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锦医卫 > 分节阅读 175

分节阅读 175(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欢喜,叮嘱丫环把父亲送回房中、熬醒酒汤来解酒,自己则亲自把着秦林手臂,开中én将他送了出去。

回府uáng上眯了一阵,青黛又亲手熬了碗解酒的茶汤送来喝了,秦林倒头睡到了第二天早晨。

和别处不同,魏国公府没有送回礼,秦林稍有纳罕:并非他希图回报,而是想到魏国公父子慷慨大方的xg子,这次似乎有点不同寻常

殊不知魏国公府中,夫人吴氏已将秦林所赠的明珠、宝yu、翡翠、玳瑁等礼物摆了uáng,儿媳fu和众多三姑六婆陪着一样一样的看。

这些东西虽然价值不菲,但在富甲江南的魏国公府实在算不得什么,之所以大伙儿围着兴致勃勃的看,只因送礼的人与众不同

“呀,傻xiǎo子连这个都送来了,还说不是提亲吗哼哼,nv儿你要瞒到什么时候”吴氏从大堆礼物里面挑出了观音送子图案的漆器盒子、双明珠、鸳鸯戏水玳瑁ch屏,满脸“我全明白了”的表情。

秦林自是不知道因所赠的礼物已经被徐家误会了――倒不是他不够细心,而是只要吴氏带着“误会”去挑,在上百件礼物当中总能挑出几件带着特别含义的宝贝。

除了魏国公府没有回礼之外,席上还有几件事情,秦林酒醒之后回忆起来觉得奇怪:徐家父子一再追问张紫萱和她兄长的去向,有何用意后来为什么又很没来由的提到把自己从锦衣卫调到南京大营

难道张家那边有什么变故

秦林越想心头越不踏实,正准备出én找王世贞打探消息,外边守én的亲兵就拖长声音叫道:“江陵相府三位公子来拜”

所谓的三位公子,其实是两位公子加上一位nv扮男装的xiǎo姐,张敬修、张懋修兄弟微有风霜之sè,张紫萱则容颜清减,虽身着男装,丝毫不掩丽sè,叫人见了比平日越发多了几分怜意。

知道这三位同来必有机密事情,秦林把他们引到书房之中,丫环奉茶之后便让她退下,只留宾主四人。

张敬修与张懋修对视一眼,两位都面带尴尬之sè,到底弟弟张懋修xg子急些,从袖中取出一份手卷递给秦林:“这是从家父处抄得圣旨的底稿,我们比颁旨中使来得快两天,先带来给秦世兄看看。”

张居正手眼通天,据说他把自己的意见授意给各位朝臣,由他们写成奏章,再由自己在内阁“票拟”同意,之后送入内廷,由同党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批红”,最后发回内阁执行。

实际上张居正的意思就是圣旨,所以张懋修有底稿根本不足为奇。

这份底稿上,主要写了对瀛洲nv土司金氏的褒扬,说了“海上夷人慕我圣天子之德,遂千里来归,金氏恭敬勤谨,实为诸夷表率”之类的套话。

另准金氏所请,仿俺答封贡九边通商的旧例,开杭州为商港,允许各国海商自由贸易,重开市舶司管理通商税收,税率仍按旧制执行三十税一,此前另外一处通商口岸福建月港,也特许瀛洲夷商往来贸易。

这个条件不错,虽然没有争取到全国范围的开海通商――事实上那也不是短期能做到的,之前张居正主持的“隆庆开海”也只开放了月港一处,且只许漳州泉州本地居民出海,并设置“船引”外贸许可证来控制出海船只数量,像现在这样不限数量、不设船引,开放杭州为自由贸易港,对五峰海商已是极大的利好消息。

另外大明的名义税率一直很低,三十税一也就是百分之三点三,比后世任何一个时代的税率都低。

可是圣旨上缺了两条:秦林的升赏和对王本固的惩罚。

黄公公是宦官、霍重楼是东厂,这两处由内廷直接管理,升赏可以不经圣旨;但秦林是外官,立下如此大功,圣旨上应该有所体现啊

难怪魏国公徐邦瑞会那么想了――目前朝廷圣旨几乎就等于张居正的意思,既然圣旨上没有升赏秦林,便是张居正对他不感兴趣嘛

真是的这样吗

秦林面sè古井不bo,只是看看张紫萱。

相府千金白皙如雪的脸蛋儿就红了,又是羞愧、又是不好意思的从袖中取出另外几份书信。

bk

荆湖卷258章张居正的权衡

258章张居正的权衡

第一封书信竟是张居正亲笔所写

那一手馆阁体的xiao楷典雅庄重,笔架间没有丝毫的飞扬肆意,却隐隐带着端严的气度和凛然之威,相比之下,张紫萱模仿其父笔迹替本草纲目写的序言,就有其形而失其神了。

这封信洋洋洒洒一大篇,张居正先说他祖父张镇当年是在荆州辽王府做shi卫,得知秦林的祖父是武昌楚王府的shi卫,两家实乃通家世好,称秦林为“世侄”,并说湖广家乡又出了位了不起的xiao同乡,他很是欣慰,盛赞秦林公忠体国、办事勤谨,将来必为朝廷栋梁之才。

据说张居正身居高位,常用内容隐晦的书信对官员作出暗示,以秉承他的意思呈递奏折和做出人事任免。

不过秦林可不是元辅少师张先生肚子里的蛔虫,看了这封云山雾罩的信,他完全一头雾水:因为信上面好像说了很多,好像又什么都没说。

身为帝师、辅的张居正,总不会写封信就是为了拿几顶高帽子给秦林戴吧

反正张家三兄妹总会作出解释,秦林也不急着问,又看另外两份书信,从信封里面取出来一看,竟然是两份公文。

其一是兵部下的部照,内容是锦衣卫副千户赏授四品骑都尉秦林,深入海疆、招抚蛮夷,其为官之勇略、功勋之卓著实与冲锋陷阵所立之战功无异,着令勋官转实授,升锦衣卫指挥佥事

其二则是掌锦衣卫事刘守有亲笔标红的委札,查知新任锦衣卫指挥佥事办事得力恭敬忠谨,特委该员协掌本卫南镇抚司

锦衣卫指挥佥事,协掌南镇抚司

指挥佥事是锦衣堂上官的最低一档,可入锦衣卫衙门大堂办事,凡是锦衣军官走到这一阶级,就有了指挥调动整个锦衣卫系统、并凭借手中权力参与朝堂政争的初步资格,可以说已经迈出了权倾朝野的第一步。

协掌南镇抚司更不得了,虽然控制诏狱和缇骑四出的北镇抚司有权奉旨抓捕关押拷打犯罪官民,影响更广、名声更大,但南镇抚司是掌管军匠、研兵器以及查办锦衣卫内部贪墨通敌各项情弊的专门机关,锦衣官员犯罪都归它查办,可谓特务中的特务、宪兵中的宪兵。

秦林由布衣百姓起家,年未弱冠便官居锦衣卫指挥佥事、协掌南镇抚司,绝对是大明朝二百年未有之异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