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天妖皇 > 分节阅读 270

分节阅读 270(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敬酒。

酒酣时,张愔让盼盼为客人表演歌舞,想借机展露一番自己爱妾的才艺。

关盼盼欣然领命,十分卖力的表演了自己拿手的长恨歌和霓裳羽衣舞。

借着几分酒力,关盼盼的表演十分成功,歌喉和舞技都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

白居易见了大为赞叹,仿佛当年能歌善舞的倾国美人杨玉环,又展现在眼前,因而当即写下一首赞美关盼盼的诗。

诗中有这样的句子“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意思是说关盼盼的娇艳情态无与伦比,只有花中之王的牡丹,才堪与她媲美。

这样的盛赞,又是出自白居易之口,使得关盼盼的艳名,更加香溢四方。

可惜好景不长,两年之后,张愔病逝徐州,葬于洛阳北邙山。

所谓“树倒猢狲散”,张愔死后,张府中的姬妾很快风流云散,各奔前程而去。

只有年轻貌美的关盼盼,无法忘记夫妻的情谊,矢志为张愔守节。

张府易主后,关盼盼只身移居到徐州城郊云龙山麓的燕子楼,只有一位年迈的仆人相从。

主仆二人在燕子楼中,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燕子楼地处徐州西郊,依山面水,风景绝佳,是张愔生前特意为关盼盼兴建的一处别墅,楼前有一湾清流,沿溪植满如烟的垂柳,雅致宜人。

春夏季节,常有双双对对的燕子穿柳而过,翩然飞至楼头,给这里幽静的环境增添几分生机,因此称之为燕子楼。这是关盼盼和张愔,一同议定的楼名。

昔日关盼盼与张愔,常常在燕子楼上看夕阳暮色,在溪畔柳堤上缓缓漫步。多少个月明之夜喁喁低语,数不清的晓雾朦胧中相偎相依。

如今却是风光依旧,人事全非。关盼盼独对长夜寒灯,形单影只,夜夜刻骨的思念,日日无望的期盼,冬去春来,去年的燕子今年又飞回,却不见去年伉俪。

住在记满旧情的楼中,关盼盼心中只剩下悲思和无奈。日复一日,全靠着沉醉在回忆中,打发时光,不再歌舞,也懒于梳洗理妆。

昏昏暗暗中,不知不觉竟已度过十度春秋。

关盼盼的这种忠于旧情、守节不移的精神,赢得远近许多人的怜惜和赞叹。

元和十四年,曾经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司勋员外郎张仲素,前往拜访白居易。

他对关盼盼的生活十分了解,并且深为盼盼的重情而感动。

因关盼盼曾与白居易有一宴之交,又倾慕白居易的诗才,所以张仲素这次带了关盼盼近来所写的燕子楼新咏诗三首,让白居易观阅。

白居易展开素雅的诗笺,上面写着这样的诗:其一: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其二:北邙松柏锁愁烟,燕子楼中思悄然。自理剑履歌尘绝,红袖香消一十年。

其三:适看鸿雁岳阳回,又睹玄禽逼社来。瑶琴玉箫任从灰。

诗中展示了关盼盼在燕子楼中,凄清孤苦、相思无望、万念俱灰的心境,真切感人。

白居易读后,回忆起在徐州受到关盼盼与张愔热情相待的情景,那时夫妻恩爱相随,这时却只留下一个美丽的少妻独守空楼,怎不是人世间的一大憾事

白居易不由得为关盼盼黯然神伤,流下一掬同情的眼泪。

捧着诗笺,大诗人爱不释手的反复吟咏,心道:张愔已经逝去十年,尚有爱姬为他守节,着实令人羡慕。

但是又转念一想:既使如此情深义重,难舍难分,为何不追随他到九泉之下,成就一段令人感叹的凄美韵事呢

在这种意念的驱使下,白居易十分肃穆的依韵和诗三首:其一:满窗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燕子楼中寒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其二:钿带罗衫色似烟,几回欲起即潸然。自从不舞霓裳曲,叠在空箱一十年。

其三:今春有客洛阳回,曾到尚书坟上来。见说白杨堪作柱,争教红粉不成灰。

白居易设想,徐州西郊的燕子楼上,秋来西风送寒,月明如水,更显得凄冷与孤寂。独居楼上的关盼盼,想必受尽了相思的煎熬。

张愔离去后,她脂粉不施,琴瑟不调,往日的舞衣也叠放箱中,根本再也没有机会穿戴上身。

忽然笔锋一转,说到张愔墓上的白杨已可作柱,而生前宠爱的红粉佳人,还孤孤单单的独守空帏。倘若真的情真义挚,为何不甘愿化作灰尘,追随夫君到九泉之下呢

白居易对关盼盼,原本是一片同情之心,这时为何又要劝她以死殉情

这并不是他有心要伤害关盼盼,只因为依照当时人们的道德标准来看,能以死殉夫,实在是女人的一种崇高无上的美德。

白居易认为,既然关盼盼能为张愔独守空房,为什么不再往前一步,从而留下贞节烈妇的好名声,成为千古美谈

在诗人的心目中,坚信节操和美名,比生命更重要。

他以为劝关盼盼殉情,并不是逼她走上绝路,而是为她指明一条阳光大道。

为着更明朗的表达这种意念,他又十分露骨的补上一首七言绝句:“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张仲素回到徐州后,把白居易为关盼盼所写的四首诗,带给了她。

关盼盼接到诗笺,先是有一丝欣慰,认为能得到大诗人的关注及柔笔题诗,是一种难得的殊荣。待她展开细细品读,领会出诗人的心意所在,却感到强烈的震撼。

诗中寓意也太过于逼人,用语尖刻,实欠公平。

我为张愔守节十年,他不对我施以关怀和同情,反而以诗劝我去死,为何这般残酷

因而她泪流满面的对张仲素道:“自从张公离世,妾并非没想到一死随之,又恐若干年之后,人们议论我夫重色,竟让爱妾殉身,岂不玷污了我夫的清名,因而为妾含恨偷生至今”

第382章

说罢,她不可遏制的放声大哭,哭自己的苦命,也哭世道的不平。

张仲素见状,心中也感酸楚,在一旁陪着她暗暗落泪。

哭了不知多久,关盼盼似乎已从愤激的心情中理出了头绪,于是强忍着悲痛,在泪眼模糊中,依白居易诗韵,奉和七言绝句一首:“自守空楼敛恨眉,形同春后牡丹枝。舍人不会人深意,讶道泉台不相随。”

关盼盼的诗中,有自白,有幽怨,更有愤怒。

诗中所言的“形同春后牡丹枝”,是承袭当年欢宴时,白居易夸赞她“醉娇胜不得,风袅牡丹花”之句而来。那时花开正艳,如今却如同春残花将谢。

“舍人不会人深意”,是痛惜自居易不能了解她真正的心态,在她花开时捧赞她,当她即将凋落时,竟还雪上加霜。

事到如今,她本早已了无生趣,既然有人逼她一死全节,也就别无选择了。

张仲素离开燕子楼之后,关盼盼就开始绝食。随身的老仆含泪苦苦相劝,徐州一带知情的文人也纷纷以诗劝解,终不能挽回关盼盼已定的决心。

十天之后,这位如花似玉、能歌善舞的一代丽人,终于香消玉殒于燕子楼。

弥留之际,她勉强支撑着虚弱的身体,提笔写下:“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这句话是针对白居易而言的。

凄苦独居了十年的关盼盼,对于生死其实已经看得很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