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锦医卫 > 分节阅读 672

分节阅读 672(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秦林。

秦林并不罢休,满脸惶恐的用力要跪下去,万历则使劲儿扯住,两位一番挣扎推让,实打实的文王渭水遇子牙、高祖宛城逢张良,圣君贤臣两相得。

在五十万银子的面前,就严清这件事而言,万历刻薄寡恩的本性又暴露无遗:严老尚书固然很不错,但没必要为了他,就和五十万银子过不去吧比起那个不可能病愈的老头子,还是送财童子般的秦林更有用啊

万历身后,张诚笑容可掬,秦林在东厂大权独揽,对他在内廷争权夺利也颇有助力,再不是被张鲸死死压制了。

张鲸张司礼的脸色之臭啊,一番心血又化为乌有,刚才在陛下耳边说那么多,只怕早变成耳边风了吧

他恨恨的看着秦林,眯着的三角眼寒光闪烁。

秦林将张鲸脸上的恨意看得清清楚楚,正好万历问起东厂,他就长揖对答:“陛下,臣奉旨提督东厂,还多亏了张司礼给臣留下两员干将,臣才能放手施为。”

“哦,是邢尚智吗”万历笑道。

秦林摇摇头:“是曹少钦和雨化田,实为虎贲之士。”

气死咱家了张鲸一时冲动,差点就把秦林重用徐爵和陈应凤的事情说了出来。

呀,有种你就说,秦林不怀好意的奸笑着,貌似有个成语叫做指鹿为马,讲的也是权阉在皇帝面前胡说八道,张司礼您要不要试试

张鲸最终嘴唇嗫嚅几下,还是闭口不言,没有证据,说了也是白说,反而引起陛下猜疑,那就反为不美。

万历却没听出秦林话里的味儿,侧过头笑道:“大张伴伴,朕却不知你已和秦爱卿冰释前嫌,还派麾下干将相助啊。”

“是、是,”张鲸口中答应着,几乎咬碎了大牙,明明知道是怎么回事,就是没有真凭实据,在陛下面前也不敢说出来,真叫人气炸了肺

气炸了肺的不止张鲸,还有严清。

躺在病床上的严老尚书满心等着陛下替他主持公道,他告病的奏章当然不会说是被秦林气病的,那样的话他一世英名简直就扔到粪坑里去了,但他让儿子私下托了张鲸,给都察院那边的御史言官也打了招呼,相信以自己的圣眷,陛下绝不会轻饶秦林。

结果他等到的消息,是秦林亲自押送五十万内帑银进了内承运库,陛下亲口嘉勉他公忠体国、诚朴勤勉。

严清一口老血喷出来三尺高,第二天就遥拜丹阙,带着全家老小回乡去了,而且据李建方判断,老严肝阳上亢又连遭摧折,已是肝火攻心,能不能活着回到云南老家都很成问题。总之,从此京师朝局再无这号人物。

严清虽因病致仕,京师旧党清流的目光立刻集中到了都察院,在这里他们有着最强大的火力,面对秦林执掌东厂权势大张的局面,江东之、羊可立、李植为首的众多骂将已跃跃欲试,他们的目光都盯住了左都御史赵锦,等待这位老先生的举动。

赵锦属于士林清流,天然的是赵用贤、吴中行、江东之等人的同盟,即便他在对江陵党的态度上趋向中立,万历下旨查抄江陵太师府时他曾经劝谏过,但是顾宪成使用巧妙的计策,形格势禁之下赵锦已站到了秦林的对面。

都察院、刑部和大理寺称为三法司,西方属金、主肃杀,三法司衙署设在城西阜财坊,赵锦的府邸就在都察院南边不远处的萧家胡同。

赵府有四进院子,其中第三进正中间的厅堂,生漆楠木家具、四面挂着条幅,装饰显得格外肃穆,两边柱子上大字赫然,左边题着心外无理,右边题着心外无物。

厅堂正中高悬牌匾,“知行合一”四字笔锋凝重端严,其下设牌位,香炉中青烟袅袅,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身着青衫、头戴方巾,俨然儒生打扮,正朝着牌位焚香顶礼,语声带着悲怆:“先生先生,孽徒无能,不能光大先生之学,阐发先生之道,致令明珠蒙尘、正道不张,将来有何面目见先生于九泉之下”

“老爷,”管家在门外忐忑的小声叫道:“徐渭徐文长先生来拜。”

老者转过身来,这个青衫儒服像穷秀才的老人,赫然是正二品左都御史赵锦,而他顶礼祭拜的牌位上写得分明:先师阳明先生王讳守仁之位

第一卷荆湖夏风962章才子风骨

“不是告诉过你们,老夫祭告先师时不许打扰吗”赵锦语气平淡冲和,即使责备管家也没有盛气凌人之态。

管家先告罪,接着道:“小的本来想挡驾,可那位徐先生说、说他是为先太老师之事而来”

赵锦先是一怔,然后古井不波的脸上,就露出了惊讶之色。

管家口中的先太老师,就是他已故的恩师,赫赫有名的心学宗师王阳明王守仁。

不同于东林党那些“平时袖手谈心性,临机一死报君王”,甚至连一死也做不到,跳河嫌水凉、刎颈怕肉疼,最后干脆投降满清的大人先生们,王守仁这个阳明先生才是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人生三不朽的真君子,他道德高尚,学富五车,提倡知行合一,又统兵平定宁王之乱,得封新建伯,死后谥“文成”。

据说王阳明不仅威武全才,还有极其高深的内功造诣,统军作战时曾经遇到营啸,大军深夜不战自乱,他自中军帐一声长啸,声震十里,军士被啸声所慑便渐渐安静下来,平息了一场营啸。

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在身前身后却备受排挤,因为八股取士以理学为正统,理学派系占据主流地位,王阳明的心学便不那么受人待见,其后身为文臣以军功而获封伯爵,更惹来许多无端的猜疑。

直到万历年间,心学的影响虽然越来越大,但仍然没有取得朝廷承认的正统地位,王阳明本人也未能以真儒资格从祀孔庙。

赵锦身为王阳明的关门弟子,对此真是忧心如焚。

王阳明对赵锦恩同再造,这个关门弟子那是相当的非比寻常,要知道王阳明是明宪宗成化八年公元1472出生,赵锦则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相差了整整四十四岁,嘉靖六年赵锦十二岁拜入门下的时候,王阳明已经是新建伯、奉天翊卫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兼南京兵部尚书。入室弟子中年纪大些的,都可以做赵锦的爷爷了

可王阳明一看到赵锦,就说此子将来必能光大吾学,于是以功盖天下、名动八表的身份,收一个十二岁孩童做了关门弟子,令他与诸位功成名就的弟子同列。

赵锦心目中,实把王阳明之举视为恩同再造,发誓要昌大心学。其后果然为官清正、治学严谨、讲求知行合一,现在已做到正二品左都御史,算是心学嫡传弟子中官位最高的一位。

但是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已经很久了,赵锦根本没敢想让心学来取代理学,只是要朝廷承认心学具有和理学一样的正统地位,结果仍然遭到挫折。

恩师王阳明已经离世五十多年,赵锦也年近古稀了,眼看着自己时日无多,事情还没有眉目。试问他这个关门弟子,有何面目见阳明先生于九泉之下

徐文长突然造访,若说任何别的事情。赵锦都会吩咐管家挡驾,唯独提到先师王阳明,赵锦一定意动,而且必须要开门迎客

“开门,迎青藤先生”赵锦吩咐管家,又亲自迎到了二门上。

徐渭头戴浩然巾、玄色直裰、粉底皂靴,老疯子这番穿得齐整,赛如新郎官似的,飘飘然走到二门。老远就大礼拜倒:“山阴徐渭,拜见世叔赵老先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