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199

分节阅读 199(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灾,年末却是大丰收,各位很奇怪吧场下众人骚动议论。田某也是同样奇怪,这几年五寨堡的名头一年比一年响,所以去年我忍不住去了五寨堡一趟。去了之后,才叫大开眼界,长了长识啊。人家种地,田头一眼看不到边不说,不管是播种还是收耕,都是用一种机器,足以抵得十人之用。他们的麦田浇水,是直接用大水车将水从河上提出,水渠还一路修到田间地头。

他们使的那些肥料,听都没听说过,如此下来,就算是灾年,又哪有不丰收的道理”

“所以田某也很是心动,决意学习五寨堡的经验。大家也知道,眼下我们东阳这种佃租的法子,大家各忙各的,你有牛,我没牛,如何使用要修一些河渠,单门独户的,又有什么法子要大家修,钱粮又如何出,都没一个章程。大灾来了,大家也只得各顾各的,这样下去,怎么能不欠收呢哪对抗得了天灾呢因此,眼下这种耕种租佃方式是需要改变了,如那五寨堡一样。”

一个老年些的佃农道:“只是田大少,改变租佃方式后,我等的田地还有吗要知道,我们现在有家口的人,上有老下有小的,没了田地,我们就活不了啊。”

众人纷纷道:“是啊。是啊。求田大少仁厚啊”

众人见田之垄神情坚决。怕是改变不了他地意见。只得无奈接受。而且那个什么五寨堡大家也多少听说过。一些说书先生曾有来唱过报。说起五寨堡地一些事情。其实大家也很奇怪。别人大灾都是欠收。他怎么却是大灾丰收呢众人想不明白。只得归功于五寨堡地主人黄来福本事好。田大少要这样做。持论也正。大家想想也是可以理解。只不过担忧改变后。自己家内地活口问题。如果失去了田地。大家在东阳几十年了。难道还要去背井离乡不成

田之垄道:“各位乡亲。我明白大家地忧虑。虽说现在东阳流民不断。不缺乏耕地地人手。不过几十年地乡亲。我田之垄也不是薄辛之人。田地改变耕佃法子后。原来地人。还都会雇佣。就算有些富余下来。田某还要开办一些作坊。同样都会雇用。所以这点大家不用担心。”

听了田之垄地话。各人才放下心来。虽然从佃农变成雇工后。不知道前景如何。不过只要有活做。有口饭吃。总有些希望。不

如何。大家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此后。田家地改变便开始了。镇上很多人议论。各样风言都有。许多人在看好戏。不过田之垄地决心不变。他将佃农身份全部变成雇工。先签订三年地契约。他统一安排。组织人手。先修各田间地头地水利。修了许多水渠。挖了许多井。还买来了许多地五寨堡水车。还有大量地耕牛等。虽然投入钱财巨多。被一些人骂为败家子。不过田之垄并不退缩。

他又向五寨堡购买了大批的使用农具,还有种子及肥料等。此外,田之垄还对田庄的生产非常关注,从买谷种、浸稻种、买牲畜、置农具、下种、莳秧到收割,样样都参与管理。

他还买来五寨堡的农书,依造上面,对每样作物的种植和管理都有了精细的安排,并按照月份、节气、天晴、阴雨等,全年每月份的生产都作出了严格的规定安排。正月天晴时,便吩咐雇工们垦田、种桑秧、理菜麦沟、倒芋田、刮蟥等事。阴雨时,又吩咐雇工们修桑、刮蟥、泥、载、劈柴、治畦坂、修路等事。每月每日,每个雇工们都有自己的职责。

此外,他田庄里种植的作物也是品种多样,包括稻、麦、豆、菜子等。此外还有蔬菜,枣、桃、柿、樱桃、桔等果品,木、桂花、红花、绣、柏、桧、棕等花木。大部分卖出。单单他的田中,就有千余亩地种红花,每年卖红花可收入百两银子。

东阳镇河网多,田多洼芜,田之垄还趁乡民逃农而渔,田之弃弗的时机,贱价购买了大量田地。仿效五寨堡,将低洼处凿为池。开挖出来的水池百余,全部畜鱼。池上又筑舍养猪、鸡,鱼食其粪易肥。又在旁边较平坦一些的地方,种上蔬菜。光光这些收入,就是往常纯种田的三倍。

让原来佃农们放心的是,他们的身份转为雇工后,田之垄并不亏待他们。平日里,夏秋一日荤,两日素,干活时,则每日连荤,春冬一日荤,三日素,干活时同样如此。而且荤日肉每斤食八人,猪肠每斤食五人,鱼亦五人。还有不论忙闲,每日还有三人饮酒一杓。这样的待遇,虽然没有佃农自由,但胜在稳定,工钱每半年结一次,也从不拖欠,极大的鼓舞了雇工们的劳动积极性。

这一年的秋收后,田之垄的庄田,明显产量收营比旁人高得多,而且兴修的水利,买来的农具等,以后还会有长久的收获。看到这个样子,原来冷嘲热讽的周边地主们纷纷心动了,第二年便效仿田之垄如此。没两年,整个东阳镇都是如此。东阳镇又影响了榆次县,后来又影响了整个太原府。一股大农场浪潮,在太原各地兴起。

万历二十四年1596二月十五日,春gt。从五寨堡一直到宁武等地,都是一片繁忙之中。不过十五日这天,五寨堡却是出了一件事,影响巨大,引起了当地很大的轰动。

事情的主因是几个五寨营军士为了一个营妓争风吃醋,双方互殴,造成三死二伤的惨剧。发生这件事,众人震惊,因为五寨堡的军队,是出名的守纪律,军纪好,没想到会出这样的事。

黄来福愤怒无比,他下令彻查,最后事情虽然解决,但有一点,还是引起黄来福的注意,就是这些互殴的军士,全部都是没有妻室之人。

经过深思熟虑后,最后黄来福下令解散营妓,将她们全部转化为纺织女工。最后他还下令来福营,五寨营,老营堡的军士们,没有娶妻的,限其一个月之内娶妻,五寨堡宣传局给于必要的帮助。以后的五寨堡等军队,黄来福规定,当地人要参军,必需持有五寨堡军户户籍,而且必需有妻室,还需家属住在五寨堡当地的人,才有资格参军。

这件事情让人不愉快,不过让黄来福高兴的是,就是五寨堡军器局的燧发枪己经成功研制,并生产了一批出来。

原先的燧发枪制造思路是需要用齿轮,五寨堡军器局内没有相关的制造精密金属齿轮的人才,所以迟迟没有造出燧发枪。

不过后来黄来福改变思路,不使用那类齿轮发条似的钢轮,而是在击锤的钳口上直接夹一块燧石,在传火孔边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在弹簧的作用下,将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这样便发射成功。

依这种思路,隧发火铳制造成功,黄来福将这种装有撞击式隧发机构的枪械称为五寨堡隧发火铳。五寨堡隧发火铳的研制成功,是一件值得大书的好事,以后火枪在风雨中也可以战斗了。而且火枪还少了装填火绳这样一个环节,射击速度略快了一些。

不然,与鸟铳等一样,除了引火结构略有不同外,隧发火铳与火绳枪余者的构造是同样的,制造时同样需要那么的时间,很难量产。按照大明传统手法,一个工匠造一只燧发枪的铳管,同样需要月余,就算将来有机械化,虽可以改善,但也无法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只将钻造铙管的时间,缩减到二周的时间内罢了。

不过隧发火铳的制造成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黄来福下令大规模制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