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随身装着一口泉 > 分节阅读 35

分节阅读 35(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芦苇晒了一个冬天完全干了,用镰刀割起来特别顺手。

不到十分钟刘军浩就割了一大堆,用绳子一捆,他就晃悠悠的背了回来,接着又从屋里翻出一大把细铁丝扎起篱笆来。

那些花草的种子他并没有完全都撒在院子里,而是往自己的石锁中撒了不少,虽然那片都是沙土地,但是看泉水中鸡头苞和莲藕长的样子就知道种在里边肯定错不了。

泉水中的莲藕刘军浩过年的时候挖了不少,个个有胳膊那么粗,都是整藕,吃起来脆生生的。那次上街采购年货的时候,他就趁机将莲藕拿出来,说是在街上买的。

说到莲藕他又想起门前的那条水沟来,年前的时候刘军浩就准备在里边栽些莲藕,现在正好是个机会。只是他对种莲藕也没有什么经验,只知道农村一般都是把藕节直接埋在泥土中,但是具体如何埋却不是很清楚。

不清楚也好办,自己隔壁就住着农业专家,直接过去问得了。赵教授虽然研究的方向是果树,但是对种莲藕也有一定得了解。

听了他的种藕计划后,赵教授也很感兴趣,说种莲藕一般都需要肥土。门前这片水沟淤泥比较厚,种藕正合适,只是这藕节却要认真选,最好能选那些藕节完整、顶芽完好、无碰伤的藕苗,还说年前的藕就不错。

要藕好办,刘军浩进偏屋不大一会儿,就弄了一大筐莲藕,个个都有四五节,而且是子藕、孙藕齐全的藕节。

赵教授看到这藕苗就一个劲儿的夸好,他倒是没有怀疑,因为过年的时候刘军浩在街上买了两大袋子莲藕,他们到现在还没有吃完呢。

现在沟里的水还有些冰凉,刘军浩就没有让赵教授下水,而是让他在岸上作指导工作。

两人正在忙乎着呢,张倩和王老师放学回来了,看到他们在水沟中种藕,都来了兴致,张倩更是要挽着裤腿子跳进泥水中和刘军浩一起栽藕尖呢。

张倩还真有几分莲藕情节,上中学的时候她就特别喜欢朱自清先生那篇荷塘月色,被里边描写的优美景致深深地吸引,还说有机会了一定要自己种上一片荷花。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怎么能让她不兴奋呢。

第六十五章 忆苦思甜

不得不说女人都擅长幻想的,莲藕还没有栽下呢,张倩已经在琢磨着夏夜在荷塘边乘凉的情景:搬把摇椅坐在岸边,听着时近时远的蛙鸣,闻着沁人心脾荷香,最好再吃两块大花皮西瓜,那绝对是一种享受

“嗯,我怎么想的净是人家种的东西”张倩想了一阵子才发现好像那些东西只有在刘军浩这里才能享受得到。

这家伙也不知道懂不懂情调,别到时侯牛嚼牡丹,糟蹋了这么好的景致。

张倩想着偷偷的看了他一眼,自从上次在集市上刘军浩舍身拦惊牛后,两人的关系倒是亲近了不少,她觉得抛去别的不说,这家伙倒是一个不错的人。

汗,自己想这些东西干什么又不是没人要了,张倩赶紧将这个想法从脑海中驱逐出去。在心中暗骂都是苏娜娜这个惹祸精,每次打电话都要在她的耳边念叨一番,说什么该出手时就出手,弄得自己也有些神经质了。

上午忙乎了半天,午饭刘军浩也懒得费事,就随便在鸡窝里摸了几个鸡蛋,然后到后院里拽了两把蒜苗,直接做了个蒜苗炒蛋完事儿。

刚放下碗呢,就听到有人在院子里嚷,他出门一看,却是刘老三领着郑建学小两口子来了,就赶忙问他们过来有啥事儿。

刘老三一说来意刘军浩就有些怪怪的,原来郑建学两口子看到村中间那盘磨石的时候很感兴趣,就想过一把推石磨的瘾,因此就给刘老三说了一下。

刘老三就告诉他们石磨只有两盘在一起才能磨粮食,更何况那个也不是石磨,而是碾子,这下边的是碾盘,没有石磙是不能用的。

村里的麦场里倒是有不少小石磙,可是那些是以前用来打麦子用的,太轻了,根本和碾盘不配套。要想碾粮食要找大石磙,这东西只有刘军浩家还留一个,于是刘老三就领着他们两口子过来了。

这两口,没事磨粮食玩,真是有劲儿没处使了。要知道就是在刘家沟,这碾子也有二十年没用过了,从刘军浩记事起,印象着村里人都是到街上用机器打面,这样又快又省事。

这两口子倒好,竟然想推碾子体验一把农村生活,这算是复古

要用石磙当然可以,这玩意儿扔在角落十几年都没有动过了,刘军浩前段时间在挖水沟把它都埋到土里了,

于是几个人又拿着铁锹挖土,将石磙挖出来用清水洗了一遍,然后又在地上滚着朝村里走去。

轰隆隆的声音把赵教授也吸引出来,听到他们要重新组装碾子后竟然也来了兴趣,要跟过去看看,用赵教授的话说当年他上山下乡的时候可是推碾子的好手,还得过突击贡献奖呢。

听的刘军浩有些发懵,推碾子也能得奖

还别说,这石磙一路上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一听说他们要起碾子都纷纷跟上去瞧新鲜,有不少人直接端着饭碗边吃边看。

等众人七手八脚的将石磙放在碾盘上,他们才想起一件事情,那就是没有碾架,不过碾架好做,刘老三家有的是木头,半个小时就搞定。

安上碾棍,连好碾架,在两个人的推动下,碾子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

看着这玩意儿在碾盘上转动,村里不少人都觉得挺有意思,尤其是那帮熊孩子连学也忘记上了,都一个个的挤上去过一把瘾。

不单他们,就连不少村里人也手痒痒的,这玩意儿可有十几年没有摸过了,而年轻一辈更是第一次见这种场景。

一个个老人都都站出来献身说法,开头就是“想当年这碾子怎么怎么”,于是好了,这碾子就成了忆苦思甜的最好见证。

郑建学两口子好不容易抢到机会推了一把碾子,还让刘军浩拿着数码相机给他们照了几张相。

没有想到这碾子很快就又成了刘家沟的一个稀罕东西,来这里的城里人都要推上一把,体验一下劳动的感觉,不少人还特意从村民家里买几斤玉米放在碾子上磨成玉米面带回去。

大概是泉水滋润的原因,刘军浩院子里一天一个样,像那些刺脚芽结巴草等等纷纷开始泛青,就连他前几天种的花种也出来几个小小的芽。

这让过来下棋的赵教授有些郁闷,这种子还是从自己那里拿的,他种的那些花草一粒都没有出呢一样的种子咋换换地方就不行了,是不是自己埋的太深了,早知道也像刘军浩这样,随便往地上一撒就算了事。

如果让赵教授看到石锁中的花草生长情况,估计他更郁闷。虽然泉水边是沙土地,但是却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