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131

分节阅读 13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东北方向跑到西门时,黄来福等五寨堡军兵,己经是全身大汗,不过众人还是动作阵形不变,脚步坚定有力。

在西门外驻扎的,是新任宁夏总兵官萧如薰带领地一部分大军,见这只军队绕城跑步操练,他也是被惊动了,他吃惊地道:“这是哪来的军队,竟精锐如此”

经过西门后,靠近南门的,驻扎着宁夏征西将军董一奎、董一元兄弟二人带领的大军,还有麻贵带领的大军,见五寨堡军队,身披铁甲,跑步整齐而来,董一奎吸了一口冷气,道:“难道这就是那只山西镇来的军队”麻贵也被惊动,神情凝重。

经过南门后,这里是三边总督魏学曾、宁夏巡抚朱正色统领的中军大营,还有甘肃巡抚叶梦熊领的数千甘肃援军,也是驻扎在这,连绵的军营,一眼看不到边。

看到黄来福,披着沉重地铁甲,一马当先地在前领跑操练,后面是滚滚数千地铁甲人流,从东北方向跑到南门,己经跑了几里,虽是个个满头大汗,但整齐的队列一直不变。不说魏学曾和朱正色直吸冷气,就是叶梦熊,也是不住地向外张望。

最后黄来福等人跑回了自家营地中,休息吃饭。吃过早饭后,又继续操练。野外负重跑步,这只是五寨堡军队中司空见惯地训练课程,五寨堡众人中,谁也没当一回事,跑回就是了。

但这个事情,在城下的各大明军营中,引起的轰动反响却是深远的,好多天中,还是成为各人口中的热门话题。就是城内的叛军们,也是纷纷议论。很多城下大明军官也想效仿五寨堡军队操练,但他们的士兵们营良不好,经常吃不饱,哪经得起这样的剧烈运动,只好作罢。

由于是攻还是抚,魏学曾和叶梦熊等人,还没争出个子丑寅卯辰,所以这些天中,城下一直平静,战火不动。而黄来福领着自家的军队,除了每天清晨绕城跑步外,平时只是在营地中操练,不理会任何事。

不过虽说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练自家兵,但别人对他的议论却是不会完。现在山西镇兵的富有,早己传遍各个军营了,每天白米饭任吃饱不说,还餐餐有肉,他们旁边的宣府镇军可以经常打着“交流”,“增强双方友谊”的名义,过来骗吃骗喝,别的军队,就没有这个方便了。

看着自己士兵喝粥,别人却能餐餐吃饱饭,吃肉块。很多军营的军官们,都是不满,纷纷找到三边总督魏学曾抱怨。

魏学曾也没有办法,他道:“山西镇兵是自备粮饷,吃喝都是他们自己的,本督并末拨粮。反倒是你们,每次都需从本督这拨出大批的粮草。如果你们也能自备粮饷,再怎么大吃大喝,别人也不会说你们什么。”

那些军官们只能无奈而去,自己没有人家黄来福富有,有什么办法魏学曾也感觉到城下缺粮,让军营中产生了一些隐患,不过各省的民夫们,他们运粮的能力己经是达到了极限,加上西北各省穷苦,魏学曾也变不出粮草来。

更让人眼红的是,到了每天下午时,那山西镇军中还有什么宣传队的姑娘们在唱曲,眼下镇城下的大明军营中,虽说也有一些营妓,但这些营妓,那比得过那山西镇中的宣传队姑娘们

最后,五寨堡军队营房中,又迎来了络绎不绝的各军营“交流”军官们,每人身边都带着大批的亲将随从,而这些人吃喝的同时,又传回了更多的山西镇军消息。每天吃饱吃肉就不说了,还有什么每月足饷啊,军衣每季发放啊,什么抚恤制度啊等等,都是听了让人流口水,还有什么斩首制度,也是听人让人咋舌不己。很多士兵内心,都产生了跳槽的念头。就连三边总督魏学曾,听说了五寨堡午餐肉罐头的美名后,都派人前来,取走了十几罐。还有朱正色和叶梦熊,也是派亲兵前来,取走了一批的午餐肉罐头,这些人都是理直气壮不给钱的。

在这样的“交流”下,黄来福吃惊地发现,自己营中本来能吃约十天的粮草,现在只能吃四天了。

正文 第127章 商队到达、众将群星、朱巡抚有请

更新时间:200963 18:56:39 本章字数:4973

还好,三天后,滚滚的五寨堡商队相继到来,他们带来了大批的粮草商品,解决了黄来福的隐忧不说,同时也在宁夏镇城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从大明中期,商贾们和大明各边镇官兵们,形成了密切的关系。各边镇的粮饷草料,除了京运银,民远粮,民运草外,余下的粮草需求,就是靠商贾们解决。

不过象五寨堡军队这样纯用商贾们运粮的,倒还是大明历史中的第一次。在大后方灵州城,虽也聚着一些陕西,宁夏的商人们,但他们的胆子却不如五寨堡商人们这么大,并不敢跑到镇城下面来。

这也引起了三边总督魏学曾等人的注意,商贾运粮,虽说需要以市价或是高出市价的价钱买粮,看上去花费较大,但总体算下来却又便宜。

军运粮,民运粮,同样是耗资极大,路上消耗浪费极为严重。从陕西,甘肃内地运一石粮到宁夏城下,路上需要消耗四、五石粮。十万军队,需要出动几十万民夫,路上不知道要耗费多少粮食。而且民众同样也是怨声载道。这些民夫都是壮劳力,他们被抽调离家后,家里的田地就荒废了。或许除了吃饱外,他们也拿不到什么工钱。

而用商贾运粮,这些因素都不存在了,又不会有滥用民力之忧。民夫的雇佣,路上的消耗,他们自然会有相应地谋划。路上的损耗,可说是直线下降。而且这些损耗,也不是朝廷的。朝廷大军,到时只需要直接买粮就是,万事不用操心。

当然,用商贾们运粮。也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比如说他们的运力问题,这些商贾们运来的粮,能不能满足十万大军地粮草需求几个月下来,那是至少需要百万石粮草,他们有那么多粮吗还有银钱问题,直接购买这么多粮草。朝廷拿得出这笔钱吗

不过不管怎么说,用商贾运粮,都是非常有益的一个补充。

五寨堡商队,不断而来,他们靠五寨堡军队营地旁而驻扎,一下子,镇城下热闹了许多。城下缺粮,不过各平乱军队手上,还是有些银子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