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悍戚 > 分节阅读 164

分节阅读 164(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别看在袁绍眼中,刘闯只是一个小诸侯。可他却是大汉皇叔,刘陶之子,只这两个身份,就足以拿出来吓人。袁谭正是想要借助刘闯那大汉皇叔的名义,来向袁绍表明他的能力。

早在西汉初年,刘邦宠爱赵王如意,有意废长立幼。

吕后为惠帝刘盈请来商山四皓,迫使刘邦改变主意。

而今,袁谭大概用的,就是和当初吕后为刘盈请出商山四皓的计策一样。

虽然刘闯的名气,远远比不得商山四皓。但作为一个新近崛起的小诸侯,一样能够体现出袁谭的手段。

“这主意。恐怕不会是我家那位老大人所献。”

刘闯微微一笑。闭上眼沉吟片刻之后。turán道:“我以为,能想出这条计策的人,必然是辛仲治。”

陈矫一怔,“何以见得”

刘闯笑道:“辛评这老儿,分明是抛砖引玉,抛出我这块转头,引出我家那位老大人来。

以老大人的性子,恐怕不会愿意让我卷入这立嫡之争的事情里面。而且。他也很qgchu,我若这次出面,势必要与曹操反目,于我并无好处。所以,老大人是绝然不会想出这么个计策。”

“那何以是辛仲治”

刘闯道:“据我所知,袁绍帐下谋士众多,田丰沮授二人,不偏不倚;许攸乃袁绍元从老人,早年间更是奔走之士,更不可能在这shihou站出来说话。真正卷入立嫡之争的。只有辛评郭图,以及审配逢纪四人而已。郭图未必会出这主意。他要担心,会不会激怒我那位老大人。

审配逢纪则是支持袁尚,怎会为袁谭出谋划策

所剩者,便是辛评他与我家老大人有旧,而且此次让我出面,实则对我也有莫大好处。

这种计策,思来想去,也只有出自他手笔。一来,我卷入这场立嫡之争中,可以淡化我此前谋取东莱郡的影响。袁谭想来也不会因此而对我产生恶感,日后一味的为难与我;其二,我只有站出来了,袁绍才可能会支持我。若我一直蛇鼠两端,摇摆不定,恐怕袁绍也会对我心生忌惮。”

陈矫听罢,露出一抹笑容。

“公子能如此想最好,我想那辛评,也不会真就存有恶意。”

是啊,可你们谁又会知道,在未来的袁曹之中,确是曹操笑到了最后

刘闯说实话,并不想这么早站出来。

可现在的情况看来,已经由不得他来做出选择。

就好像他要扯起天子这面旗帜一样,袁谭也盯上了他大汉皇叔的牌子。

不过这种事,对大家都有好处,刘闯倒也不介意,双方互相利用一下。只是,他必须要考虑到,这次他表明立场之后,接下来曹操对他,绝不会再客气,很有可能会把他视为眼中钉。

若非如此,刘闯真不想跳出来,和曹操为敌。

建安二年八月,许都皇城。

汉帝刘协登上毓秀台,鸟瞰皇城中的荷花池,面带忧郁之色。

伏寿站在他身后,忍不住轻声问道:“陛下,何以如此闷闷不乐”

汉帝看了一下身边,见没有什么人,便叹息道:“今杨太尉被曹操下狱,至今仍无消息。

虽然朝中许多人反对,并竭力营救,可是朕观曹操行事,实欲置太尉于死地,朕焉能不烦躁。”

伏寿闻听,也不禁心中一阵发闷。

杨彪被捉拿下狱,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二月,袁术造反,自立为帝。

杨彪和袁术有亲戚关系,故而曹操怀疑杨彪和袁术勾结,有谋逆之心,故而派人将之捉拿下狱。

可实际上,所有人都qgchu,那不过是一个借口。

杨彪本来就和曹操不和,属于坚定的保皇党。自迁都以来,杨彪屡次建议,曹操还政于天子。可奈何他手中没有实权,曹操根本不予理睬。但即便如此,曹操对他,也是非常厌恶。

此前,杨彪在朝议时,与朝中老臣联手逼迫曹操,迫使曹操最后不得不对刘闯jháng封赏。

这也让曹操对杨彪更加厌恶,总想着要找个机会,干掉杨彪。

但是,杨彪毕竟是一员老臣,而弘农杨氏,更是名门望族,哪怕曹操想动他,也必须有所顾虑。袁术称帝,却给了曹操一个借口。谁让杨彪与袁术是亲戚,曹操自然不会在放过杨彪。

这件事,就算是伏完等人。也颇感头疼。

“陛下。不必太过担心。昨日孔文举不是说过,要营救杨太尉”

“梓童,你不懂”刘协叹了口气,郁郁寡欢道:“孔融虽也是名士,奈何手中无兵无将,更无半点实权。他若想救了杨彪,恐怕连他也要被牵连,所以朕才更感到担心。害怕再失一位老臣。”

是啊,刘协现在,实在是容不得再有闪失了。

当初随他一路逃亡的汉室老臣,已经越来越少。

年初时,钟繇被受命司隶校尉,算是向曹操低头;随后,太司徒淳于嘉也因为年迈的缘故,告老还乡。这也使得刘协手中可用之人越来越少。虽然伏完等人在暗地里为他拉拢人才,但大都是无权无势的清流。凭这些人,又如何能够与曹操相争他又如何能重掌朝堂

一想到这些。刘协就感到心中万分抑郁。

他闷闷不乐的站在栏杆旁,看着毓秀台下盛开的荷花池。眼中充满落寞之色。

“咦,怎地董贵人来了”

就在这时,忽听伏完一声轻呼。

刘协扭头看去,就见一个美妇人从远处走来,步履颇为匆忙。

有汉以来,宫中嫔妃设立十四等,以完善三宫六院嫔妃的管理。

不过在东汉之后,嫔妃的等级便被简化,除皇后与贵人之外,只设立美人、宫人和采女三等。

这董贵人,来历也不小。

她的父亲便是车骑将军董承,而董承,又是董太后的亲戚。

当初刘协出生后,母亲便被害死,幸得董太后保护,才算是保住性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协对董家人颇为亲切。登基之后,他便娶了董承之女为贵人,地位仅在伏寿之下。

而这董贵人的年纪,和伏寿相差不大。

两个人,对刘协都照拂甚周,也是刘协在宫中,最为信赖的人。

董贵人匆匆走上毓秀台,先是与伏寿行礼,而后笑盈盈走到刘协身边,“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贵人,喜从何来”

董贵人见四周没有外人,便从袖子里取出一份奏疏。

“此父亲方才着人送来,请陛下查阅。”

刘协打开奏疏,看了一眼之后,眉头一蹙,“怎地朕这位皇叔要造纸编书,邀请孔文举共襄大举,朕却一无所知”

“想来,是被扣在司空府。”

董贵人轻声道:“这封书信,若非刘皇叔送来给孔文举,恐怕连我父亲也不知晓。

我父亲估计,刘皇叔应该写过其他奏疏,但是却没有出现在陛下案头。父亲担心,陛下会因此对刘皇叔心生不满,故而命妾身将这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