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仙侠修真 >笑忘清宫 > 分节阅读 108

分节阅读 10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问说了,我说我问过甘先生和安妮,他们从来没有教过晖儿武功,这其中有定有问题。

胤禛也皱着眉头:对,我觉得这孩子入天地会不是偶然,应该是有预谋,先教他武功,然后让他入会,以他皇长孙的身份来刺杀皇阿玛。

胤禛推想到这里,猛的睁大眼睛看着我,我也惊恐的看着他,我们同时想到: 这是个阴谋,太可怕了。有人早都知道了晖儿的身世,故意利用他,但是是谁呢

胤禛猛的想到一事:最近皇阿玛收到密折,有人说发现了朱三太子的下落,藏在江浙乡下教书呢,会不会是他

我失笑:朱三太子怎么又冒出个朱三太子好像咱们当朝已经杀了好几个了吧

胤禛叹了口气:不光本朝,玛法在的时候也杀了好几个,这个朱三太子是横在阿玛他们心里的一根刺啊,不管在哪里听到风声,宁可错杀一百,也不放过一个,每一次都是闹得影响很大,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儿。你记得咱们那次在野外遇刺那次吗破了血龙会,杀的那个,就是假冒的。竟然是明相和大哥做的,刺客是他们派的,他们为了摆脱嫌疑才把血龙会头目杀了,冒育朱三太子,现在到处都在打着朱三太子的名号惹事,出了事也推到朱三太子身上。而真正的朱三太子,还活没活着谁知道

我咽了咽口水,汗,我本来是想帮大阿哥的,没想竟然让康熙会认为这事是他做的,当年杀了血龙会头目冒充朱三太子,是我干的,那时的确是想救大阿哥,没想到弄巧成拙,不过据说给大阿哥和明相列的罪名有一大萝框,也不在乎这一条了。

我说:就算活着,也都七八十岁了吧,这些年没见他真的做些什么事来,说明就是真的想通了,过着普通的生活,隐藏自己,何必再找他呢,再让他过几年安稳日子,死了,这世界就再也没有什么朱三太子了。

胤禛说:可惜阿玛不是这样想的,他势必会将真正的朱三太子找出来,斩草除根,不会让朱家的人活在世上的。所以这孩子千万别和这些人扯上关系,不然真的麻烦就大了。

我心里也紧张起来 ,心里暗暗保佑,希望晖儿不是真的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第二日,甘先生突然派人请我过去,突然问我:我听到风声,怎么说晖儿加入了天地会,还去暗杀皇上

我苦笑:的确是这样,那天看您啥都不知道,怕您担心就没说。这孩子不光入了天地会,那日里在街头刺杀皇帝和他阿玛的就是他。也就是这样,我才想到他是晖儿的。

甘先生奇怪:我没有教过他功夫啊,这些年一直教他读书,他怎么能冲破重围去刺激皇帝

我只有苦笑:他不光有功夫,而且很高,不在我之下,不然怎么会小小年纪就做了天地会香主

甘先生说:这就奇啦,是谁教的他那时候他日夜跟着我的。唉,也怪我,从下了江南,身子就一直不好,不怎么起床,莫非他背着我偷偷和人学

我说:就怕不是他偷偷和人说,怕就怕有人偷偷的教,胤禛的意思是,这件事不简单,包括他入天地会,也并不是安妮的一时兴起,因为天地会毕竟是个隐秘的组织,他们是怎么接上头的呢而且孩子功夫这么高,肯定是学了很多年了,一个小孩子,肯定不会主动找别人。

甘先生说:四爷说得对,这事不简单。这样,你演几招那孩子的功夫,让我看看,是哪门哪派的。

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立马蹦起来,仔细想想,然后把晖儿的功夫比划了出来。

没想到,我才比划了几招,甘先生的脸色越来越差,喉咙里咯咯直响,他本身已经卧床好些年,这时却急着想起床,所以差点从床上跌下来,我赶紧扶着他,连忙问他:爷爷,是谁你知道

他紧紧的掐着我的手,很困难的挤出三个字:大公主。

118 威胁

我以为自己听错了,一边替他捶着背,一边问:是谁

他顺了气,靠在了床边,这边舒服了些:是大公主。福晋可曾听过这句话:何故生在帝王家

我张大了叫:啊,长平公主他说:对,那时她是长平公主,现在江湖称她为断臂神尼,法号九难,华山派。

我一拍头说:我早该想到是她的。

甘先生说:我早年曾有幸与她会过一面,蒙她不弃收了凤池为徒弟,跟着四爷的了因大师也是。

我点点头:据说凤池与了因大师跟了四爷,她好像极不满意,不愿承认这两个徒弟

甘先生说:她当然生气,她一生都以光复大明为主,自己的徒弟却跟着仇人做事,她能不伤心吗

我摇摇头:不对,她既然已经出家多年,为何还放不下红尘俗事

甘先生说:国仇家恨,做为大明的长公主殿下,所有的人都能放下,她不能。

我暗然伤神:她的故事民间倒是流传很多,感天动地,不过国仇家恨,何苦利用一个孩子

甘先生说:我现在明白了,她应该是早都知道的晖儿的身世的,她想利用晖儿去杀皇帝。

我说:可惜晖儿必竟是我家的孩子,他一见胤禛就觉得似曾相识,不忍下手。

甘先生说:估计长公主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筹划了几年,竟然会功亏一篑。

我说:她的计划的确是周密,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她唯一输的地方就是忽略了父子天性。

然后我告诉他,朱三太子已经有消息了,康熙正着人去密捕他。

甘先生挣扎着起床,硬让我拦下了,他伏在床上说:福晋,当年你老夫,若发现朱三太子,你定会设法营救。

我说:不错,我答应过你,所以我已让凤池赶过来,从今以后,他便不是我贝勒府的人了,也不是血滴子的人。不管他用任何方式行动,只要不牵扯上贝勒府和四爷,我都不会过问。

几日后,真正的朱三太子果然被抓了过来,一家二十多口人老老少少,全部都关起了起来,那个所谓的太子则由康熙亲自审问。

据说这“太子”比大清的太子更惨,大清的太子当了四十年的太子,他呢,七十五岁的高龄了还是个太子,而且是个莫名其妙的太子。他自小逃出宫,哪里还记得当太子是啥滋味,更别说这些年东躲西藏,做了几十年的教书先生。

都说人与人之间的是非恩怨难解,像这样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恩怨更是没法解,因为无厘头,就说他与康熙,明明是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就算有恨,也是朱三太子应该恨康熙的祖先夺了他家的江山,可是大清的历代皇帝却不得不杀了他以告天下,仿佛大清王朝从进关到现在开始,都没有坐稳过,只有把朱三太子杀了,大清的江山才能“万年无忧”。

康熙大概也没有想到,他与他的阿玛追了几多年的朱三太子,竟然是这样的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如何处置他,如何面对天下,倒真让他为了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