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锦医卫 > 分节阅读 635

分节阅读 63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贫穷的蒙古草原,西南是更加贫穷的雪域高原,往东南的河洛中原倒是富庶,可这时候商业重心已转移到江南。相对于江南较高的生产水平,晋商的货物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力事实上他们主要得靠官商结合垄断盐业,才能维持庞大的商业帝国。

于是困守关中三晋的晋商集团,没有外向拓展的合理空间,想发展壮大就只能加重对内的盘剥。或者搞违禁走私。前者致使关中疲弊,为明末流寇蜂起打下底子,后者则喂肥了建州女真

打掉晋商没用,就算秦林虎躯一震,把王、杨、马、沈四家都扳倒,等将来中小晋商取代了他们的位置之后,也会选择同样的道路,而且王崇古还有点正义感,换做别人只怕更加不堪。

堵不如疏,既然晋商只是求财,秦林就给他们指明一条金路,让他们从对内压榨、违禁走私这条邪路,走回对外拓展的正途。当年老泰山张居正可以利用晋商想和蒙古人做生意这点,在俺答封贡上得到王崇古的有力支持,秦林何尝不可以重施故技

秦林呵呵一笑,伸手拍了拍巴掌:“两位佛爷,哲别,都出来吧”

干瘦的威德法王一袭白色镶花白的法袍,头戴毗卢帽,富态的索南嘉措穿红色法袍,戴尖顶帽,哲别穿翎根甲,腰挎大汗弯刀,背着顽羊角弓和雕翎箭,三人摇摇摆摆的走出。

秦林笑嘻嘻的介绍:“这位威德法王,大家都是老相识了,索南嘉措佛爷乃是黄教高僧大德,哲别将军是土默特部三娘子麾下重将,塞北有名的射雕英雄。”

四位晋商家主连声道久仰久仰,威德法王这三位也格外客气,哲别粗声大气的说王太师当年在宣大线上督师,现在大名还响彻塞外,实在佩服得很。

马自励、杨俊民、沈鑫还有点没想明白,只觉得秦林格外会笼络拉扯,把黄白两教的佛爷和蒙古大将都弄到家里,实在是能人所不能,换成另外一个人这么搞,看索南嘉措和威德法王不打得天翻地覆

王崇古最为老谋深算,昏黄的老眼中精光一闪,拈着雪白的胡须连连颔首:“秦将军果然言出必行,如果土默特部和乌斯藏两教都肯从旁襄助,重开丝绸之路已成功了大半”

马自励等人先是一怔,接着就大喜过望。

其实,丝绸之路这条铺满黄金的道路,沿途谁不想让它重新贯通呢利益都可以分润嘛

比如现在雄踞天山南北的叶尔羌汗国,就屡次遣使来朝,希望开通贸易。

之所以此路不通,只因大明在河西走廊西端的哈密卫、安定卫等全部的七个卫所,已在弘治到嘉靖的百年间陆续失陷,现在明军步骑不出嘉峪关,河西走廊的西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就被堵塞了。

照说吧,名义上控制这些地方的叶尔羌汗国,也是非常希望能够开通商贸的,其历代苏丹还屡次遣使前来大明朝觐,只可惜哈密等卫的局势实在太乱,叶尔羌汗国、本地西域诸部、东察合台汗国后裔、北面的准噶尔部、南面的乌斯藏人,还有蒙古草原西南面大大小小的部族,你方唱罢我登场,闹腾得不亦乐乎,地面上乱成一锅粥,哪个不要命的商队敢往这里走

可要有蒙古诸部中最强大的土默特部,以及控制乌斯藏局势的黄白两教支持,就一北一南把哈密等卫夹在了中间,威德法王和索南嘉措约束青海乌斯藏诸部,三娘子坐拥二十万控弦之士,以盛兵越大漠而西向,谁能当之这样从南北两面展开的钳形攻势,对那些西域大大小小的势力来说,绝对如泰山压顶般不可抵挡

更何况,秦林并不是要占其地,杀其民,只要起到威慑作用就够了,控制住局势,打通了商路,沿线各部多多少少还有点好处,西域诸部也不会拼死反抗。

只要不真正占领土地,恐怕叶尔羌汗国都会在丝绸之路的利益诱惑下,睁只眼闭只眼算了,还要主动担任二传手,把商品过境往更远的波斯、印度、奥斯曼土耳其运送呢。

从巨大的利润里面抽出一小部分,换成蒙古和乌斯藏急需的砖茶布匹瓷器铁锅之类的生活用品,作为出力的蒙古乌斯藏势力的报酬,就能将这个机制长期有效的维持下去,源源不断的财富诱惑,会将这条金路一直向西延伸下去

秦林望着王崇古笑而不语,此时一切尽在不言中,有了这么大的利益,无论说什么,晋商都敢跟着他干。

王崇古一大把年纪可不是白活的,当机立断:“秦将军如此大才,竟被奸臣谗害,欺我大明无忠贞之士么老夫忝为三朝老臣,尚有门生故吏遍及朝野,自当上表保举秦将军开复原官”

马自励、杨俊民也明白过来了,忙不迭的道:“愿附王老先生骥尾。”

秦林嘿嘿坏笑,竖起两根手指头:“第一,当今天子的脾气,大伙儿也都知道,这件事要成,还得许他一笔银子。”

这个不消说,众晋商家主拍胸脯表示没有问题,沈鑫在商言商,表示秦将军那份也不能少,将来怎么算账怎么分成,大家再慢慢磋商,总不能亏负了秦将军。

秦林竖起的手指头只剩下一根了,众人眼巴巴的看着,等他说出一番什么话。

“重开丝绸之路,江南、中原到关中的运输负担必定极重,汴河渭河都需要疏浚清淤以便船舶通行,诸位是不是”秦林笑容可掬,这个坑也是明摆着的,不过众位家主也只能义无反顾的跳进来呀,哇咔咔咔

第一卷荆湖夏风915章一代新人胜旧人

马自励忙不迭的点头:“将来开通丝绸之路,西域各色番货要南下,江南出产的丝绸茶叶细巧货品要北上,运输压力倍增,我等当请朝廷尽早疏通诸河,以便转运货物。”

杨俊民陪笑道:“俺答封贡以来,边境贸易兴盛,蒙古诸部要的布匹瓷器都产自南边,陆路转运不便,我等已颇觉焦头烂额,本也要奏请疏通诸河以利南北转运,既然秦将军先提出来,我等欣然从命便是。”

秦林抿着嘴只是笑,那表情颇有点请君入瓮的架势,马自励和杨俊民互相看看,心头暗道古怪,难道秦长官还有别的意思

沈鑫经商的资格比前两位还要老些,略想了想,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朝廷疏浚诸河,我等叨光不少,当然要捐银纳粮以助盛举,就请秦将军从中操持吧不过疏通河流、整修水利,这是两岸士绅百姓都有利的,朝廷也有朝廷的担当,断不至将担儿都压在咱们肩上。”

沈鑫这番话里里外外都照顾到了,说得真是滴水不漏,马自励、杨俊民在旁边听了都佩服他心眼多,心说这次秦将军总该应承了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