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锦医卫 > 分节阅读 788

分节阅读 788(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五军福岛正则,第六军小早川隆景,第七军毛利辉元,第八军宇喜多秀家,第九军羽柴秀胜,其中宇喜多秀家为元帅。

水军士兵九千二百,大小船只七百艘,以九鬼嘉隆为统帅。

又有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胜等大名率十万大军为总预备队,集结于名护屋,准备随时登陆作战。

名护屋天守阁之上,丰臣秀吉手中军扇西指,对马海峡千帆竞渡,刚刚经历了战国时期战火磨砺,能征惯战的日军,在战国名将的率领下,活像一群红了眼的豺狼,恶狠狠的扑向毫无防备的朝鲜

汉城,景福宫。

不仅宫殿的形制飞檐斗拱,只是房屋低矮,像超小号的中式宫殿,连名字也来源于诗经中的一句“君子万年,介尔景福”,宫中出入的女子,服侍与中原迥异,而男子服装则宽袍大袖,绝类中华。

朝鲜从太祖李成桂立国开始,就执行彻底汉化政策,以小中华自居,朝鲜这个名字同样来源于中国,朱元璋给取的,朝日鲜明之国。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中国好的没学到,中国不好的地方,朝鲜人倒学得快,而且搞得比老师还变本加厉。

比如党争,此时朝鲜内部东人党和西人党正闹得不可开交;比如重文轻武,朝鲜士大夫极喜清谈儒家学说,武备则百般废弛,两百年无兵祸,一派文恬武嬉的架势。

当代朝鲜李昖身穿红色袍服、头戴乌纱帽,在景福宫里醉眼惺忪的看歌舞。忘了说句,朝鲜国王在明朝礼制上享受正二品待遇,正妻称妃,儿子称世子,后面什么明成皇后,纯属棒子往自己脸上贴金

一阵急匆匆的脚步声传入耳中,李昖不高兴的皱了皱眉头,继续把酒杯往唇边送。

来的是右议政柳成龙,他带着一大群神色惊惶的朝鲜官员进宫,连行礼都忘了:“王上,大事不好,日军十余万陆海并进入侵我国,从釜山登陆。一昼夜间,全罗道、庆尚道大部沦陷”

啪哒,李昖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o

第一卷荆湖夏风1120章三心二意

明朝万历十七年,日本后阳成天皇天正十七年,朝鲜宣祖二十二年,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受西班牙远东当局招引,欲趁明军水师主力南下之机偷袭朝鲜,挥军渡过对马海峡,攻伐朝鲜八道,以图中国四百州。{请在百度搜索,首发全文字网阅读}

其时朝鲜两百年间不知兵戈,文官忙于清谈和党争,武将只知虚报员额贪墨军饷,真可谓文恬武嬉,在突如其来的打击之下全无还手之力。

日军陆海并进、以强凌弱,四月十二日小西行长率第一军登对马岛待命,四月十三日九大军团同时受命出击,四月十四日小西行长率部自釜山登陆,十六日黑田长政率军跟进,九大军团陆续登上朝鲜半岛。

日本刚刚经历了多年战乱的战国时代,将士饱经战火磨砺,如同一柄柄出鞘的武士刀,锋利无匹。各军统帅如黑田长政、加藤清正、岛津义弘,更是名噪一时的战国名将

另一边,朝鲜承平日久、不知兵事,甚至在日军入侵整整三天之后,消息才传到汉城景福宫。全国二十三万大军、全罗道庆尚道等三道水军、遍及全国的烽燧体系竟然全无防备,零星抵抗一触即溃,任由日军长驱大进。

四月二十日,全罗道全境沦陷,四月二十二日,庆尚道放弃抵抗五月二日,仅仅开战十九天之后,朝鲜首都汉城沦陷敌手,国王李昖率文武大臣逃往平壤,日军紧追不舍,于五月二十七日攻克松都开城,六月十五日又下北都平壤,李昖只得再次出逃。

一时间朝鲜三都失守、八道瓦解,三千里江山沦陷敌手。

名护屋,天守阁。

太阁丰臣秀吉下达了“八道分割令”,命令八位主将分领朝鲜八道,检点地亩,以便分封有功将士,搜刮粮食、整修道路,为进攻中国做最后之准备。

陪侍在旁的名将伊达政宗,凑趣的吟诵着新作的汉诗:“何知今岁棹沧海,高丽大明属掌中。匣剑橐弓治国处,归帆须是待秋风”

“好,好一个高丽大明属掌中,”丰臣秀吉呵呵大笑,将手张开,然后用力一握:“高丽,大明,迟早都在我秀吉掌中啊”

鸭绿江边,中朝边境。

朝鲜国王李昖还没有绝望,他虽然懦弱无能,但有两个拿手本领,一是逃命,二是痛哭流涕。

往哪儿逃

中朝边境。

向谁哭

中国。

这时候的朝鲜,可不像他们自封宇宙大国的子孙后代那样狂妄无礼,中国也没有什么韩流,倒是朝鲜有非常严重的中国情节。

朝鲜王朝崇拜中国到了五体投地的程度,从政治制度到风俗习惯再到文字、度量衡、医学、服装、年号,通通照单全抄,汉字是朝鲜通行的官方文字,后世的“韩文”,其实是他们的世宗大王推行汉化,为了让朝鲜人都能读写汉字,而制造的一种“汉语拼音”,叫做训民正音。

在李昖和他的大臣心目中,中国不仅是朝鲜的宗主国,根本就是它的爸爸,小孩被欺负了就往爸爸身边跑,哭诉请求帮助,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所以丢掉三都八道三千里江山之后,李昖一口气跑到了鸭绿江边,同时派出一批又一批的使者,骑着流星快马,跑过辽西走廊,直叩山海关,日夜兼程奔往京师告急,请求天朝发天兵天将助战,揍狗日的倭奴

当然,李昖也不傻,知道爸爸家里正在闹家务事,万历尽起江陵党诸大臣,与旧党清流相抗,国本之争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说不定会把朝鲜的事情拖着拖字诀简直就是大明官场的不传之秘。

大明拖得,朝鲜拖不得,不知道什么时候日军就杀奔鸭绿江边,砍掉了李昖的脑袋,所以聪明的李昖接着又表示,如果大明不愿意出兵,他就请求内附,也就是说朝鲜的三都八道三千里江山他都不要了,只求爸爸收留就行。

一道道告急表章,被飞骑带到了京师。

有其君必有其臣,朝鲜的告急使者都擅长一个哭字,拿出申包胥哭秦庭的架势,堵在兵部、礼部乃至大明门外头,拖长了嗓音,嚎丧似的大哭。

可天朝并没有在第一时间作出积极的反应,只是先允许李昖住进辽东宽甸堡,由明军加以保护,然后派遣宽甸堡副总兵都指挥使佟养正,带着八名夜不收渡过鸭绿江,到朝鲜境内侦查一下。

对,你没看错,就是那位清朝的开国元勋、康熙皇帝的太姥爷佟养正,万历十九年他还在替大明打工,并且是日军入侵朝鲜以后,第一个踏进朝鲜境内的明朝官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