这唐人提督,怎么如此年轻”

而这时他也看到了黄来福身后的小西行长,二人相视,都是苦笑,宗义智向与小西行长交好,小西行长也是个商人,他与宗义智联合,以前在对马岛上经营与朝鲜大明的跨国贸易,二人可说都是发了大财。眼下二人都是成了阶下囚了,可说是同病相怜了,不过命保住就好。

亲卫为黄来福牵来了马,一干人浩浩荡荡,往岛内地严原城而去。一路上,岛上的倭人居民,都是战战兢兢地跪在两旁相迎。

这算是黄来福第一次在这个时空来到日本的本土上,久闻日本人长得矮小,在这里,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普遍地,不论男女,这些日本人身高都是在一米三、四左右,身高一米五、一米六的,都算是长得高大了,一眼看过去,好象到了一个矮人国一样。

依史料,日本地战国名将中,身高达到一米六的都很少,丰臣秀吉身高不到一米五,德川家康身高是一米五六,上杉谦信也是一米五六,只有织田信长、武田信玄身高达到了一米六。

此时望眼整个世界,由于人口地增多,人均占有肉量少,不论是东方还是西方,身高普遍都不高。明人的平均高身是一米六,日本人平均身高一米四,蒙古人与朝鲜人平均身高一米五。就是在西方,眼下地西班牙,英国,法国等国的国民,平均身高也只是一米六,就是在八国联军时期,北京人地平均身高都要高过普鲁士士兵的平均身高。

世界人口身高高峰,东方是在中国地春秋战国时期,西方是在古罗马时期,那时春秋战国的秦国,燕国,韩军等国士兵们,随便选一个,身高都能达到一米八五,一米九以上,就是在汉时,汉兵平均身高也是在一米八五以上。同时期的罗马帝国,士兵平均身高也是在一米八,一米九以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