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193

分节阅读 193(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更重tt题是大事,当下黄来福借巡视军务之名,回到了五寨堡。

万历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从万历十七年黄来福到五寨堡后,经过六年的发展,五寨堡的变化是非常大的,城外庄田一眼望不到边,作坊密集,城内商铺云集,街上来往的都是衣饰整洁的军民,充满了生机勃勃。几年中,五寨堡从一个小堡千户所,变成现在五寨卫,一个繁华大城。

不说在五寨堡及宁武关,老营堡各地,有五寨堡军户户籍的几千军队们,有他们的军户家属。光光是在五寨堡的三十个田庄中,就有壮丁近万人,这些人,都有五寨堡的军户户籍,连上他们的家属,就有数万人。还有许多到五寨堡来经营务工的商贾工人们,让五寨堡街上人流繁盛。与几年前相比,这种改变只能用惊人来形容。

军队与庄丁们,是对黄来福最忠诚的群体,还有一些作坊的工人们,一些受益于五寨堡发展的商贾文人们,也是与黄来福站在同一条线上。

但也有一部分外地来的大商贾家族,官商家族,一些到五寨堡来的文人们,虽是同样享受着五寨堡的发展,却是越来越对黄来福不满。

傍晚,在五寨堡大东街附近的一家酒楼内,一些文人打扮的人却在高谈阔论着,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这些人是五寨堡书院的先生。五寨堡大学堂开设后,几年后改名为五寨堡书院,黄来福认为这样名字较大气,而且也比较附合当时大明的习俗。

看到这些人,当地的食客们都投来了尊敬的目光,一是当时的大明,读书人还是比较受各样人等尊敬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嘛。二是在五寨堡书院中,先生们的待遇也确实好,就是普通的教员们,也有每月二两银子的月俸,更不要说那些地位高些的教授了。这让五寨堡许多士兵及屯丁们羡慕。不过大家都认为这样的待遇是恰当的,毕竟他们是读书人嘛,待遇高点是可以理解的。

五寨堡书院现在有学生二千多员,分低,中,高年纪,有几十个班级。有教员教授五十余人,还有众多的司吏、斋夫、膳夫等人。这种规模,在大明朝算是庞大了。

不说五寨堡各地的孩童们都进五寨堡书院入学,就是附近一些州县的学生们,也是纷纷前来就学。

此时,这些文人们在高谈阔论,他们大多是五寨书院的教员,他们这些教员,除了一些是五寨堡当地的落魄文人与帐房外,还有一些就是各地卫学州学中跳槽过来的教谕,教授,贪图的就是五寨书院待遇好。

相比原来那些落魄文人升级成的教员,这些从各地卫学州学中跳槽过来的教授们,他们的优越感更强,不过教学却更不用心,因为五寨书院许多教学理念与他们不适,他们便采取阳奉阴违的手法。

“黄军门虽是边镇大将,然他乃是武人,岂能担任书院的山长,让斯文扫地”

“黄军门身为武将,用心为国守边就可,开办什么书院,他一个武人,这是什么居心江兄,你好歹也曾是岚州卫学的教谕,这五寨书院的山长,理所当然应由你担任”

“就是,还有那书院的教授,更为的可笑,那个王启年是谁,只是一个养猪养羊之辈,岂能教书育人”

“是极,还有看看现在书院内每天教些什么每日需射御不说,还需教一些贩夫走卒之技,什么农技,商物,真是丢尽了我们读书人的脸面”

所言都是一片的愤怒之声。黄来福要求在五寨书院内教习农技,商业,军事等知识,让这些文人们极为不满。

同时,更有一些人看看四周,压底声音道:“不尽如此,看那黄来福,尽在堡内欺压商民,与民争利,听闻他的五寨堡商税去年就达五万两,这不是残酷压榨商民们所来又是什么”

一人又道:“是极,那黄来福到宁武关后,便纵容当地兵痞残杀当地良民矿主,将当地矿主所得尽收归自己所有,又听闻他要在五寨堡到宁武关的路上设卡设税,真是天怒人怨”

一人“好心”提醒道:“秦兄,慎言,这五寨堡周边尽是盲从匹夫,将那黄来福看得比什么似的,小心小人告密”

那人傲然道:“吾所言皆为精诚良心,小人告密,又算得了什么听闻巡按大人将来五寨堡,吾倒是要与他说道说道。”

不过他的话语还是小了下来,又在桌前两个沉默无语的教员脸上掠过。这些年黄来福在五寨堡威望越来越重,很多普通的军户屯丁们,都在家中立了黄来福的生祠,以表示自己不要忘了这些年自己的好生活是谁带来了。如果让他们听到自己偏排黄来福的话,怕是后果难料,这也是让他们愤怒的原因之一。一个饱学之士,却连一个武夫的声望都不如。

两个沉默无语的教员一人四十余岁光景,身着布衫,头戴方巾,满脸皱纹,此人叫张成德。一人年约三十余,是他的好友杨东平。二人没成教员之前,都是在五寨堡各作坊中做帐房。特别是杨东平,是岚州人,中举无望后,便到处谋生,他们这些读书人,历来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哪里谋得到什么好职位

开始一个友人请杨东平做辅导学童一职,每月三斗米,再加三钱的蔬菜银子钱,这样哪养得活一家几口人经常小孩饿得哭,平时唯有靠妻子与老母做一些女红过日,后来杨东平在五寨堡一作坊中谋到一帐房职务后,才慢慢温饱,后面又谋上了五寨书院教员一职,开始衣食无忧,不久后将家人妻小都接到了五寨堡来。

现在杨东平的盘算是,为自己谋个五寨堡军户户籍,因为这样,自己一家人才能真正过上稳定富足的生活,毕竟有了五寨堡军户户籍,就有了许多福利与保障。这几年来,五寨堡军户户籍越来越难搞,与别处军户普通逃亡形成鲜明的对比。好在他是读书人,这事没有问题。

他好友张成德与他也是相同的背景处境。听了在座各人的话后,杨东平觉得这些人在信口雌黄,五寨堡这些年的变化,大家是看在眼里的,五寨堡军民的好日子,大家同样是看到眼里的,不然为什么大家都要争先恐后来五寨堡谋生睁着眼睛说瞎话,这是杨东平所不耻的。

当下他忍不住道:“各位是否言重了黄军门哪有在五寨堡欺压商民,为何吾没有

五寨堡军民现在的好日子,这不是大家梦寐以求的位如何又来到五寨堡本地没有流民,没有乞丐,人人衣食富足,在晋西北的军堡中,哪里找得到黄军门这样仁慈的将官至于商税,商贾谋利多,自然应该交纳税,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至于教书农技商事,也是为了学生们将来着想,要知道,每年科考,所中不过寥寥,黄军门也是为了大家着想,不知各位为何抱怨”

张成德也看这些人不惯,道:“杨兄所言甚是,五寨堡悠闲富足,军民安乐,街上无冻饿之人,也无游手之辈,鳏寡孤独笃疾,也皆有所养,在大明边镇各堡中,这样的地方上哪找依我说,五寨堡称为桃源之地也不为过”

那些人互视一眼,一人不屑地冷笑了一声,道:“黄来福与民争利,好货成僻,这难道又是对了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凡商税三十而取一,买价不及四十两及典价,一概免税。就连江南重地,繁华之所,一府之商税都不如五寨堡之地。若不是黄来福欺压商民,抽取重税,区区一堡之地,商税可达五万两”

一人也是斜眼瞅着杨、张二人,道:“杨兄所言甚是,不说这黄来福欺压商民,就是以武人之身担任书院山长,也是居心叵测,有辱斯文”

余者各人站了身来,道:“走了,两位兄长,又何必与一些趋势小人多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