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淘宝人生 > 分节阅读 314

分节阅读 314(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号的价值,甚至要超过好多个南海一号的价值。

长期以来张辰都在考虑,这几处的沉船到底是要公布出来,还是在打捞的过程中帮国家捞起来,又或者收入自己的囊中。

公布出来是首先被排除了,那些官老爷们没事干就喜欢扯皮,勾心斗角的相互角力,没有几个愿意在正事上多下功夫,到时候他们不捞,反而便宜了那些盗捞者。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张辰最终又放弃了收入自己囊中的打算,南中国海是中国的海域,那里的沉船张辰一艘也不会碰,这个是要坚决地坚持的。

但是又不能专门去等在那些沉船点附近的打捞作业,天知道那会等到什么时候,即使那些沉船已经被大自然掩饰和遮盖的很好,也不能百分百保证不可能被奇特的盗捞者发现,“南海一号”不就是意外之下的发现吗。

而且在盗捞者之外,还有一个很让人头疼的因素,就是海底的地壳运动,大规模的海地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会让这些沉船消失的可能性增大好多倍,也许就再也找不到了。

最后,张辰还是决定,对机会还是自己先把这些东西捞起来,再有打捞机会的时候,顺便装模作样地捞出来就好了。这次打捞南海一号正是一个机会,把距离它几百米外的这个目标先捞出来,而这个目标也是几个目标中最重要的两处之一。

意念力产看过之后,确定那多半间船舱还在那堆淤泥下面掩盖着,里边的东西也没有任何变化,还是一样静静地躺在那个对它们来说并不狭小的黑暗空间里,等待着有人将他们取出来重见天日。

探查过沉船之后,张辰睁开眼睛看看船上的人们,装作刚刚想通某些事情的样子,道:“我们过去大致看一下,也不用登船了,工作船有人照顾就好,我们回去再讨论一下,明天就要进行取样了。”

对于张辰雷厉风行的做派,工作组的人也没话说,他不属于任何行政机构或者编制内,背后又有足够强大的背景和靠山,个人的事业也完全不需要什么支持,想要拿着以后如何如何的话来小威胁一下都不可能,只好是顺着他的意思转头再回去。

回到工作组做下榻的酒店,张辰这次就没有那么多咄咄逼人了,改用一种商量的语气,和毛局长讨论道:“毛局长,我们已经简单讨论过打捞的相关注意事项和打捞方法,这两天我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和进度表出来,然后送到京城那边去报备。明天我就打算先让机器人下去采点样回来看看,你这边还有什么要安排的吗”

张辰能够这么问一句就是很给面子了,毛局长之前在那份打捞计划里也有自己的利益,上午时候被张辰一句要上报到军机处给吓得没了调子,这时候早就不再抱有夺利的幻想,能顺利完成这次工作就不错了。

闻言也不摆出正厅级官员的架子,只是告诉张辰让他放心大胆的去做,有什么需要他的地方他都会不遗余力的给予支持,然后就离开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了。

远远在码头上看过去,并不觉得怎么样,可是在第二天亲自来到打捞船近前的时候,工作组的成员们才真正的发现,这打捞船好大啊,要比交通部打捞局刚刚定制,两年后才会交付使用的那艘所谓“亚洲第一浮钓”的“华天龙”还要夸张好多。

这是众官员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这么大的打捞船,也是第一次直面唐韵的雄厚实力,看着眼前三艘一百六十多米的巨型打捞船,而且还是一下子就三艘,心里不约而同的泛起一个念头,这唐韵的家底还真厚实啊。

前一天记者提问的时候,中枢台的那名记者就曾经提到过张辰的游艇,而且还被张辰允许上船拍照,大部分的工作组成员也都没当回事。觉得不就是一艘游艇而已嘛,又不是没有见过,那名记者可能是太喜欢游艇了,自己有没那么多钱去买,想要亲自上游艇去近距离感受一下。

今天真正面对琳琅甜心号的时候,才发现这艘游艇绝对值得任何人为他而疯狂,一百多米厂的船身,上下七层甲板,就像一座漂浮在海上的宫殿一样。

虽然在广东这样的地方可以见识到各式各样的游艇,但是却从买有见过这么大个头的,所有人都肯定地认为:只有游轮才能够比得上这艘船了。

前往沉船海面是要大家一起去的,张辰邀请工作组的成员和他一起乘游艇过去,中午还可以在游艇上吃顿便饭,下午回去的时候在乘坐工作组的船。

要说谁不想坐坐这样的游艇,那绝对是哄鬼的话,尤其是这帮大大小小的官员和专家们,上了游艇都有些不知所措了,还要张辰和安排人带着它们去参观。

第四一二章拒绝扶持

第四一二章拒绝扶持

倒是毛局长为官多年,又处在一个相对高的位子上,多年来也习惯了沉稳,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参观的兴趣,而站在甲板上看着跟在游艇后边的打捞船。

不无感叹的道:“惭愧啊,我们发现南海一号沉船都已经十几个年头了,还没有什么实际的进展,到头来还得依靠民间的力量。虽然有进入晚,没基础,体质管束等等的许多借口,可没做到就是没做到啊。

这些事想起来都让人脸红,唐韵才成立多久,不到三年吧,就做出这么漂亮的成绩,达到了世界先进的水平;可是我们上马水考的年代要比你的年龄还要长,却没有再这里边取得什么成绩,除了空耗饷银之外,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出来。

要说水考项目里边有没有猫腻,我可以肯定的说是有的,我个人也不会强烈禁止这一点,我认为如果一个真的有能力做出成绩,拿一些好处也未尝不可。

本来我们国家在考古上的支持就有限,有很多考古工作人员的日子其实并不那么好过,很多时候我也就不是卡那么紧。

但到了最后还是很失败,即便我愿意在相关的费用里边松松手,可是却没有什么人在水考工作上能够落下实惠。可想而知,我们的水考事业有多么惨,放着机会都抓不到,这也是许多年来我们在考古工作上的一大心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