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锦医卫 > 分节阅读 692

分节阅读 69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老将军速行,保山告急,永昌危矣”

邓子龙白眉拧成了疙瘩,尽管很不想让这些忠心耿耿的信使失望,却不得不实话实说:“本将并非去永昌的,黔国公发来的命令,是叫本将去协守顺宁。”

啊信使们面面相觑,一个个张口结舌。

那位扯马镫的信使急得大叫:“错了,错了,缅军打永昌甚急,打顺宁的只有一支偏师,邓老将军应该去咱们永昌”

邓子龙尚在犹疑,一员文官拍马而前,指着信使们斥道:“胡说八道,兵事自有黔国公、饶大老爷和苏巡按运筹机宜,你们一介武夫懂得什么邓将军,黔国公给你的军令是什么。你不会不知道罢”

这员文官姓胡,挂着兵备道职衔,正是奉命饶仁侃之命出来监军的,说罢,他目光炯炯的盯着邓子龙,丝毫不肯通融。

邓子龙几番欲言又止,做武将的哪里敢和文官相争更何况黔国公发来的命令,明明白白写着要他去协守顺宁。要是敢抗命,虽胜犹斩

“邓将军,你想清楚,违抗军令、率大军擅自行动,是要掉脑袋的”胡道台又阴阳怪气的加了一句。

邓子龙仰天长叹:“几位弟兄,本将是奉命去顺宁的,只能爱莫能助了,你们再等等,也许后面”

本想说也许后面还有到永昌的援军。可邓子龙看着那几名信使哀求的眼神,实在不忍心再骗他们。

邓子龙率大军在漾濞驿转道向南,沿着漾濞江直下顺宁。永昌信使眼睁睁的看着大军远去,一个个气得五内俱焚

昆明,巡抚府邸,hu厅之上只有饶仁侃和苏酂两人。

饶大老爷的气色不太好,本来胖乎乎的脸有些浮肿,心焦冒火的道:“苏老弟,沐昌祚几次三番来催着发兵,高明谦也有一伙同门同榜每日里轮流来说项,请增兵增饷救援永昌。老哥我这里快顶不住啦”

云南比别处有所不同,文官的势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制,沐英平定云南的功劳极大,明仁宗曾特铸征南将军印,拜封每一代黔国公为征南将军。总掌云南军政世世代代,永不罔替,再加上云南山高皇帝远,中枢颇有鞭长莫及之感,所以在某种意义上。黔国公对地方的影响力,比别处的公侯伯都大。

沐昌祚虽然不怎么精明,当年被张居正耍得团团转,但也不至于就是个傻瓜,万一永昌陷落,他这个黔国公还能吗

高明谦则从另外一个方面对饶仁侃施加了压力,不同于李建中只是个举人出身,他是正儿八经的两榜进士、天子门生,琼林宴上唱出的,那关系网就深厚得多。

大明朝做地方官讲守土有责,城池陷落了就只能上吊抹脖子,所以高明谦绝对不能跑,只能待在永昌府保山城里等死,当然,他绝不甘心白白送死,于是发动所能发动的一切力量,来要求饶仁侃速发援兵。

就算饶仁侃身为云南巡抚、真正的封疆大吏,到此时节也颇觉压力沉重。

苏酂叹口气,眼睛里光芒闪烁,嘴两边的法令纹越发深刻:“料事有误,那个李建中,他一个举人出身的医生儿子,竟有这般本事,倒是小瞧于他了。咱们先前发的文牍都在永昌,要是永昌不陷,秦林奉诏到此,那就万事皆休。”

饶仁侃打了个哆嗦,浑身冰凉,丧师辱国的罪名,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那李建中为什么偏要节节抵抗如果放弃抵抗,让永昌城落入缅军之手,不是一切证据都湮灭了吗

饶仁侃深深的恨上了李建中。

“不过,咱们还有的是时间”苏酂顿了顿,又笑着安慰同僚:“饶老哥,完全不必忧心,咱们云南山高路远,和京师之间文牍往来就费了许多日子,秦某人钦差出京,要整治仪仗,沿途要派粮派差,说不得手下人还要借机搜刮一二,等他到云南,永昌府那边,哼哼”

饶仁侃听了这话顿时回嗔作喜,漫天的乌云都散开了,大明官场的效率那是尽人皆知,就算秦林自己再怎么勤勉,终究有很多是避免不了的,再加上他是武臣出任督师,沿途地方官府不见得买他的账,支应上稍微敷衍两日,就能把他速度拖慢。

“领了圣旨,都门权贵安插家人门子随员,各家面上都要照拂一二,然后陛辞出京,走通州过清江浦,无论旱路水路转到南京满打满算,这时候秦林最多到南京了吧”饶仁侃以自己的经验盘算了一番,得出的结论是,永昌方面绝对坚持不到秦林抵达。

苏酂见饶仁侃面露微笑,接着又道:“既然如此,咱们该做的功夫也不能省下,永昌方面求援求粮,咱们也应该支应一二,以塞天下悠悠之口。”

“苏老弟的意思是”饶仁侃面露不虞之色,他巴不得永昌快快陷落敌手,哪里肯支援兵粮

苏酂满脸阴笑:“比如。发洱海卫的精兵强将和粮草前去助战。”

饶仁侃的喉咙口嗝的一声,顿时释然卫所兵早已崩坏,洱海卫能战之兵少得可怜,囤积的粮食也只在纸面上、不在仓库里,要发那些“精兵强将”去助战,李建方只怕死得更快。

两位相顾而笑,心头同时冒出一个念头:等秦林秦督主驾临云南的时候,他什么东西都抓不到

和饶仁侃、苏酂的判断完全相反。秦林不在清江浦,不在南京,而在四川泸州通往云南曲靖的官道上,距离云南境内不到百里

秦林来得之快,出乎任何人的意料。

当日上午接旨,下午陛辞出京,什么权贵府邸都没有去辞行,直接出了都门,一路赶到北通州。

大运河上。漕帮已经准备好了快船,从船头到船尾插满漕帮总舵田七爷的令旗,登时把运河里的船老大、水手、纤夫吓翻一片:这旗帜插一面。代表漕帮加意保护,插两面,是格外加急,叫沿途通通行个方面,大可以畅通无阻,插三面,那就是田七爷本人在船上,再没有更多的了。

这艘船上头,插的令旗没有一百也有八十。上头坐的是哪位天王老子

总之,运河里头官船商船通通退避三舍,听凭这艘船一路超过,沿途不知多少王孙公子置气要赶上来了,可拉纤的纤夫、把舵的水手全都死样活气不出力口气得他们干瞪眼,只能让秦林的船先过。

船到清江浦漕运总督驻地,那就越发不得了,李肱得知了消息,直接派漕运总督的亲兵标营替秦林开路。沿途放起连珠号炮,所有官民船只通通避让,本来拥挤堵塞的大运河顿时变成了水上高速公路,要多快有多快。

船到扬州转入大江,上行百里到南京,轮到秦林的老丈人,嗯,老丈人之一出手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