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山环水绕俺种田 > 分节阅读 8

分节阅读 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了,这时大雪已经停了,放眼望去,整个世界一片银装素裹,雪白的雪花装点了整个世界,美不胜收。

虎子、小燕几个起床后,先在自家院子里玩了一会儿,待吃过早饭后,就带着弟弟妹妹们一起去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打雪仗、堆雪人去了。不得不说,雪地就是孩子们最好的游乐场有的孩子竟跑到山坡上滑起了雪,好不自在可惜,南方的雪不比北方来得猛,河面上才结成一面薄薄的冰,用手指头一戳就破了,让孩子们享受不到在冰面上滑行的乐趣了。据村里的老人说,河面上结厚厚的冰能让人在上面走路,那是五十年一遇的难得的情景了。

大雪并没有就此停止,总是断断续续地下着,有时也和雨水一起降临,在地面上形成光滑的冰面,那真是行路人的噩梦啊,经常有人摔得四脚朝天,爬都爬不起来,好在衣服穿的够多,倒也不至于太疼痛。只是家里的老人就要当心了,就怕摔到了骨头。听说每年村里都会有几个这样的老人,让人防不胜防啊。好在,巧巧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没有事。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 第十八章 妙计之打造成厨子四

曾大树的厨艺已经练成了,而且他自己又是个融会贯通的,有时也会想出个让巧巧都惊叹不已的新菜式,自身素质已经具备,现在缺的就是一个在众人面前展示的机会了。在乌山村里,不可能弄个什么广告,毛遂自荐也并不是那么的妥当,最好的办法就是先让一部分人知晓,然后依靠口口相传,形成口碑效应,再就是亲友间的相互扶持,让曾大树有更多展示的机会。

过年就是个难得的好时机。新年里,众人忙着走亲访友,众亲友齐聚一堂,不外乎吃吃喝喝,再就是聊聊家常。这两样都对曾大树有利。前者可以用来展示厨艺,后者则用来传播厨子的美名。

曾大树一家每年正月初一和巧巧的叔叔、姑姑们一起去爷爷家拜年,正月初二和巧巧的姨妈、舅舅们一起聚在外公家里。而曾大树作为老大,下面的弟弟妹妹也都会在正月初五这天过来曾大树家里吃饭,当然还有其他的亲戚需要走动。每年走亲访友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固定的,除非有了变故。

在腊月二十二这天,曾大树和赵杏花分别去了巧巧的爷爷和外公家里,跟两家人商量过年的菜让曾大树掌勺的事,并把曾大树想做厨子的打算跟两家老人说了,不出意外地两家人都很赞同,并且都表达了他们的惊讶和喜悦。能做厨子在农户人家看来就是有了大出息,做父母的都是盼望子女能有出息的,而巧巧的外公外婆也是希望看到女儿的生活能过得好的。

机会有了,做厨子,还要有必备的工具。

那就是多层的大蒸笼说这个是必备的工具并不是瞎说。村宴酒席一般都有十来桌,每桌要上十二道菜,而酒席上的菜又要热乎,又要上得快,可是厨子只有一个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要用上大蒸笼了蒸笼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保温和做菜。

有些菜是可以提前做好然后进行保温的,比如鱼、肉、汤菜等。还有些菜是必须要用蒸笼来做的,比如蒸鱼丸、蒸海木耳鸭蛋、蒸蛋片等。总之每个村宴的厨子都要有一个蒸笼,而且这个蒸笼要做的大,还要是多层的,这样才能装下更多的菜。

如果去集市上买一个这样的大蒸笼将会很贵,至少要十二文钱,这在曾大树家是一笔很大的开销。好在曾大树也会编竹子,他平时会编一些筐啊篮子啊什么的,而这个大蒸笼也是用竹子做的,曾大树决定自己来做蒸笼。做蒸笼并不简单,需要技术,还需要手巧,而且这是一门技能。曾大树还没有做过这么大的蒸笼,但技能总是相通的,经过慢慢地摸索,这个多层的大蒸笼总算是做成了

曾大树总共做了十二层,一层一层地叠加在一起,像一座小塔,而且这个蒸笼是可以随意拆卸的,还能分做好几个来用,是一个很巧妙的竹制器物。

曾大树做蒸笼的时候,虎子、小峰和小山都被强制要求全程在旁边看着,这是一个技能传承的过程,父传子,子传孙,好多古老的技能就是靠着这样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最终生生不息。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 第十九章 过除夕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除夕。

曾大树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在一起吃着年夜饭。过年的时候,最丰盛的菜肴总是被用来招待客人的,但就算是再贫穷的人家也要吃一顿好一点的年夜饭的。

曾大树家的年夜饭只能说是中规中矩的样子,首先是“炸黄雀”,并不是真的黄雀,而是把红薯切成条,然后和加糖水的糯米粉一起和匀,用筷子随意地一团一团地挑出来,一般有拳头那么大,再放到油里面去炸,把表面炸得金黄金黄的,等浮了起来,就可以捞出来吃了。现做的“炸黄雀”表皮酥脆,里面软糯,非常香甜可口。乌山村的人家一般一年只在除夕炸一次“黄雀”,假如客人多的话,一次可能要炸满两三大木盆,因为这将是过年的一道必备菜“蒸黄雀”,就是把炸好的黄雀和蛋片、猪肝片一起蒸。大概是因为一年只能吃上一回现炸的“黄雀”,所以大家都很是稀罕。

第二道就是用辣椒煮的鱼杂。鱼整条的炸好是准备招待客人的,鱼杂则是自家人吃。鱼子、鱼膏、鱼肝、鱼泡和鱼肠都洗的干干净净的,先用油炒过,再配上辣辣的青辣椒和大蒜煮成汤,也很是美味。古代的鱼吃的是草,不像现代吃加激素的饲料,古代的水也没有被工业污染,所以鱼的内脏也还是可以放心地吃的。鱼子糯糯的,鱼膏滑嫩,鱼泡很脆又有嚼劲,鱼肝和鱼肠也很可口,辣椒很开胃,就连剩下的鱼汤也是一道别有风味的菜肴。鱼汤冷却后,结成固态的鱼冻,吃起来爽口极了。

再就是一碗菠菜汤了。菜并不多,毕竟大家的肚子都被“炸黄雀”给占据了,这些就是乌山村一般人家的年夜饭的菜色了。曾大树家的年夜饭是赵杏花做的,大概是在宣布她作为当家主妇的主权吧。呵呵

吃完饭后,大人和孩子坐在一起围着火盆,一边烤火,一边说说笑笑的,很是欢乐。

不一会儿,就听到外面有击鼓的声音,这里不兴放鞭炮,但有在除夕夜击鼓的习俗,曾大树家没有鼓,小峰和小山就把木盆拿出来敲打着,乌山村在一片击打声中热闹的过着除夕。

曾大树在门沿上挂上长长的根香,点燃的根香冒着细烟,并且散发着一种特别的香味。赵杏花还给每个孩子发了一文钱的压岁钱,孩子们把压岁钱放到枕头底下,然后洗完脸和脚,爬上床准备睡觉了。赵杏花又把孩子们的新衣裳拿来,放到床头,又为孩子们掖好被角,然后就和曾大树回到了东屋。每个睡着的孩子脸上都是甜甜的笑意,在他们眼里,过年总是这般的美好。

东屋里,赵杏花和曾大树在数着一文文的钱,有给长辈的孝敬钱,有给小孩子的压岁钱,都分开用小荷包装好,准备明天给出去。

“孩子他爹,虎子他爷爷奶奶的孝敬钱给多少”赵杏花问曾大树。

“还和去年一样吧,给二十文。虎子的外公外婆也一样。”曾大树说道。钱赚得不容易,但人情往来的钱却不能省,特别是孝敬老人的。

“行。”

数好了钱,夫妻俩也上床睡觉了,明天还要出去拜年。

本书由本站首发,请勿转载

正文 第二十章 满堂喝彩

大年初一的早上,曾大树一家人早早的就起来了,大人和孩子们都穿上了新衣裳,大家一起来就互相说着吉祥话。

“小峰、小山,新年越长越高、越长越壮小燕、巧巧,你们俩越长越好看”虎子说道。

“大哥,你也越长越高、越长越壮小山要越长越聪明,小燕和巧巧要越来越漂亮。”小峰说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