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洪荒之青虚 > 分节阅读 154

分节阅读 15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算啊当下准备帮助通天,也算是报了这次燃灯上封神榜的仇。

“通天师弟,为兄已经签押好了,吾阐教堂堂小乘教主也上了这封神榜,你截教即使再一毛不拔,也不能沉默了,否则让为兄实在心寒啊”原始天尊微笑道,丝毫看不出伤心的样子,也是,燃灯不过是西方二圣的人,原始天尊铲除了一个内奸,又给了通天不容反驳的理由,自然心中十分得意了。

“二师兄说的有道理,贫道截教是有一二不肖之徒,他们德行浅薄,也实在难免封神榜上走一遭的。”通天教主说话间,手一挥,在封神榜上写下了十几个无名之辈的姓名,这些全是截教的外门弟子,而且还是作恶多端,修为低下的存在,这些害群之马,通天收拾了也不怎么心疼。

见通天才签押了十几个名额,原始天尊眼中也是一寒,自己阐教的情况不妙,也还签押了一人,虽然有原因,但是也不能否认这一点,如今轮到通天的截教,却是推三阻四,如今更是随便丢下了十几个阿猫阿狗就打发了自己,这简直欺人太甚,一时间原始天尊的心中是怒不可遏:“通天,你实在欺人太甚,今日你既然这么吝啬,他日必让你截教万仙灰飞烟灭,让你傲,让你目中无人。”

太上见原始天尊与通天教主闹了矛盾,心中一叹,知道一场大战是避免不了的,而通天的诛仙四剑也不是吃素的,肯定会大方神威,到时候非四圣不可破,现在的太上已经在考虑一旦遇上了诛仙四剑阵要如何应对了,毕竟是通天教主的镇教至宝,还是太古洪荒以来当之无愧的第一杀阵,威力前所未有的恐怖,由通天布置,非四圣聚,而不可破诛仙大阵。

如今人教与阐教关系好,联合上青虚,也不过才三圣而已,至于西方二圣,却是不用想了,他们不对付自己就好事了,是没有什么指望可以拉拢到的,而女娲,还有些希望,毕竟帮助了伏羲那么大的善缘,女娲多少也要表示一下的,太上自忖,只要自己开口,女娲肯定会同意一半,成败还在五五间,这让太上轻易没有出口询问。

“唉既然这次谈不拢,那么就散去好好考虑清楚吧这封神榜就定下三商吧,诸圣商量过三次,封神榜必须签完,要是不签完,那么这封神之战,也只能全靠机缘造化了,各凭手段吧”太上建议道,随即询问了下鸿钧是否可以,鸿钧闻言,缓缓说道:“可”

有了鸿钧的承诺,诸圣放下心来,这次既然商量不出什么,当下却是各自散去不提。

看着西方二圣临走前与通天教主告别,青虚的心头也是一紧,知道他们的打算,顿时对这次的封神之战不太乐观了起来,通天教主本来就有非四圣不可破的诛仙剑阵,如今又是有了西方二圣的支持,这些更是如虎添翼,阐截之争,本来双方的实力就很悬殊,现在更加没有了比较,事到如今,女娲的想法却是很重要了,只要阐教一方争取到女娲的支持,那么就有了四个圣人,诛仙剑阵也没有了问题,压过通天教主与西方二圣亦然,到时候截教虽有万仙,可在教主级别强者的手下,却是土鸡瓦狗而已。

青虚的想法,原始天尊与太上却也是差不多,当下三人与女娲一道去了趟娲皇宫中,商量关于这次封神之战的事情,不过效果却是没有青虚想的这么乐观,女娲的态度更加偏向截教,毕竟截教中大多是妖族,要是帮助阐教,那么去是需要杀戮那些妖族,女娲也于心不忍。

太上以伏羲的因果善缘相挟,女娲也没有开口,这让青虚对争取女娲帮助的心沉入了湖底,没有了女娲帮助,阐教一方也只有三圣,而诛仙剑阵号称非四圣不可破,这下问题大了。

不过几日,诸圣第二次聚首紫霄宫中,商量封神榜,可还是没有结果,即使在太上与原始天尊的压力下,通天教主也只是随便签押了几个外门弟子的名额,却是再也不管了,此时的封神榜上名额却还不足20人,这点数量,与三百六十五是差了太远了。

二商无果,三商在即,诸圣却也没有了什么想法了,通天教主不松口,当下按照太上之前说的,各凭机缘造化,散去不提。

定下了封神榜,通天教主心中却是产生了些后悔,他自忖有诛仙剑阵在手,又与西方二圣达成了一些约定,更是有恃无恐,可是如今冷静下来仔细想想,这次封神榜三百六十五个名额,本来就应该自己截教出大头,现在各凭机缘,只怕原始天尊与太上是不会手下留情了,自己截教的损失将远远超过三百六十五个。

“算了,自己回去金鳌岛,命令门下弟子这五百年不准出山,不信太上与原始还有什么办法,莫非打上山门哼哼”通天教主的想法很好,可惜他实在太想当然了。

成功与通天教主结盟的西方二圣,却又是产生了无穷的阴谋诡计。

回了金鳌岛,通天教主招来众弟子吩咐道:“今大劫将起,碧游宫将闭宫停讲三百年,你等在回道场后便紧锁洞门服气炼丹,静颂黄庭,以待大劫结束,不可出门沾惹因果,静待大劫结束,到时再来碧游宫听讲。”说完便隐去身形。

而昆仑山玉虚宫中原始天尊则对众弟子说道:“进大劫将起,你等当下山完成杀戒。”

原始之所以有这举动,也是无奈之举,阐教本来就人少,这杀劫避是避不过去的,当下也只能迎头而上,杀出一线生机了。

此时商汤早已历经三十一帝,这第三十一帝便是纣王。

纣王乃帝乙之三子也。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寿王。因帝乙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因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所以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大成上本请帝乙立寿王为东宫,帝乙听从众大臣之言立季子寿王为太子。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纣王继位,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元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于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纣王七年,春二月,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造反,纣王闻之大怒,命太师闻仲奉敕征北讨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