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锦医卫 > 分节阅读 685

分节阅读 68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徐文长眉头大皱,太老师何等人物,传到第三代就这般上不得台盘,真叫人情何以堪

秦林倒是很谦和的对答,还替王承勋捡起扇子塞回他手中:“世兄,不必着急,有话慢慢说,来来来,咱们先进去坐下,喝碗莲子羹再说,秋老虎还热得很呢,不要中暑了”

就这么两句话,王承勋感动得眼泪花花的,只觉好久好久没听到这般暖人心的话了

王阳明文臣以武勋封爵,后人吃亏就吃亏在这上头,在大明官场中成了个另类:王正亿、王承勋袭封爵位,就没走科举正途,文官们觉得他是武功勋贵,自然而然就多了层隔阂;但正儿八经的武功勋贵,像魏定两徐、怀远侯常家、黔国公沐家,是朱元璋开国时封下的,成国公朱家这些,也是朱棣靖难时封下的,全都是武将出身,在他们眼中文官封爵的王家也是个异类

所以,建伯就成了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角色,再加上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王承勋学问不济、为人还有点四六不着调,到头来连赵锦、徐文长这些世叔世兄,都干脆不带他玩了

这次王承勋拜访秦林,便是感谢他替自己祖父出力,促成了阳明先生从祀孔庙本来,王承勋还懵懵懂懂的,是赵锦实在看不下去,提醒了一下这位世侄,他才明白过来

王承勋送了秦林一笔厚礼,坐在花厅上东扯西拉,说些不着边际的废话,徐文长时不时摆出世兄的架子教训他,叫他勤学苦读,方不负阳明先生赫赫声名,如果学文不成,或可改学武,同样可以建功立业

建伯脾气挺好,一直笑嘻嘻的洗耳恭听

可惜以秦林的眼力,立马看出这家伙纯粹左耳进右耳出,只怕半个字都没往心里去

徐文长老成精了的,如何瞧不出来略尽人事而已

门房又来通传,这次真是李如松到了

秦林见了李如松,待会儿就要去找徐廷辅、常胤绪他们,可以把王承勋带着一块去,也算替这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建伯通通声气

哪晓得王承勋听说李如松要来,仿佛认定秦林这个东厂督主勾结外臣,里头有什么秘密似的,站起来诚惶诚恐的告退:“督主日理万机,李将军到此必有军国重事,小伯不便在这里搅扰,这就告辞,这就告辞”

瞧这话说的,好象秦林有啥阴谋诡计呢秦林听了愕然,皱皱眉:“伯爷似乎不必急着走待会儿还有几位都门纨绔”

王承勋一个字也没听进去,一个劲儿的打躬作揖:“不劳远送,督主请留步”

秦林和徐文长留都留不住,王承勋飞也似的走了,这家伙还真是四六不着调啊

李如松气度端严,穿着簇的正红色武官袍服,上来就行礼:“末将拜见秦督主,常闻东李西麻皆不如秦一枪,督主威风凛凛,见面胜似闻名”

是了,原来在这里呢秦林和徐文长相顾一笑,李如松还真是骄傲得很哪

一直以来,李如松见着秦林都有点疏远,原来就是为了这句话,九边将士纷传的“俞龙戚虎邓神枪、东李西麻刘大刀,皆不如秦林秦一枪”

大明朝如今最有名的六员名将,正好两两相对,其中俞龙戚虎同为帅才,辽东李家、宣大麻家是将门,邓子龙和刘綎则是出名的勇将

俞大猷死了,让儿子俞咨皋拜在秦林门下;戚继光从不吝惜对秦林的颂扬,旁人只要问起,戚帅总是贬己褒人,说秦贤弟胜愚兄百倍;秦林促成四路出塞抵定土默川,麻家将的麻贵亲手替秦林牵马,有这么几出,那句口诀当然越传越广

可李如松不服气啊,我辽东李家为大明朝立下多少殊勋,怎么就不如秦林了呢rq

注册会员可获私人书架,看书方便

锦医卫的正文981章盛名所累

荆湖卷982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李家将在辽东威福自专、奢侈无度,大有唐末藩镇割据之势,轰轰烈烈尤甚过世镇云南的黔国公沐家、东南柱石的魏国公徐家,实为明朝数百年之异数,绝无仅有书友上传

可这一切,都是李家将拿血汗甚至性命拼出来的,在辽东苦寒之地和蒙古人女真人血战大小百余场,屡挫强敌、阵斩胡酋无数,开疆七百里,其间也曾冲风冒雪出塞外、也曾披星戴月追虏骑,多时候是顶着遮天盖日的箭雨,和漫山遍野的诸部控弦之士浴血厮杀

李如松,是李成梁的长子,血火厮杀中成长起来的将门虎子,他比戚继光、麻贵都要年轻,也加锋芒毕露

秦林之前也见过不少名帅勇将,俞大猷崖岸自高、不为五斗米折腰;戚继光则外表朴实如老农,为了报效家国,宁肯摧眉折腰事权贵,自污声名而不悔;麻贵治军严谨、邓子龙老当益壮,俱为一时之良将

不过,这些名帅良将全都历经官场沉浮,背负了太沉重的东西,岁月的磨砺让他们像藏锋的宝剑、归鞘的利刃,轻易不肯将锋锐示人,恰逢其会才稍露峥嵘

唯有今天见到的李如松,李家在辽东树大根深,他平生未曾受过摧折,被辽东的风雪淬炼得锋锐异常,站在那里身形挺拔,便如高山上的一颗青松,英风锐气不肯让人,又好似一柄出鞘的宝刀,寒光烁烁

李如松既有骄傲的实力,也有骄傲的资格,背靠辽东李家这棵大树,就算一时蛰伏,迟早有出头之日,像他这样的人,现在的秦林还不可能留为己用

秦林笑嘻嘻的踏上一步,与李如松行了平礼,不亢不卑的道:“将军言重了什么秦一枪,也就在这都门之中纵横捭阖,挣得些许浮名将军父子在边关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声威,那才叫做如雷贯耳”

徐文长在旁边揪着山羊胡子偷笑,秦督主这话说得漂亮,老夫那徒弟就吃这套

可不是嘛,秦林如果刻意折节下交,反而近乎虚伪对李如松这种骄傲的人来说无异于侮辱,相反,他要是摆出高高在上的架势,李如松又不是戚继光,非得在边镇上杀敌报国一展平生之志,人家搞毛了一拍屁股回辽东,混吃等死都能继承老爹李成梁的宁远伯爵位,何况李家在辽东和藩镇差不多,有老爹提携李如松沙场建功的机会还能少了

秦林这般说,就把李如松摆在了平等的位置上,意思是你李家在辽东是大拿但在京师里头,还是我秦督主的“浮名”要稍微管用一些

果然李如松听了心头一松,本来有些勉强的笑容也变得自然了许多:“哪里哪里,督主过谦,末将在辽东亦曾听闻督主大名些小礼物不成敬意,秦督主随手赏人”

李如松从袖子里掏出一份礼单,双手呈给秦林

这“薄礼”的分量可有点重,辽参十斤、东珠一斛、鹿茸百枝、貂皮百张,秦林接在手里就暗笑看来李家打仗厉害,捞钱的本事也不差

秦林自是来者不拒,笑嘻嘻的收下礼单

“都是爽快人,你们俩就别客气啦,我老头子晒在太阳底下熬人油呢”徐文长打个哈哈,又居中寒暄两句,委婉说了李如松的处境

李如松对徐文长颇为感激,暗道还是徐老师偏帮自己这徒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