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128

分节阅读 12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

而且刚才他还派了一个小吏,借口五寨堡军队是否要调拨粮草为名,到营中窥探,据那小吏所说,人家吃得可好了,就是普通的小兵,都有四菜一汤,有菜有蛋不说,还人人有堆尖了的肉块,那香味他闻后,现在想起来还是直吞口水。只可惜要赶回来复命,不能留在当地吃午膳了。

他不理身旁几个同样流口水的小吏,只是感叹道:“看看人家吃的,再看看我们吃的,妈的,他们还是大明的军队吗”

灾年时,大明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林道河不说,他们这些小吏,虽平时可以吃饱,但要经常吃到肉,也是不可能的。没想到他们眼中平时连饭都吃不饱的穷军队,竟可以吃到冒尖的肉块,这让他们内心中,分外的不平衡。

林道河最后怒哼了一声:“一帮武夫,飞扬跋扈”

第二天,在灵州城百姓们人山人海的围观中,在林道河等人的愤怒眼神中,在灵州城官兵的羡慕眼神中,五寨堡军队拔营离开了灵州城,继续往宁夏镇城而去。

不久后,他们经过夏家堡,经过横城堡,渡过了黄河,到达了宁夏镇城下。

公元1592年7月16日,黄来福领军从五寨堡出发,经过13天的长途跋涉后,行程千里,于7月29日下午,到达了宁夏镇城目的地,他们的到来,在当地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正文 第123章 三边总督魏学曾

更新时间:2009531 18:34:45 本章字数:4496

7月的宁夏,天气炎热,到了这个时候,又是宁夏镇扬沙浮尘肆虐的时候。这不,上午刚刚过去一场沙尘暴,让宁夏镇城的上空显得有些昏暗,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呛人的土腥味。

不过到了下午,空气又晴朗起来,万里无云,让人心情会愉快一些。

见天气转好,三边总督魏学曾,也从自己的中军营房出来。他是个己经快七十岁的老头了,不过还是精神矍铄,他身着一身大红苎丝麒麟官袍,大袖飘飘,身后亲兵,捧着尚方宝剑,在宁夏巡抚朱正色等一干官员的陪同下,马不停蹄地巡视军营各处。

自农历四月以来,朝廷的数路大军,己经将整个宁夏镇城围个水泄不通,各处连绵的军营,一眼望不到边。到今天为止,从各地赶来的大明平叛大军,己经接近十万人之多,各色旌旗,在镇城下随风飘扬,各色口音,喧嚷不绝。

据估计,镇城内的叛军,只有两万人之多,朝廷平叛军队,占有决对优势。不过贼兵依赖西北雄镇,负隅顽抗。加上城内物资储备充足,非短期内可以攻破的。

看着面前的宁夏镇城,魏学曾忧心忡忡,平叛数月来,一直久攻镇城不下,魏学曾己经风闻皇上对自己的不满,如果再这样拖下来,自己的前途堪忧。

只是看着眼前的雄城,想硬攻下,难啊,只希望接下来的招抚能成功了。

朝廷大军围困,突围无望,城内的拜等人也是忧心如焚,己经派出多批的使者要求招抚了,魏学曾也认为如招抚成功。对双方都是件好事,他曾上皇帝言:“城坚急不可得。贼已听抚出边,原总兵张杰已入城议招抚事,并请巡抚朱正色入城,以献贼首。”

在魏学曾看来,镇城内的乱军,还是可以救药的,他曾对手下说道:“宁夏贼本为军士。受饥寒所迫,误入歧途。今日若能明之以理,晓以大义,收抚而用,可显朝廷既往不咎,宽大为怀的胸怀。”

魏学曾认为对拜等人地招抚一切顺利,他还想将董一奎调回洮州防秋时,不过事情在前些天,却是起了变化。

在前些天。也就是农历六月六日。公元1592年7月14日时。甘肃巡抚叶梦熊领着三千苗兵到达宁夏镇城下。还带来了火炮战车400辆增援。一时间军心大振。

不过叶梦熊到来时。三天前。官兵与镇城内地叛军和议已成。叶梦熊听说后。极力反对。言道贼兵性情狡诈。不可轻信求抚。面临地是战还是抚。大家争得脸红脖子粗。有人议。如不履行和议。失言继续作战。则有辱国体。只有叶梦熊力排众议。更改约法。极力主战。

双方争了十几天。还没争出个子丑寅卯。对于叶梦熊地横插一脚。魏学曾还是很不满地。此时他冷笑了一声:“战。说得轻松。哪来地粮饷军器”

自平叛以来。魏学曾就向各省征集粮饷。以为军资。只是西北各省一向贫穷。自己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地粮草供应十万大军。每日地消耗额就是个惊人地数目。虽各省民夫。每日运粮地队伍络绎不绝。但还是满足不了将士们地需求。

根据魏学曾巡视各军营得到地结果。各路平叛官军。普通存在几个问题。

各军中缺少旌旗金鼓。号令不便。指挥不灵。各军中缺少粮饷。粮草供应问题极大。很多军队。经常是断粮一天几天地。军士们吃不饱。哪来地力气平叛。各军中战马缺乏草料兽医。战马病饿死者过半。作战地利器在于弓箭。然而此时各平叛军中。普遍缺箭。

种种因素,让魏学曾认为平叛不容乐观,能招抚是最好的了。不当家不知柴木贵,身为总督,各路大军都是伸手问他要粮要饷,而叶梦熊等人只会闭着眼睛哇哇叫,不顾现实情况,这让魏学曾很是鄙视。

带着这样的心事,魏学曾巡视了几处军营,不过毕竟是年过六十的老人了,精力有些不济,很快,魏学曾就累了,正想回营休息。

忽然,有一个亲将,急匆匆地过来向他禀报,说是有一只来自山西镇的平叛友军,正往营地而来,看样子,精锐非常。

魏学曾不由惊讶地哦了一声,他这个亲将,也是个见过世面地人,平时眼高于顶,能让他称赞精锐非常的军队,显不是一般的人。他不由起了好奇之

他随同一干大小官员,走出大营门外,往南边张望,不久,就见旗帜如云,带着一股巨大地烟尘,一个移动的方阵,正往这边整齐而来,虽是缓缓而来,但却声势惊人。越行越近,又有一个让人吃惊的,这只军队,竟是全体骑马,领前的骑兵们,更是人人身披铁甲,就是身下的马匹,也是披着镶嵌铁叶的棉甲。这样地装备,就是镇城下的平叛大军中,也是不多见的。

看得出来,这只军队兵强马壮,确是精锐非常。魏学曾虽身为总督,手下领有千军万马,但见了这只山西镇来的军队,也是吸了一口气,这是哪来的军队,如此精悍,难道是提督李如松领着家丁们来到了不可能啊,如果是这样,应该早就通报了啊。不单是魏学曾等人,随着这只军队的缓缓而来,镇城南边的几处大明军营也是纷纷轰动,很多人,都挤出来看,各人议论,到底是何方神圣到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