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淘宝人生 > 分节阅读 317

分节阅读 31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多吗,那时候还不至于有亡国的危险呢。

只要有皇帝在,就会有忠肝义胆的人围绕在皇帝身边,支持着摇摇欲坠的江山,把皇帝稳稳地保在龙椅上。而皇帝,也是这些忠义之士的主心骨,也许皇帝昏庸、愚昧,甚至是残暴,但是依然会给他们以奋斗的信心和希望。

这一点从满清政府的最后期就能看出来,洪秀全扯旗造反,山东的捻军、河北的匪患、来自国外的诸多列强,还有宠宠欲动的民主革命人士,在那么危如累卵的形势下,依然会有不少人死忠于鞑子朝廷,何况是南宋汉人正宗的皇帝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当时的那种形势下,朝廷及岌岌可危,皇帝的行在因为战乱时常更改,而各地的抗元力量有无法做到统一的号令和行动,只是知道一味地保护大宋江山社稷,把侵略者赶出去。

但是在这个时候,他们要追随和效忠的皇帝死了,连象征皇权的皇帝玉玺都被蒙古人得到了,这样一条消息会不会成为抗元力量的噩梦,听到这个消息后,他们会不会丧失了斗争下去的勇气。”

不只是唐韵的各位专家,就连护卫队员和船员,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只要是在这里听你张辰说话的,这时候全都有些明白过来了。

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相互之间用眼神传递着彼此的不可思议,如果真是向张辰说的这样,那么这崖山海战会不会就是一个酝酿了很久的大阴谋呢。

丁志强看了看桌上那些象征南宋皇权的物件,若有所悟地对张辰道:“张先生,你的意思是说,蒙古人为了打击各支抗元力量的信心和信仰,而导演了崖山海战这个大阴谋。

先把宋军逼到背水一战的境地,然后用一具假的皇帝尸首,以及一样可能是假的玉玺,摧毁他们抵抗蒙古人的信心,让他们失去抵抗的理由。在没有了奋斗和努力的目标后,所有的热情也就会渐渐冷却下来,而蒙古人就可以顺势而为了。”

张辰抿着嘴点点头,道:“对,从我们现在找到的这些文物来看,的确很有这个可能。”

说罢又拿起一枚玉玺,道:“玉玺是从秦朝开始确定为皇帝专用印记的,从那秦汉时期的八玺,到武则天时期的九玺,再到北宋时候的十二玺,南宋时候已经达到了十七玺。皇帝即使是逃亡,也不可能不带着玉玺,何况是随大军转移的皇帝呢,至少这天子八玺是必定要携带的。

我们这次捞上来的玉玺中,甚至有定国宝这样从秦朝到南宋历史上最大个头的玉玺,那么其它的南宋十六宝中的大多数都应该在一起。玉玺是国家权力的最高象征,如果皇帝被异族人逼到要跳海,那肯定是要带着所有的玉玺一起的,为什么会单单带着一枚去跳海呢,即使当时的皇帝年幼不懂,那么背着他一起跳海的陆秀夫不可能不懂的吧。

我们再来说这个宋末帝,崖山海战的时候他只不过是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跟在众军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吗,徒增负担而已,所有的大臣都会请皇帝现行离开躲避的,哪有让一个小孩子皇帝留在战场上的可能。

张世杰并没有在崖山战死,是因为他作为保护皇帝的大将军,带着年幼的皇帝先行离开了。但是崖山海战失败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们这才认为复国无望,在阳江附近的海域投海殉国;或者是他们被元军追赶,逃无可逃之下,选择了以死殉国;这也许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在张世杰投海的海域找到这些玉玺的真正原因。

要说蒙古人的有多么会打仗,那纯粹是吹牛,他们之所以能够策马纵横与欧亚大陆,完全是因为他们的残忍和狠毒。他们没有战略后备,走到哪里就抢到哪里,走到哪里就杀到哪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面对那种惨无人道的野兽行径时,都会显得很无力。

以前人们都说蒙古人善于打硬仗,总能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是我却觉得他们耍阴谋也是一等一的好手,而且最擅长的很可能就是耍阴谋,真以为靠着高头大马和强弓利弩就能打遍天下吗,他们的阴狠狡诈也是很出名的。

他们在崖山海战之前,就应该准备好了这个阴谋,只等到开战之后,就抛出所谓的宋末帝尸首和玉玺。见过皇帝的人很少,能从尸体上辨认出来的就更少了,但是玉玺作家就没那么容易,差不多有点级别的官员都有自己辨认玉玺的方法,所以他们的士兵只带走了玉玺,而没有带走尸体。

这样做还有一点用意,那就是让宋朝的百姓亲自告诉他们自己,他们的皇帝已经死了。老百姓谁见过真正的皇帝龙袍冠冕是什么样的,肯定是看到穿龙袍的就以为是皇帝了,而那时候大多数的官员战死的战死,失散的失散,即便能找来几个人,也不是当下就能找到的。

连军队都败了,老百姓还能有什么对抗的勇气,再加上皇帝一死,更是完全低头了,拼着心里的那一点忠义,赶紧把尸体埋了才要紧,省得那边蒙古人明白过来以后转头抢尸体。

你们说在这样的情况下,再加上蒙古人可以的宣传,还有谁会怀疑皇帝的死讯。不管是什么人,活在世上就会有理想和追求,当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破灭了,不复存在了,除了悲伤和逃避,还能再做什么呢。

虽然找目前我们的发现看来,宋末帝并没有死于崖山海战,但是当那具假的宋末帝尸体出现的时候,宋王朝已经灭亡了。”

张辰说完,看了看身边的众人,表情多少都有一些凝重,这样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人们不愿意多提及的,转移话题道:“得,说着说着就又绕回去了,咱们这里已经能够确定这些文物都是南宋末年的皇家御用品了,那么就看看咱们唐韵这方面的专家里,都有谁愿意参加到接下来的相关历史时间研究中,我这边也好给文化部提前说一下。”

张辰的这句话让所有船上的人再次感到迷迷糊糊,一个唐韵的专家很是不解地问道:“张总,这东西是你亲自捞起来的,而且用的还是咱们唐韵的设备,这几应该是咱们唐韵的藏品了啊,为啥还要和文化部搞合作研究呢,咱们内部就能轻松搞定了。

就以他们文化部和咱们唐韵的关系,这次能帮着他们捞南海一号就已经很给面子了,难道还不值得它们付出一点回报吗。

我可是看过它们之前的那份打捞计划,简直就是荒谬之极,又是什么沉箱,又是什么水晶宫的,不明白的听了还以为是拍动画片呢。也真亏他们能想得出来,一个打捞计划就能执行十几年,还要把沉船放在富含微生物的淤泥里边继续待上十几年,拿出来还不早就全沤烂了,还能研究个什么啊。

而且这些东西到了他们手里也好不了,迟早也得让他们拿去刷政绩,搞不好哪天再给弄丢了,最后还是便宜了不知道哪个官老爷,张总你不就白忙活了吗。”

要说面对这么有意义的宝贝,张辰没想过据为己有那是骗人的,他在舱体里刚刚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就在私吞还是公开之间做过好一番挣扎了。不过折回头来想一想,有想法归有想法,真正做起来他就做不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