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锦医卫 > 分节阅读 270

分节阅读 2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是这本竹书纪年”张紫萱的从书橱上取下一本古sè古香的大书,将它放在书桌上津津有味的翻看,那书页翻弃来,便把信函压了几封在底下。

看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她把书页重新合上,喜滋滋的带出去,告诉那蓝衣仆:“和老爷说一声,我把竹书纪年拿去看了。”

原来只是借本书蓝衣仆如释重负的点点头。

他并不知道,竹书纪年的书页里头,还夹着曾省吾写给张居正的书信。

约莫一个时辰之后,张居正从内阁回到家中,这位精力充沛的辅大人只略微休息了片刻,吃了几块点心,就脚步匆匆的赶到内书房,处理这些至关重要的函件。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内阁辅“似相而非相”通过一系列的权力运作能够达到甚至越过去普通的丞相的权力,但毕竟不是真宰相,在制度上不具备独立的权力。

于是誓要中兴大明、天下大治的万历辅张居正,便不得不“以操、莽之术,图伊。周之业,利用权谋手段来实现对权力的掌控,而这些不能堂而皇之弄到内阁和朝廷的内容,便体现在他和党羽的书信往来之中。

头一封信是工部shi郎潘季驯写来的,秦林翰旋之下由五峰海商和漕帮垫支了河工钱粮,这位治河专家正在黄河岸边为了治理水患、保中原百姓不再遭黄泛之苦而辛劳工作。

他写来的信上,抱怨河南巡抚对治河工作漠不关心,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行事颇多掣肘。

张居正想也没想,就取了空白信纸,简短的给了回复:“时良兄潘季驯字时良见信如晤。河工千秋大业,事成可保中原万千百姓免于水患,豫抚安能置身事外不谷王侯的自谦称谓,相当于孤、寡,此为张居正的自称明日朝议加豫抚兼理河道衔,令其不得推脱。”

潘季驯治河,河南巡抚出于官僚躲懒的本能不予配合、玩踢皮球,张居正就给河南巡抚加个“兼理河道”的头衔,叫他没法置身事外。

又有别处赈灾、备荒、整军、人事的种种事情,张居正都一一用类似的办法对付,凡是乱蹦乱跳的,他授意六科给事中动弹劾,凡是大力推行新政的官员,他写信给当地督抚巡按,叫他们上奏保举

内阁票拟和司礼监批红的权力实际上都掌握在张居正手中,这些弹劾、保举一旦到朝廷,张居正自己票拟同意,让冯保批红照办,就成为了朝廷的正式诏书,生杀黜涉取决于心,虽万里之外也无法抗拒,端的是雷厉风行。

八年,万历八年了,帝国在他的指引下,力推新政、清丈田亩、整肃军备、消灭倭寇、剿灭焚乱、俺答封贡中兴盛世仿佛就在眼前。

当然,凡是违逆他的意志,想和江陵党对抗的人物,都被帝师辅的巨掌碾得粉碎,要么尸骨无存,要么只能躲在y暗的角落里,小心翼翼的tian舐着伤口。

终于,张居正完成了他的任务,所有的函件都得到了处理,帝师辅很满意自己的工作,伸了个懒腰,端起了一盏浓浓的参茶。

“父亲大人,您还忙吗”

女儿清朗动听的声音,瞬间驱散了张居正的倦意,他笑盈盈的答道:“紫萱啊,爹爹已经忙完了,快进来,这里有辽东巡抚刚送来的参尊茶”

红泥小火炉煨着茶水,张居正倒了一盏滚热的参茸茶,亲手递给女儿。

捧着香味浓郁的茶水,张紫萱宛如夜空的眼睛里闪烁着感ji,不管张居正在外面多么威风、掌握文武官员生杀黜涉时多么严厉可怕,在家里,他永远是个慈爱的父亲。

“爹爹,你对女儿真好”

张居正不疑有他:“那当然,谁叫爹爹有六个儿子,只有你这一个女儿呢”

张紫萱突然觉得不应该欺骗父亲,几乎立刻就要将真相和盘托出。

不过想到秦林说的那些话,想到戚大帅的苦衷和那些奋身报国的边廷将士,张紫萱的心中就没有了一丝犹疑试想将来父亲知道了真相,他也会支持女儿这样做吧

在拿到确凿的证据之前,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说服父亲,将蓟辽总督杨兆这样一位支持新政的边廷重臣直接李下,草职查办啊,所以就只好,张紫萱嘻嘻笑着,将一直藏在身后的书举起来:“竹书纪年,嘻嘻,女儿从爹爹书房借去看过了,这就完璧归赵。”

“哦,你把这本书都看了”张居足似乎有些吃惊,接着摇摇头:“此书是枭雄之辈看的,你个女儿家嘛,真是的”

张紫萱撇撇嘴:“儒家好些话,都是替当道者粉饰,女儿以前读到尧舜禹禅让,觉着太不合情理,何以三代古人如此反躬自省,而后世并无禅让之事直到读竹书纪年上说,“昔尧德衰,为舜所囚”才知道尧舜之禅让,与汉献帝禅让曹魏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张居正无可奈何,他也就点点头:“你知道就好,很多史书上写的都不尽不实,所谓春秋笔法,文过饰非而已哼哼,只不知若干年后,爹爹我又将如何为后世人评说”

“自然是大明朝的第一贤相、万历朝中兴名臣”张紫萱摇着父亲肩头撤jiao,与此同时,一封信函已插进张居正之前批好封好的那叠函件中间,神不知鬼不觉。

感谢各位读者在过去一年中的支持与厚爱,猫摇着尾巴祝大家元旦快乐另外咳咳,求点保底月票吧a。

荆湖卷414章戚继光的忧惧

嘧云县,天空彤云密布,浓黑犹如锅底,也许是开年来的第一场雪正在翻滚的云层中酝酿。

虽已是正月,这北方边廷的天气比京师更为寒冷,无论军民都缩在家里煨着热炕头,那些迫于生计不得不出门的可怜人,则穿了厚厚的棉袄,带上松针编织的蓑衣,踏着钉鞋、缩着脖子,在道路上步履蹒跚的行走。

可就在凛冽的寒风之中,偏有数骑人马向着密云县疾驰,人如虎、马如龙,腰间长刀胜雪,背后鸟枪铮亮,一眼便知是蓟镇戚爷爷麾下新军。

道路旁边的行人见了,无不咋舌:娘耶,这般天气还纵马疾驰,戚爷爷带的兵,莫不是铁打的

殊不知这一行人中为的骑士,寻常身材并不魁梧,斗笠遮住的相貌也极寻常,穿一领打着补丁的旧战袍,身穿铁甲、头戴铁盔整个人如同钢浇铁铸的汉子,便是左都督、少保、蓟镇总兵官戚继光

马儿疾驰,刺骨的寒风吹在脸上犹如孬刮,可戚继光毫不在乎,“南北驱驰报国情,江hua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他做的诗早已将拳拳赤诚之心展1u无遗。

此刻他的忧心忡忡,并不是因为边塞练兵的辛劳和苦寒,而是担心失去连这辛劳和苦寒都无法“享受”失去精忠报国的机会

是的,行贿送礼、低声下气的磕头、委曲求全,戚继光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住他的权力。

可这是什么权力呢在边塞受苦的权力、统帅大军杀敌报国的权力、率领弟兄们拿自己鲜血和人头去和敌人拼命的权力

前两天得知京师科道言官对蓟辽总督杨兆动了攻击,戚继光就本能的察觉到不对劲儿,在蓟镇接到钦差大臣召见的命令,他更是心头忐忑:这件事,会不会和副钦差秦林前些天在便宜坊和自己说的那些话有关这会不会是朝廷中的又一次党争倾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