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锦医卫 > 分节阅读 416

分节阅读 41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在叫下官瞧了心中欢喜。”

秦林挥挥手,笑道“别光顾着欢喜,带本官和金将军去看看那洋宝贝,那才叫欢喜呢”

张居正、金樱姬各有所得,秦林也得偿所愿,土耳其使臣穆拉德不仅长得像灯神,而且还真的实现了秦林的愿望,那就是提供了鲁密铣的全套技术:其中包括一种足有两层楼高的巨型木制机床,以及三名富有经验的奴隶技师。

机床当然不会是穆拉德从土耳其运来的,全都就地取材,按照图纸直接在京师制造。

起初是赵士桢盯着穆拉德和技师,造到一半的时候,秦林留在南京火器作坊的毕憋康和李火旺就已赶到,三人一块儿参详,很快就把技术吃透。

机床试运行两天,一切状况良好,三人把喜讯报给了秦林,这会儿就要去设在城北的铁器作坊视察。

作坊离德胜门也就几里路,一路上秦林和金樱姬说说笑笑并不避忌,赵士桢见了就把舌头一吐:呵,原来瀛洲宣慰使果真和秦将军有一腿,这位将军的路子可铺得够远

京师北郊的铁匠作坊,为了浇铸大钟、火炮等大件,房屋特别高大宽敞,里头摆了两部一丈多高的木制机床,也不显得拥挤。

秦林和金樱姬来的时候,毕憋康和李火旺指挥着学徒们干得热火朝天,三名学徒站在机床上,用轮盘x皮条带动钻头,呼啦呼啦的钻着枪管,那三名土耳其奴隶技师则站在旁边,不停点头的表示赞赏。

还是赵士桢喊了一声,毕憋康等人才发现秦林来了,正要行礼参见,秦林摆摆手:“忙你们的,不必行礼。”

毕您康、李火旺也晓得秦长官不讲虚礼,仍旧和学徒们试用机床。

赵士桢在旁边解释:“这个机床的技术,其实并不复杂,大部分都是木头做的,只是构思非常巧妙,让钻枪管的速度比以前快了至少四倍,所以鲁密国才能装备枪管格外长的鲁密铣。”

万历初年,还不是工业革命完成后西洋科技全面胜出的年代,目前各国的科技呈现出各有特色、各有所长的状态,比如日本的偻刀格外锋利、西欧人航海完成了地理大发现、土耳其的火枪制造技术相对领鬼

反而是中国体现出比较全面均衡的技术优势,嘉靖年间仿造西洋鸟枪,一次就是一万支,毫无困难,仿造的佛郎机甚至比西班牙原产的性能还好。

秦林转了一圈,看看机床的样子,比后世那些全钢铁机床甚至数控机床,当然要差得远了,但比起完全手工操作,又实在便利太多。

“这么说的话,只要有图纸和相关技术资料,其实任何地方都可以利用这种枪管制造技术了”秦林挠挠头,望着赵士桢。

赵士桢毫不迟疑的点了点头

金樱姬一把握住了秦林的手,她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秦林的笑容格外阴险,精兵利器武装起来的海上力量,很快就要叫东西两洋为之沸腾了

荆湖卷520章不多,也就三五百

秦林并不准备照抄原版的鲁密铳,毕竟这玩意儿还是比较落后的火绳枪,打仗时拖根燃烧的火绳,多不方便过分细长的枪管,准确度不错,威力却显小,不能在远处洞穿重甲。

鲁密铳最优秀的地方还是它的枪管制造技术,效率比手工提高了三到五倍:这时候制造枪管几乎要占全枪工时和花费的七八成,原版鸟枪或者迅雷枪三尺长的枪管,须得一名熟练工匠工作整整一个月才造得出来:有了木制机床,三名工匠合作使用一台机床,两天半就能钻出一根长枪管,而且质量比过去的更好,打得准又不容易炸膛。

至于秦林随身携带的掣电枪,枪管只有一尺长,造起来就更容易,每台机床只需两个时辰就能钻出一根。

毕懋康和赵士帧大概算了算,采用新式技术生产枪管,全枪的价格将下降到过去的四成左右,每支迅雷枪大约七两银子,每支掣电枪则不到三两银子。

也就是说,迅雷枪的阶格大约相当于比较精良的军用步弓,而掣电枪的价格甚至和普通猎弓差不多这样一来,就为火枪彻底取代弓箭铺平了道路要知道两百年前的朱棣时代,就是“神机锐居前、马队后列”打得北元满地找牙,之所以热兵器没能取代冷兵器,主要是造价太高,朝廷的财政难以承受。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技术的进步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毕懋康和李火旺完成了工作,一根刚刚钻好的枪管呈给了秦林。

乌油油的铁黑色分外凝练,沉甸甸的手感让人心底踏实,光洁的外表面和精确的内膛,虽然还不能和后世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制成品相提并论,却已完全超越了手工制品,体现出金属加工的独持美感。

“文明战胜野蛮的利器”秦林感叹着,将枪管在地上敲了敲,发出富有质感的撞击声。

他立刻下令将木制机床的工艺技术整理出来,抄送兵部尚书曾省吾、工部尚书李幼滋,从此戚继光的蓟镇边军将会以更低的所格、更短的时间武装起来。

强弓劲弩,骑射无敌哈哈,在火枪火炮面前颤抖吧

金樱姬嘟着樱桃小嘴儿把秦林掐了一把,附耳低语:“小冤家,奴奴那边”

咳咳,注意影响啊,秦林脸色微红,幸好赵士桢、毕想康都赶紧扭过头去看机床,假装没看见。

“这个铁匠铺只是暂时用一用。”秦林解释说:“机床、工匠都要南下回到南京,过几天你走的时候,就把他们稍上。”

京师这边的铁工铺,是为了完成与穆拉德的交易而临时置办的,找工部侍郎潘季驯借的匠户营暂时用用,真正生产还是回南京老厂。

造枪,需要好木炭和含硫量低的高品位铁矿,配火药,需要硫磺和硝石,子弹的弹头是铁做的、弹壳是桑皮纸,其中铁和硫磺都以南洋出产最多,南方地区森林资源丰富,木炭也比北方更易获取,桑皮纸则以江西出产的价廉物美。

所以将兵工厂设在南京,利用海运和长江水运,能够方便的取得各种原料。

另一方面,在京师大造军火,容易给人留下口实,兵工厂设在南京口有魏国公徐邦瑞照应着,那就放心得多。

金樱姬有大船,让她把机床和技术人员捎回南京,方便得很。到了南京只需把技术人员和一台机床卸下去,另一台机床和三名土耳其奴隶技师,直接随船去台湾基隆,指导五峰海商母港的铁匠们改善工艺。

秦林将自己的安排说出,金宣慰使大人顿时喜笑颜开,眼波流转的撇了撇他,哼,小冤家总算有点儿良心。

说完安排,秦林就笑眯眯的瞧着赵士桢,去南京的话老赵就不能再做鸿胪寺主簿了,对这位书香门第的文官来说,无异于人生中极为重要的抉择。

赵士桢早就想了这个问题,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他怔了怔,终于将牙一咬:“罢罢罢,既然秦将军抬爱,下官还犹豫什么鸿胪寺主簿这九品芝麻官,赵某不做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