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回到明朝做千户 > 分节阅读 120

分节阅读 12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众商贾们都是笑了起来,都说大人说话好有趣黄来福道:“总之,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想要发财,一点险都不冒是不可能的。

众人都笑道:“大人说得的。”

这些商贾们和黄来福打交道久了,都明白了黄来福的性格,总之,黄来福这个人,和别的粗鄙军汉不一样,虽官越做越大,但为人处事,说他是个精明的商人不为过。

“好了,我们现在谈谈口外这两地地农场经营。”

黄来福切入正题,他命两个家丁取来一张粗陋又巨大的地图,挂在厅的正中,那是后世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地图,还有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的地图。那是依他电脑中后世两地的卫星地图画的,加上咨询大明边地去过这两地地一些人,加以修正。地图粗了一些,不过也够用了。

清水河在老营堡正前方,依黄来福后世电脑资料,清水河县总面积285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63万亩。境内有清水河、浑河、古力半几河等几条较大地河流。因地理原因,所有的山沟几乎沟沟有水。

此外清水河境内还有众多地矿产资源,特别是煤、铁矿等,特别是煤的储量为18亿吨。此外还有大量的石灰岩,锗量达2多亿吨,适宜于露天开采,完全具备建设大型水泥厂的条件。还有耐火粘土储量达6亿吨,质量优良。当然,这些矿产,目前对黄来福来说暂时用不上,有用的,只是那些耕地。

由于清水河位于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接地带,黄土覆盖较厚,又冬长夏短,寒冷干燥,所以这里,以后将以种植耐寒耐旱的莜麦为主。此外这里还有天然草场128万亩,可以大搞畜牧农场。

至于准格尔旗,后世全旗共有土地面积75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8万亩,宜林宜草面积800万亩。其境内水源充沛,黄河年过水量248亿立方米,是五寨堡的多少倍。特别一说的是,其境内矿产资源非常的丰富,有煤炭储量544亿吨,石灰石储量50亿吨,铝矾土总储量1亿吨。

这些土地对黄来福来说,都非常宝贵,如果让他来经营。仅仅这两地,完全可以养活众多的人口,而此时,在境内的一些蒙古部落,拥有这么多的良田土地,却连区区几万人都养不活,还要经常入大明境内抢劫,更抢到黄来福头上来了,最后抢劫不成反被砍,想想就让黄来福无语。

他咳嗽了一声。指着两地地地图道:“各位,这里是清水河,再往前是兔毛川河。以往这里有大明的镇虏卫,玉林卫等,不过成化年后,此地为虏贼所据。眼下兔毛川河一带,为虏王三娘子下酋首歹言恰,乞庆恰,收谷儿台实等各驻牧。兔毛川河离老营堡略远,暂时不理。而清水河一带,现无蒙古部落,离老营堡又只有百里之远。完全可以屯垦农场。”

“据我所查,清水河方圆,有可耕之地达60余万亩,还有上好草场一百余万亩,可以畜养众多地牛羊等物。”

各个商贾们都是听得聚精会神,黄来福大声续道:“在偏关的西上面,是黄浦川河一带准格尔旗明时的旧称。此地更是有可耕之地达170余万亩。上好草场数百万亩。原是虏人土昧部驻牧之地,不过经去年那场战后。想必他们不敢再来惹我们五寨堡去的人。”

众商贾们都是听得眉飞色舞,相互交头接耳着,这么多的土地,如果开发起来,那他们就发了,至于当地多为荒地,这些年又干渴少雨,不过这没关系,只要学五寨堡各农场,在河边之地大规模兴修水利,筑坝开渠,完全可以解决。以往他们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现在有黄来福在,这个问题也不存在了。

渠源锐首先响应,愿出资白银几万两,招募人手,前往二地屯恳,接着是亢友渔等人应和,然后是众商贾纷纷响应,厅内一片沸腾。

黄来福也答应他们,可以为他们武装屯丁,除了弓箭,火铳等大型武器暂时有点难办外,象一些刀枪等物,完全可以为他们提供,平价销售给他们。并且他们如果在当地修堡屯恳后,如果遇到什么骚忧,他老营堡的将士,肯定随叫随到。

至于种地的人手问题,黄来福完全会配合他们宣传,将大明的流民们招到塞北去种地,就如后世地走西口一样,形成一股风潮,反正现在大明的流民多得是,据黄来福估计,到万历年时,整个大明的流民,算上南北,有近千万之多,搞个二百万到塞外,便足够用了。

为了将来更好地吸引大明的百姓走塞外,更好地开发河套之地,黄来福盘算着将来在河套一带搞个大明版的宅地法,只要是大明成年男子,年满20岁,就可以领取200亩土地,女子领取100亩土地,费用只需每亩地交纳一钱银子,就可以终生拥有,并且前三年还可以免税。对土地的渴望根深蒂固,现时又无地少地的中原百姓来说,这个措施,肯定是非常吸引人。

这个商议大会非常成功,会后,黄来福和商贾们一起派出人马前往这二地侦测,以确定一些适合屯恳修堡的地方,为春后二地的开垦,及来年的大干作准备。

公元1592年3月31日,大明农历2月18日,黄来福回到五寨堡,这天是黄来福地生日,到了这天,黄来福就年满二十岁了。虽说他的儿子己经好几个月大了,不过依明时的礼制,男子满20,女子满16方为成年。所以这天黄来福举行了成人冠礼,他也为自己取了个表字:忠明。

就在这一天,在遥远地宁夏镇,在大明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场狂风似的叛乱,正揭开了序幕

正文 第118章宁夏之乱1

更新时间:2009521 18:19:15 本章字数:4513

从贺兰山西边沙漠,及东边河套鄂尔多斯沙漠刮来的风沙,夹着初春的雪粒冰寒,从两个方向模扫过了狭长的宁夏镇,吹得这块大明西北诸镇中最北边的边镇,笼罩在一片蒙蒙的风雪沙尘中。

宁夏镇,三面环绕长城,是大明西北边陲之重镇,成化年后,大明放弃了河套平原,退守宁夏之后,失去了防御的缓冲地带。宁夏镇,特别是黄河以东地势较为开阔的盐池,灵武一带首当其冲,成为蒙古部落南下的突破口。

套寇,己成为明朝中后期的主要边患。“成化以前,虏患多在河西,自虏居套以来,而河东三百里间更为敌冲,是故窥视平固则犯花马池。掠环庆则由花马池东。入灵州等处则清水营一带是其经矣。”

嘉靖二十七年,陕西三边总督曾铣,上书朝廷提出收复河套。但由于此时明廷力量衰弱,已是无力攻取。不过由于多年战事,宁夏镇在西北诸镇中,战力还算强悍。

宁夏镇全镇原有马步官军七万余名,马匹二万二千余匹,一年需要粮饷六万余两,不过由于军兵历年逃故,现仅有官军三万七千余人,马匹一万三千余匹。加上去年开始,宁夏镇全镇己有八个月没有发粮饷冬衣,将士们都是怨声载道,逃亡的军兵更是络绎不绝。宁夏镇城,就是后世的银川市,贺兰山环其西北,黄河在东南,险固可守。雪初融,意味着春天的来临,往常在这个时候。正是镇城开始热闹繁华的时候,镇城的各街上,各方的商贾,牵着自己的驮马,操着各地口音,在镇城各处交易。

不过这场沙尘暴来得太猛,来得太突然,将镇城内各人都是吹了个灰头土脸。不说居民商贾们都是纷纷闪避,抱头鼠窜。就是城墙上守卫地将士们,也都是抱着头,飞快地冲进了城墙上的楼房内。不过能躲避的只是少部分,大部分的将士们,都是抱着头。缩着身子,躲在墙后面,尽力保护自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