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身装着一口泉 > 分节阅读 83

分节阅读 83(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话说刘家沟周围的山上知了壳有很多,如果将附近山中都转遍的话,一天最少能收十斤,也就是几百块钱。

这笔账算起来好像很美好,真正到了山上你就知道很难。别看知了晚上刚出来的时候很好捉,可是过了那个时段就变得很难。

它们为了逃避天敌往往不是爬到高高的树梢,就是隐藏在树叶背后。因此人们在收集知了壳的时候不但要带上竹竿,还要练就一副火眼金睛。有时候就是带了竹竿也只能望知了壳而兴叹,因为它们爬的太高了,必须爬到树上才能打到。

而且知了壳晒干后特别轻,一千多只才有一斤重。一个人忙乎上半天累死累活的,最多也就是弄到一斤知了壳。

“对呀”张倩听他这么一说,立马又兴奋起来,跑到隔壁和王老师商量。

刘军浩不想打消她的积极性,也跟着前往。

事实上他也认为让学生们打知了壳再合适不过,反正他们有的是时间。而且那些男孩子爬树个顶个的顺溜,打知了壳绝对是把好手。

赵教授两口子正坐在那里陪着孙子外孙女打牌呢,他们玩的是接竹竿。这是小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

它的规则非常简单,就是玩家都分有相同数量的牌,然后每次只出一张牌,其他几人一人一张往下接。如果发现和前面有相同的牌之后,两张之间的牌就全部是自己的了。

直到其他玩家手中没有牌,则最后有牌的为赢家,游戏结束。

王老师听了张倩的建议后连连叫好,直说这样既能将学校的图书室建起来,又可以让学生们体验一把丰收的喜悦。

小浩宇和彤彤听说了之后也嚷着要参加,说是等攒了钱回去买台学习机。

结果她们两个越说越兴奋,恨不能立马就把学生召集起来。

“现在知了还不算多,等过两天再召集学生也不迟”赵教授赶忙出声把她们劝住。

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这片竹林就越发的茂密起来。青青的竹叶洋洋洒洒地随着微风晃动,给人一种凉爽宜人的感觉。

再远一些则是白头小和麻雀们的天堂,它们唧唧喳喳的在竹枝上跳来跳去。

赵教授这里虽然不似他院中那么繁华多姿,但是却胜在清幽,给人一种别样的滋味。

刘军浩看到这片竹林后心中一动,想起在街上的时候赵光明说知了花一般都长在竹林中,不知道这里有没有。

“找啥呢,地上有元宝”赵教授看他盯着竹竿根看,就好奇的问道。

“当然是找我刚才给你看的东西了,知了花,据说这东西长在竹竿根的地方。”他瞪大眼睛四处寻找。

“不会吧,我怎么没有见过。”

院子里的人都被调动起来,一个个都开始仔细寻找起来。

“刘军浩,你看是不是这东西”突然张倩叫道。

众人闻声都围了过去,只见其中一片竹竿根旁边开着几朵毛绒绒的小白花,这和刘军浩手里拿的那个东西很像。

“应该是吧”虽然不是很确定,但是赵教授还是弄来了小铲子。

就像挖人参一般,刘军浩小心翼翼的将周围的硬土挖开,然后又将那个土块捧了起来。

掰掉上边的土块,果然露出一只长满白毛的知了。

“还真有”赵教授接过来很是感叹了一阵子,他确实没有想到自己的院子里会有这东西。

“我也找到了一个”这个时候彤彤又惊喜的叫了起来,众人又赶忙赶了过去。

不过这个知了花小丫头却要自己挖,她抱着那把铲子掘了半天才将那块土全部挖掉。

“小心一点,小心一点,别把竹竿根掘断了”赵教授很心疼的看着被她铲断的竹竿根。

这片竹林不大,众人仔仔细细的搜索了一遍,到最后一共找了三个知了花。

“应该是竹林中的土壤太硬,知了没有办法爬出来,最后憋死在里边。时间一长,它上边就长出了真菌。”虽说是第一次接触这东西,但是赵教授很快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东西可比知了壳重多了,估计四五十个就能有一斤,这山上哪片有竹林”张倩掂量了一下手中的知了花,又扭头问刘军浩。

“这附近的一片山上没有竹林,要找竹林的话就要往深山里边走。那就太远了,山路还不好走,走过去最少要三个小时的时间。”

那片竹林刘军浩长这么大就去过几次,都是刘老头采药的时候领着他去的。现在他很有几年没有去过了,不过路倒是还记得。

“这是有点远,来回都要一天时间了。”王老师有些迟疑地说道。

“那也没事,大梁村的学生来上学还要一个多小时呢。这点山路怕什么,到时候我跟上去。”张倩却大有不达到目标誓不罢休的气势。

“那他们中午吃什么,不会让学生们自带干粮吧”这个时候赵教授跟着插言。

是呀,这可不比上学,中午根本没有办法赶回家吃饭,必须要在山上解决的。

“放心吧,那些学生没有这么脆弱,让他们带上馒头和咸菜肯定能行。我以前当学生的时候老师让我们上山挖黄芩,都是这么做的。”刘军浩接口说道。

要说现在的小孩子幸福多了,他以前上小学的时候不但学费贵,而且学校各种各样的杂费特别多。

春天的时候教办室让学生交蒲公英,等麦子熟了要一个学生交二十斤麦子,秋天的时候收柴火,有时候还组织学生上山挖黄芩。

黄芩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植株有半人多高,开蓝紫色的小花。不过这花儿开的挺奇怪的,只朝一边开。

它根茎特别粗大,底部的老根中间是黑色的。刘家沟有句骂没良心的人的话就是“叫老黄芩黑了心”。

这东西的适应能力还很强,荒山荒坡、树林、沙滩等地方都能生长,以前大青山中黄芩多得是,只是前些年它的收购价格一路高升,很多人都上山采挖,最后把山上的黄芩差不多挖绝种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山行

天公作美,第二天清晨小雨就沥沥淅淅的下了起来。

一下就是大半天,雨刚停,两个小家伙拎着小桶跑过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