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锦医卫 > 分节阅读 687

分节阅读 687(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道:“我的确不学无术,取名也取不出什么好的,不过他母亲有本事啊,相府千金,家学渊源,要不是女儿身,十个八个状元都考取了,替他取个名字,岂不比我取得好”

“就你贫”张紫萱掐着手指头算了算,秀眉微蹙:“算生辰八字,此子五行缺水,取名应该带个偏旁有水的。”

“秦江”秦林一口道出:“咱们相识是在大江之上,他那过世的外公,也号为江陵相公,不如就叫秦江吧”

张紫萱思忖片刻,摇摇头:“不好,江为流动之象,取名恐颠沛流离,而且你忘了那次江上有”

这倒是,秦林挠挠头,和张紫萱确实是在大江上结缘,但那次也遇到了江上浮尸,颇为不吉。

“泽,”张紫萱很笃定的道:“咱们江陵在古时候就是云梦泽,泽有水,有温润氤氲之气,大吉。”

徐辛夷也道:“雨露恩泽,这个泽字好。”

“好啊好啊,”青黛拍着手,喜道:“中药也有味,最为名贵,又叫做天泽香,倒是吉利得很呢”

秦林一拍巴掌:“好啊,就叫秦泽。这孩子缺水、火重,脸蛋红红的,干脆小名就叫火娃吧”

大名秦泽,乳名火娃,意义相对颇为可喜。

众人都替秦林,这是秦林府中降生的第一个婴儿,所有人都稀奇得紧,围着争长论短。

唯有张紫萱听到火娃两字,忽然咬了咬嘴唇,接着神思迷惘,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紫萱姐姐,你累啦,休息一下吧,待会儿孩子醒了我叫你,”青黛服侍张紫萱重新躺下,又替她掖了掖被子。

张紫萱的眉头舒展开来,抿着的唇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天意啊天意秦泽,小名火娃,昔年文王演周易六十四卦,第四十九卦泽火革,上上大吉,卦象为顺天应人,鼎革也儿子秦泽降生之后,秦林很是轻松开心了几天,堂堂东厂督主变成了宅男,在家陪老婆孩子。

不过,树欲静而风不止,东厂从各种途径收到的情报,顾宪成等辈因连志清之死大大的丢了脸,稍稍偃旗息鼓,但张鲸、刘守有、丘橓这几位又蠢蠢欲动了。

说到底,东厂督主给人的压力实在太大,秦林现在内则结好张诚,外则总督东厂,几次三番出手,每次都掀起了莫大的风波,所以张鲸、刘守有绝不相信他会就此罢手,双方早已势成水火,也只能斗个你死我活。

唉,张司礼、刘都督,你们这是何必呢

再给我一年、一年时间郑桢就该忍不住了吧

秦林盘算着,他以武臣身份执掌东厂,还真正拿到了实权,这在大明朝实在是违背祖制的异数,也难怪各派势力都会刻意针对,而清流旧党更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秦林执掌东厂大权是张,接下来也该稍微松驰,以待时机变化。

但是,已经到了东厂督主的位置,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哪怕你想抽身退步,朝中政敌也绝不肯轻易容让。

现在的朝局就是个大漩涡,秦林只有从这漩涡中心脱身,跳上岸边看潮水涨落,才能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时机,再毅然入海劈波斩浪

机会何来

云南发生的变故,给了秦林脱身之机,这天他收到了思忘忧派武士歹忠送来的书信,与此同时,奉万历圣旨逮捕问罪的云南按察使李材、金腾副使陈严之、游击将军刘天俸,囚车赴京直下诏狱。

云南边陲,缅甸东吁王朝莽应里驱兵叩关rq

荆湖卷985章施甸施甸

万历皇帝大玩帝王心术,京师衮衮诸公忙着党争倾轧,申时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张鲸、张诚明枪暗箭你来我往,刘守有、丘橓待时而动,余懋学、赵用贤旧党清流像打了鸡血似的整日痛骂奸佞误国,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昏昏沉沉的过下去,仿佛大明朝就真的江山永固万万年,永无沉沦之忧。

殊不知就在此时,大明王朝的西南腹地已经烽火连天,木邦宣慰司、孟密安抚司、蛮莫安抚司、陇川宣抚司先后沦陷,缅甸东吁王朝大军长驱直入,云南百姓流离失所,纷纷扶老携幼向内地逃难。

高黎贡山以东、潞江以北的永昌府施甸县,就成为了难民的首选目的地,盈江、芒市、陇川的汉土百姓,全都沿着通往内地的官道向这里聚集,小小的县城根本无法容纳,于是城外搭起了连片的窝棚。

边民生活穷苦,坛坛罐罐、家伙什物都舍不得丢掉,牛啊羊的也全都牵了来,城外的大片窝棚显得格外杂乱,小孩哭闹、老人叹气,加上连日阴雨绵绵,各族百姓困苦不已,一副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

好在地方官府终不至全然尸位素餐,派出兵丁衙役巡逻弹压,又有乡绅发了善心,架起十几口大铁锅施粥,尽管那粥稀得可以照见人影儿,却也聊胜于无,喝了总算身上有几丝儿热气,让颠沛流离的难民们感到了一丝久违的温暖。

“造孽啊”施甸城中的百姓们出城,看看难民当中有没有亲朋好友,大起恻隐之心的同时,未尝没有几分庆幸:施甸地近顺宁、永昌,已经是云南内地,又有高黎贡山和潞江遮护,向来安全得很,比起这些家乡沦陷的难民,施甸人实在太幸运了。

“嗷”高亢的象鸣引起了一阵骚动,胆小的难民四处乱窜。兵丁衙役也惊慌起来:难道莽应里的象兵,竟深入到了这里

山路弯弯,走出一头白色的大象,长长的象牙伸展出来,身躯威武雄壮,不过本来华丽的锦缎鞍鞯已有些破损,某些地方还带着暗红色的血渍。

大象背上端坐着一名粉妆玉砌的少女,约莫十三四岁。粉嘟嘟的圆脸蛋,满头插着银饰,穿着刺绣花边的蓝色布裙,腰间配一柄象牙装饰的弯刀,白生生的双脚没穿鞋子,脚踝处套着金环,正有一下没一下的踢象背,声音如黄莺出谷:“敢住,走快些。咱们赶紧去报信呀”

施甸的军民百姓和难民都松了口气,这是心向中华的白象女土司思忘忧,孟养宣慰使思家上下数十口保家卫国力战而死。所余的唯一骨血。

思忘忧身后,数百名孟养兵沿着官道逶迤而来,有的头上缠着浸血的白布,有的杵着刀枪一瘸一拐,几乎人人带伤,好在精气神儿还不错,倔强的眼神里带着股悲壮义烈之气,显然经历过惨烈的浴血搏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