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清山变 > 分节阅读 445

分节阅读 44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袁甲三心中一动,他和倭艮峰、翁心存等人一样,都是走着正途出身,报国安民的路子,身为文臣,以教化德行,开启民智为第一胸中所想,如今听皇帝以这样的话来期许,自然欢喜,只是一个问题很快又冒了出来,“皇上之言,洞察臣心。臣本不该有所瞻顾游移处,但臣怕”

“怕什么”

“大学所设,与翰林院职能相仿佛,日后生员众多,而使国家收支之间,多出数万冗员,臣恐,届时庙堂之上”

皇帝扑哧一笑,“你是怕将来大学生员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朝廷用人,又将有人浮于事之忧吗”

“臣惶恐。”

“你说的也不能说不对,但在朕想来,十年之间,仍自不需担心有你多挂怀不去的状况当年朕命奕等人开设同文馆,至今已历十载,所教授并结业的生员,根本不敷使用。这其中固然有在很多人看来,舍弃天朝数千年传承而下的史书典籍而就西洋蛮夷之地的文字语言,是为人不耻之行的原因在,但更大的原因,还是在于因为不了解而生出的误会和排他。想来大学亦当如是。特别是你害怕的情况,更加是如此故而你所担心的,暂时仍不必放在心上。等到日后,天朝百姓真正识得大学之用,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致啦。”

这番话说得袁甲三面红耳赤,外加还有点不太明白,怎么叫又有另外一番景致呢看皇帝的表情,似乎没有再多做分解的意思,也不敢追问,当下诺诺而退。

说了几近一个时辰的时间,看看外面的天色,仍自天光大亮,皇帝又回头望向翁氏兄弟,“你们父亲刚才在病床上说过的话,尔等都听见了吗”

“是,臣等都听见了。”

“你以为如何”

翁同龢从方才起就保持沉默,大学之设,他完全不懂,也就不好胡乱进言,静下心来,一直在想乃父突然而至的一番奏答,这一刻听皇帝问到,他斟酌着语句,把早已经打好腹稿的话说了出来,“臣倒以为,皇上天纵之君。臣父小有所见,早在皇上意中。”

“这是什么话朕岂是那种不能纳言的皇帝你怎么想就怎么说,不必拍朕的马屁。”

“是。”翁同龢赔笑说道,“臣父所念兹在兹者,在臣看来,实为立朝历代君主所惊扰圣怀者。内轻外重,固然是人君之忧,但若是各省权能太轻,也未必是盛世颜色。”

“哦”

翁同龢跪在地上,心中一个劲的打鼓。今天的奏答非比寻常,可以说全是老父亲病榻前的一场奏陈而起若是皇帝真的采纳了翁心存的话,日后翁氏一门,必将得罪光了这天下各省督抚唯一的挽救之道,就在自己的几句话之间了偏偏皇帝的脸色不见喜怒,让人猜不透他心中在想着什么

他不敢琢磨太多,碰头答说,“兵家有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臣疏爬我天朝列祖列宗圣训典籍,以为这都是骄纵自大之辈,用以欺瞒昏暗主上之语。我天朝圣祖仁皇帝以下,宪皇帝、高皇帝、睿皇帝、仁皇帝、乃至皇上,圣学精勤,兵学稔熟,万里域外,视若亲见。用兵之法,更是神如天授。任一前敌统兵之将,无不靠圣主在后,指授方略,才能早奏肤功臣以为,武功是如此,文治亦当如是。”

“你这样说来的话,似乎和乃父询谋佥同,以为各省督抚,权柄过于重大了吗”

“臣不敢这样讲。”翁同龢老老实实的答说,“臣是想说,圣明莫过皇上,各省督抚弁员,心向圣主,而民情百端,若是皆求以圣断而绝人之精力,终究有限;指御万端,更非能力所及。”

“朕明白了。”皇帝苦笑着叹息摇头,“翁氏父子二人,真正是国之干城啊”他说,“翁心存病榻之上,不忘忧君之念,而你翁同龢呢”

翁同龢吓得连连碰头,“皇上不以臣言语失措而大加处置,反而天语慰藉,臣惶悚无地。”

皇帝自然知道翁同龢在想什么,苦笑着长身而起,“天色渐晚,朕也得回去了肃顺,你和朕一起回去,你们几个人,都不必跪送了。”

第34节倾轧1

第34节倾轧1

用晚膳的时候,敬事房的小太监捧过装有后宫嫔妃绿头牌的朱漆盘子,皇帝胡乱翻起一块,甚至都不曾看清楚是哪一间宫中的嫔妃,便斥退了太监。

等到批过几分折子,由惊羽、六福伺候着洗过澡,听养心殿外脚步声响起,玉嫔入殿跪倒,皇帝才知道,原来今天晚上居然选了她来侍寝这让他觉得很有点不好意思:玉嫔原来是叶赫那拉氏身边听用的宫婢,本姓李,名叫屏玉,入宫后改名连环,后来为皇帝收了房,这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但数载而下,玉嫔承欢极少,大约是因为当年在兰妃房中听用的缘故,自感总是低人一头,即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